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晨法师:你就是佛啊!
《六祖壇經·行由品》中,講述了六祖大師得法的過程,靠打柴為生的盧行者,初次和五祖弘忍大師相見,五祖問:“你是哪里人?來這里求什么?”
六祖回答:“弟子來自嶺南,來這里只求作佛,不求其他的事。”五祖又問:“你這樣的野蠻人,怎么能作佛呢?”六祖回答說:“野蠻人和師父您雖然身有不同,可是佛性又有什么差別呢?”。
這則公案就表現出了六祖的自信,這也是建立信仰必備的品質。
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具備自信,但不應該自傲與自卑,自傲就背離了佛陀的教誨,而自卑則不免辜負了本具的佛性。
《六祖壇經》機緣品中,有一位叫做法達的禪師,他七歲出家,常常念誦法華經。當他來禮拜六祖的時候,雖然拜下去了,但頭沒有落在地上,六祖知道他心中有掛礙,就問他,你平常修什么法?
法達說:我已經誦了三千部法華經了。六祖就開示道:如果你念了一萬部,并且理解了他的經義,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厲害,就才算是在修道了。
由此可以看出,修行佛道的人,不執著所修的善法,就不會產生傲慢,自然就與智慧心相應了。
想要具備自信的品質,就需要像那些有自信的人一樣,將自己的自信付諸于行動,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了。當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告訴自己,我是佛弟子,我應該踐行佛法,每一次面對生活的的考驗,從心里大聲的告訴自己:yes I do。
唐代的靈訓禪師去參訪歸宗禪師,他就問歸宗禪師說:“禪師!什么是佛呢?”歸宗禪師為難地望著靈訓禪師說:“這!不可以告訴你,告訴你,你也是不會相信的。”靈訓禪師聽后馬上說:“我是誠懇地來向您問道,怎么會不相呢?”歸宗禪師點點頭說:“好!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訴你!”
然后歸宗禪師把嘴巴貼在靈訓禪師的耳朵上,細聲地告訴他說:“你就是佛啊!”靈訓禪師聽后,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放聲大笑說:“我就是佛!”
各位,我們也常常聽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們是否在堅定不移的付出實踐和精力,去認識它使用它?所以修行在什么時候發生呢?就在我們面對境界時的時候。
其實“信仰”不必到外界去追求,無需心外去尋覓,因為真理就在每個人的內心。我們本來具備。
通過信仰自性三寶,以清凈心看待一切,不再將人生的價值,寄托在外在的事物上,而是明白,我們本身具足無價珍寶,這也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我們也不再執著外在世界的實有,妄生貪嗔之心,因為我們明白,何其自性,本自清凈。
我們再也不會對因果感到迷茫,因為了知善業感召善果,惡業感召惡果,努力的斷惡修善,這正是六祖所說的,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六祖說,眾生皆有佛性,一切般若智慧,皆從自心而生,不從外入,我們不要舍棄自心的靈山,要向內心去提煉寶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振晨法师:你就是佛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不邪淫的人有福
- 下一篇: 余承东:问界 M9 盲订已超 3 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