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离,女物理学家用量子技术远程制造出第五种物质状态
北京時間5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新冠病毒疫情隔離期間,英國一位物理學家在自家客廳利用量子技術遠程控制實驗室設備,制造出了第五種物質狀態。
Amruta Gadge博士是英國蘇塞克斯大學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的物理學家,她制造的是名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簡稱BEC)的物質狀態。這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所呈現出的一種氣態的、超流性的物質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極低溫的原子聚集在一起,表現得如同一個單一的實體。
▲ Amruta Gadge博士的家距離蘇塞克斯大學的實驗室約3公里,目前她只能居家工作,可以在她的屏幕上看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圖像
在疫情隔離期間,Gadge博士只能在離實驗室約三公里外的自家起居室里工作,但她還是用電腦控制激光和無線電波,創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劍橋大學量子系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遠程操作,在之前從未制造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實驗室里制造出了這種物質狀態。
這一成就或許能為使用計算機遠程操作量子技術提供啟發,比如在太空或水下等難以接近的環境中。利用量子物理中鬼魅般的超距效應,量子技術可以極大地加快信息處理的速度,從而開發出地球上最強大的計算機。
“我們都非常興奮,因為我們可以在隔離期間,以及未來任何可能的隔離情況下,采用遠程方式繼續進行實驗,”蘇塞克斯大學實驗物理學教授彼得·克魯格(Peter Kruger)說,“增強遠程實驗室控制的能力,對于研究在太空、地下、潛艇以及極端天氣下難以接近的環境中操作量子技術而言,有著重大意義。”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繼固態、液態、氣態和等離子態(當氣體中的原子電離時產生的)之后的第五種物質狀態。20世紀20年代中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預言,量子力學可以迫使大量粒子表現出單個粒子的行為,這開啟了對所謂“第五物質”的研究。
▲ 這張圖像證實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成功制造。從左到右可以看到,當原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時,其行為就像一個單一實體
然而,直到1995年6月,科學家們通過在170nK(1.7×10^-7K)的低溫下冷卻由大約2000個銣-87原子組成的稀薄氣體,才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通常是一團由成千上萬個銣原子組成的云,這些氣態原子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即原子停止運動的溫度。然而,就在絕對零度之上,原子具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性質,它們會結合成一個單一的量子物體,也就是幾乎全部原子都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態,形成一個宏觀的量子狀態,并可以感知非常弱的磁場。
蘇塞克斯大學的量子系統與設備研究小組就在布萊頓郊外進行實驗,目的是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作為磁傳感器。“我們使用多個精心定時的激光和無線電波冷卻步驟,在超低溫條件下制備出銣原子氣體,”克魯格教授說,“這需要用計算機對激光、磁鐵和微芯片中的電流進行精確控制,同時也需要對實驗室的環境條件進行警覺的監控,因為沒有人能夠親自到現場進行檢查。”
▲Gadge博士在大學量子實驗室設置了控制原子的激光器,之后實驗室就因新冠疫情關閉
就在隔離措施規定可以居家工作的人應該待在家里之前,研究人員設置了一個二維磁光阱,這是一套看起來很奇怪的金屬裝置,利用激光和磁鐵來產生捕獲的原子。Gadge博士通過遠程訪問實驗室的計算機,在家中運行序列,從而進行復雜的計算。
“研究小組一直在觀察隔離和在家工作的情況,因此我們已經有好幾個星期無法進入實驗室了,”Gadge博士說,“過程要比我在實驗室的時候慢得多,因為這個實驗不穩定,每次運行之間我都需要10到15分鐘的冷卻時間。”
“這顯然沒有手動操作的效率高,而且也更加費力,因為我無法像在實驗室工作那樣進行系統掃描或修復不穩定性,”她補充道,“但我們決心繼續研究,我們也一直在探索遠程進行實驗的新方法。”
被捕獲的低溫量子氣體在受控狀態下,可以創建極其精確的傳感器,用于探測和研究新的材料、幾何形狀和設備。目前研究小組正在對傳感器進行進一步開發,以應用于電動汽車電池、觸摸屏、太陽能電池以及腦成像等醫學領域。
▲在瑞典基律納進行的另一個實驗中,一個用來產生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原子“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在1924年到1925年之間就預言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但制造這種物質狀態所需的技術直到1995年才出現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被稱為物質的第五態,而前四種分別是固態、液態、氣態和等離子態。這種狀態是在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下形成的,而且只在表現得像玻色子的原子中形成。
玻色子是兩種基本粒子中的一種。當玻色子原子冷卻形成凝聚態時,它們會失去自己的特性,其行為就像一個巨大的超級原子集團,有點像在激光束中變得難以分辨的光子。1995年6月5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埃里克·康奈爾和卡爾·威曼通過實驗制造出了第一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四個月后,麻省理工學院的沃爾夫岡·克特勒使用鈉-23獨立獲得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2001年,康奈爾、威曼和克特勒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疫情隔离,女物理学家用量子技术远程制造出第五种物质状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长寿菜怎么做好吃呢?
- 下一篇: 慕尼黑转向 Linux,微软又失一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