邬贺铨:5G 发展逆势开局,预计今年底 5G 套餐用户达 2 亿
6 月 6 日消息 2018 年 12 月份發布 5G 試驗頻率,2019 年 6 月 6 日發放 5G 商用牌照,同年 10 月 31 日正式啟動 5G 商用。
在今天舉行的 “5G 發牌 1 周年線上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來之時,我國 5G 正式商用放號僅兩個月,5G 建設發展受到一定沖擊,但相關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預計今年底 5G 基站數可達 65 萬 5G 套餐用戶達 2 億
網絡建設方面,截至去年底,全國 5G 基站數 13 萬,5G 套餐用戶 1000 萬。到今年 3 月份,全國 5G 基站數接近 20 萬,5G 套餐用戶 5000 萬,真正使用 5G 手機的 5G 用戶也有 2000 萬。鄔賀銓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 5G 基站數可能達到 65 萬,5G 套餐用戶可能達到 2 個億,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室外的 5G 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頻率方面,今年 3 月工信部正式公布調整 700MHz 頻率用于 5G,同時明確在 6GHz 以上,24.75GHz 到 27.5GHz、37GHz 到 42.5GHz 兩個段頻段可以用于研發試驗。
應用方面,疫情期間互聯網新應用規模創世界記錄。遠程會診、隔空 B 超、5G 超清直播等得到廣泛應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觀看在線直播的 “云監工”累計達到 4000 萬人;騰訊會議視頻平臺日活躍用戶超過千萬;在阿里釘釘平臺上同時上網課的同學達 1.2 億人;基于大數據的健康碼覆蓋近 10 億人。
與此同時,互聯網流量持續增長。疫情期間我國固網流量和去年年底相比增長 50%,其中武漢增長率更達到了 60-70%。移動互聯網流量今年 1-4 月份同比增長 36.6%,4 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9.38GB,同比增長 28.1%。
5G 領跑新基建 賦能各行各業
5G 與物聯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融合構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鄔賀銓表示,新基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以 5G 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為支柱。“通過 5G,可以把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無縫融合,把物聯網推進成智聯網。”
鄔賀銓指出,5G 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包括芯片、終端、鐵塔、基站、光纖傳輸系統、5G 網絡、邊緣計算,以及芯片背后的設計軟件、芯片代工線,網絡背后的儀器儀表、網優軟件,終端背后的操作系統、APP 等。
5G 可以很好的應用到垂直各行各業,可以覆蓋到生產制造的所有環節。通過數學建模,網上協同設計,以及 5G AR 眼鏡所能實現的機器視覺,可以用于產品質量檢測;5G 可以使得實物和網上的鏡像實現有效協同,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支持預防性維護;5G 還可以用于供應鏈管理和市場管理等,對于傳統產業也是很好的支撐。
此外,5G 還可以促進信息消費,惠及民生,例如疫情期間的網上教育和現在興起的云上文旅。通過 5G VR/AR,可以在電商平臺上獲得更好的體驗;利用 5G + 區塊鏈,可以實現食品溯源;通過 5G 遠程會診,智慧醫療在疫情期間有了很好的應用;5G + 車聯網,可以更有效的實現智能交通;5G + 智慧安防,能夠提高精準度;5G + 無人機,可以監測環境問題和植物生長狀況。
5G 發展超預期 并將催生超預期的新業態
鄔賀銓指出,中國的 5G 發展超出預期。全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協會 GSMA 大幅度調高對中國 5G 發展的預測,預計今年,中國的 5G 連接將超過全球 5G 連接的 70%;到今年年底,中國的 5G 通信將占全國移動通信連接的 47%。
鄔賀銓介紹,移動通信的新業態都是網絡能力具備以后催生的。1991 年全球商用 2G(中國是 1994 年),2G 出現以后有了短信;2001 年全球商用 3G(中國是 2007 年),3G 出現以后,陸續有了智能手機、移動電子商務、微博、O2O 和微信;2010 年開始全球商用 4G(中國是 2013 年),隨后出現了掃碼支付、共享經濟、社交電商、智能搜索和短視頻。
中國的 5G 與發達國家同時發放牌照,對于 5G 的云端智能融合能力,當前預期會支持超清視頻、虛擬現實 / 增強現實、智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從歷史上來看,5G 發展更加成熟并達到一定規模后,會產生出目前還想象不到的新應用。
“疫情加快了 5G 產品的成熟,也預熱了 5G 應用,使之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開局。”鄔賀銓說:“新基建將加快 5G 網絡的部署并開拓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推進智慧社會發展,支撐產業數字化,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邬贺铨:5G 发展逆势开局,预计今年底 5G 套餐用户达 2 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想知道明星不为人知的八卦
- 下一篇: 南哈蒙大学是真的吗(南哈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