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孙正义:软银愿景巨亏1300亿,负责人年薪却翻番
文/乾明
來源:對撞派 (ID:ai7gua)
拉杰夫·米斯拉(Rajeev Misra),年薪竟然翻番了。
你或許對這個名字不夠熟悉,但如果告訴你他是孫正義的“第一寵臣”,還是軟銀愿景基金的 CEO,你可能也會足夠驚訝——2019 年業績辣雞到如此程度,還能薪水翻番???
然而事實就是這樣,路透社報道,在過去的一個業務年度中,他的薪酬翻了一番還要多,達到了 16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1 億),是孫正義薪酬(2.09 億日元)的近 8 倍。
另外,結合之前《華爾街日報》的驚天大料,你或許對孫大帝的用人眼光會產生懷疑。
《華爾街日報》今年初報道,這位拉杰夫·米斯拉,竟然用“黑公關”、“美人計”和“股東舉報逼宮”等手段,先后弄走了孫正義一度相當看好的兩位高管。
最后成功拿下了軟銀愿景基金負責人的職位,并成為軟銀的二號人物。
這段往事,我們慢慢來看。
拉杰夫·米斯拉其人
拉杰夫·米斯拉,現年 58 歲,1962 年出生于印度,先后就讀德里公立學校和印度理工學院。
之后,米斯拉赴美留學,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和計算機方面的碩士學位,接著還前往 MIT 斯隆管理學院加持了 MBA。
他的職場生涯起于華爾街,在美林、德意志和瑞銀,先后工作了 25 年時間。
正是在華爾街工作期間,他與孫正義相識,因為幫助孫正義從互聯網泡沫中恢復實力,被孫正義視為重要伙伴。
2014 年,在一場意大利舉行的名門婚姻上,孫正義與米斯拉再次相遇,并于同年的 11 月應邀加盟軟銀。
從外界來看米斯拉,怎么看都像是一位軟銀的邊緣人物。
他的工作地點在倫敦——既遠離軟銀大本營東京,也不是美國硅谷,跟軟銀核心決策層完全不沾邊。
主要的工作是,處理無線運營商 Sprint 的并購運作案。
但就是這樣“邊緣”的米斯拉,從 2014 年 11 月開始,到 2016 年 10 月,一點點走向軟銀權力中樞。
不僅在軟銀愿景基金推出時“意外”出任掌舵人,還在 2019 年 4 月軟銀總裁阿洛克·薩瑪(Alok Sama)離職后,成為了軟銀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于孫正義。
聽上去,這是一個印度商業奇才逐步發光,遇到伯樂賞識的過程。
可在《華爾街日報》之前的報道中,呈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另一面。
拉杰夫·米斯拉的上位之路
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米斯拉的上位來自于“宮斗”。《華爾街日報》稱,從 2015 年初開始,米斯拉就開啟了謀劃之路。
當時他先通過一位法國金融領域朋友牽線,與意大利“商人”貝內代蒂(Benedetti)相識,這個人作用關鍵、身份也掩藏得很好,在私家偵探和電腦黑客方面很有資源。
據報道說,米斯拉與貝內代蒂達成“交易”:米斯拉出錢,未來給軟銀職位,貝內代蒂幫忙搞掉當時的軟銀“儲君”尼克什·阿羅拉(Nikesh Arora)。
阿羅拉也出生于印度,他畢業于印度理工學院,其后赴美留學,在波士頓大學和東北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
2004 年加入谷歌,并且由于出色的業務運營能力,步步高升。先是擔任谷歌歐洲副總裁,后來又成為谷歌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總裁。2011 年起,成為谷歌全球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業務官。
2014 年 7 月,孫正義正式挖得阿羅拉加盟,讓其擔任軟銀總裁兼 COO,把軟銀業務都交由阿羅拉運營,并且還給出了一份 2 年 2 億美元的天價“補償金”——也讓阿羅拉成為全球第一高薪高管。
當時軟銀內外,都認為孫正義這是在交接帝國權杖,阿羅拉就是下一任軟銀掌舵者。
2015 年 4 月,這場陰謀行動正式啟動,標志是米斯拉通過其渣打銀行的賬戶,向貝內代蒂旗下公司轉賬 50 萬美元,作為啟動基金。
他們甚至還給攻擊阿羅拉的計劃取了代號:Mr.West.
大概就是因為阿羅拉所處的硅谷,在米斯拉和貝內代蒂所在的歐洲的西邊。
緊接著,一連串攻擊發動。
黑公關、仙人跳,策劃小股東逼宮
首先是黑公關。貝內代蒂雇傭了一家名為 K2 Intelligence 的私家偵探公司,專門調查阿羅拉工作生活。
然后通過另一家名為 Powerscourt Group 的英國公關公司,把調查結果有計劃散發給媒體,其中還包括阿羅拉、薩瑪的銀行賬戶記錄和私人郵件。
造成阿羅拉等在媒體輿論方面一連串的負面。
有據可查的是,2015 年 10 月,英國《獨立報》——一家權威性和檔次都不高的小報,發布了阿羅拉重要內幕,讓當時正處并購交易中的阿羅拉麻煩纏身。
其次,組合拳里還有美人計。
貝內代蒂不光要從阿羅拉已有隱私中扒皮,還想通過策劃“造負面”。
其中就有一次未能得逞的“仙人跳”事件。
那時阿羅拉雖然 base 硅谷,但時常往返東京出差。于是有一次得知阿羅拉行程后,貝內代蒂動用了一個團隊,提前去東京設下“美人宴”。
他們在阿羅拉將要下榻的酒店安排好美女,并在阿羅拉房間中布置好攝像頭,這樣一旦阿羅拉中計,他們就能拍下“證據”,以生活作風問題搞垮阿羅拉。
不料阿羅拉臨時有事,東京行程取消,自然也沒有掉進這個“仙人跳”陷阱中。
但米斯拉和貝內代蒂又豈會就此善罷甘休。
一計不成,再出一計——小股東逼宮。
他們最初雇傭 Susman Godfrey LLP 律師事務所,代表“小股東”對軟銀、阿羅拉和薩瑪等發起抗議,向董事會逼宮。但 Susman Godfrey LLP 律師事務所拒絕了。
于是貝內代蒂找到另一家律所,Boies Schiller Flexner,在 2016 年 1 月發布了第一篇匿名股東的抗議信,質疑阿羅拉主導的印度創業公司的投資,并要求軟銀董事會對“傳聞”里的高管利益輸送問題進行調查。
并且有意思的是,這封匿名信很快被公開發表,通過媒體輿論形成聲勢,更多不明真相的小股東加入其中。
這一次,米斯拉和貝內代蒂的行動取得成效。軟銀董事會官方開始了對阿羅拉的調查,雖然后來發現純屬誣告,為其恢復名譽……
但造謠容易辟謠難,即便“恢復名譽”,但阿羅拉要徹底扭轉之前人們心中的污名,又談何容易。
2016 年 6 月,軟銀集團總裁、“儲君”,全球年薪最高的職業經理人阿羅拉,突然辭職。
但始作俑者米斯拉也沒贏,繼任者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阿洛克·薩瑪。
無差別攻擊后,掌舵千億愿景基金
薩瑪同樣出生于印度,先學成于圣斯蒂芬學院,后跟諸多成功印度裔職業經理人一樣,在沃頓商學院加持了 MBA。
之后薩瑪前往華爾街打拼,在摩根斯坦利度過了 17 年,而就在摩根斯坦利期間,薩瑪與孫正義相識,才能也被孫正義認可。
2014 年,薩瑪正式加入軟銀,先擔任顧問,一年后成為了軟銀國際控股的 CFO。
更重要的戰功發生在 2016 年,當時薩瑪幫助孫正義敲定了對英國芯片設計公司 Arm 的收購案,其后還領導了無線運營商 Sprint 和T-Mobile 價值 590 億美元的并購案,一時風光無兩,成為孫正義最重要的副手。
但在同年推出軟銀愿景基金時,儲君尼克什·阿羅拉已經離職,他還是沒能成為這一史詩級基金負責人。
核心的原因,同樣來自于米斯拉和貝內代蒂的不停攻擊。
《華爾街日報》的詳細報道中也說,其實在 2016 年初,米斯拉見行動效果不佳,差不多已經放棄了陰謀上位計劃。
但就在 2016 年里,剛好發生的另一件軟銀大事件,讓他重燃戰火。
沒錯,就是愿景基金。
當年,這個想法得到了沙特新任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全力支持,后者也成為孫正義最有力的金主 LP。
而從 2016 年初到軟銀愿景基金推出前后,米斯拉和貝內代蒂的攻擊目標,也從專門針對阿羅拉,變成了“阿羅拉+薩瑪”。
無論是負面輿論爆料,還是小股東抗議調查,兩人都被列在其中。
這或許影響了孫正義的最終決策。
之后,米斯拉先成為軟銀愿景基金 CEO,躋身軟銀核心決策層,2017 年進入軟銀集團董事會,2018 年被任命為軟銀集團執行副總裁,如今地位僅次于孫正義。
而就在米斯拉的“漲”中,阿羅拉和薩瑪不斷“落”。
阿羅拉在 2016 年小股東逼宮調查后不久離職,薩瑪則先失愿景基金掌舵人——外界當時均認為他是最佳人選,最終在 2019 年 4 月離開軟銀。
米斯拉,在兩位印度裔同胞的下臺中,成為孫選之人。
米斯拉即將迎來清算時刻?
或許你也很好奇,這樣的宮斗內幕為何會流傳出來。
《華爾街日報》沒有完整透露爆料信息來源,但其中微妙地提到,米斯拉計劃執行中的貝內代蒂,對米斯拉心生不滿。
文初我們講過,米斯拉給貝內代蒂打款 50 萬美元啟動計劃。但這項計劃中不止有錢,還要有資源。
貝內代蒂希望獲得軟銀集團在倫敦的高管職位,也就是在米斯拉承繼大統后,得到米斯拉之前的職位。
然而米斯拉并未兌現。所以如今敗露,是不是意大利人的報復?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諸多計劃的細節非常驚人,比如米斯拉和貝內代蒂的所有溝通,都通過一部貝內代蒂提供的專用手機完成——這是第三者很難確定的。
不過,在“狗血”的宮斗內幕前面,還有軟銀愿景的不如人意。
軟銀愿景基金推出以來,始終備受期待,但一期投資完后,項目結果和業績回報,實在不堪。
Uber、Wework、OYO……這些軟銀愿景重倉加持的明星項目,一個個慘得不忍直視。
曾經,因為孫正義對馬云和阿里巴巴的成功投資,攢下了伯樂和軟銀投資的無上品牌。
但在軟銀愿景的高舉高打中,反而一而再登高跌重,之前創業者以得到軟銀愿景基金為榮,現在,軟銀愿景的錢變得燙手了。
甚至得到軟銀愿景加持的一系列明星獨角獸,都開始被重估——畢竟這些投資標的太像了,一個個都估值巨高、營收拿不上臺面,宛如資本巨嬰。
作為直接負責人,米斯拉豈能逃脫質疑?
就在《華爾街日報》的驚天調查文章出爐后,米斯拉和軟銀官方的態度,顯得微妙。
米斯拉的發言人激烈回應,稱這些指控都是陳詞濫調,其中包含許多被駁斥過的謊言,米斯拉沒有策劃過任何針對前同事的陰謀。
而軟銀的發言人則說:這幾年來,軟銀也在調查和找出針對前高管和公司的“造假運動”,試圖找出幕后黑手。軟銀將對媒體作出的推論進行評估。
個中意味,已再明顯不過。
只是,到現在還沒有下文,讓整個故事又多了幾分撲朔迷離。
需要補充的是,因為軟銀愿景基金的驚人虧損——巨虧 18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 1300 億),孫正義不僅被屢屢質疑,還不得不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換取資金。
孫正義本人都感嘆世事艱難,積極反省,并主動降薪(9%)。
但這個業務的直接負責人,拉杰夫·米斯拉,還漲薪了。
真是看不懂的軟銀愿景,更看不懂如今的孫正義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看不懂的孙正义:软银愿景巨亏1300亿,负责人年薪却翻番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王小川的湖畔第一课笔记,拿去抄
- 下一篇: 《爱有来生》(来生爱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