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藏:拉萨本教寺庙——米珠通门林寺
作者:白玉芬
編輯:李孝軍
米珠通門林寺,位于拉薩市尼木縣塔榮鎮(zhèn)尚日村之地。它是拉薩市境內(nèi)唯一的一座本教寺廟,距縣城東北處大約2公里之地。
米珠通門林寺始建于公元1240年(南宋嘉熙四年)距今已777年的歷史。建寺人拉日年布屬于雍仲本教(1)派寺院,寺廟的主供佛現(xiàn)不詳。代表性的活佛是尼達旺扎。傳承父子相承的活佛傳世制度。
雍仲本教是西藏古象雄文化的傳承者,象雄文化是中國西藏的本土文化,它包括了醫(yī)學、建筑學、聲明學,因明學、佛學、天文學、哲學等。是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祖先文明智慧的結(jié)晶。
雍仲本教的“本”只是藏文的音譯,國際雍仲本教聯(lián)合會的名詞工作會議以規(guī)定統(tǒng)一使用“本”字。雍仲本教簡稱“本教”,是辛饒彌沃所傳教法,也被稱為古象雄佛法,他發(fā)源于西藏古象雄的“岡底斯山”(2)和“瑪旁雍錯湖”(3)一帶。據(jù)說在歷史上因修行雍仲本教象雄大圓滿的修行大成就者有24位成就虹化身(虹化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出現(xiàn)的一種神秘現(xiàn)象)。據(jù)說修煉大圓滿得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圓寂時,其肉身會化作一道彩虹而去。
據(jù)《西藏王統(tǒng)記》、《朵堆》等史籍記載象雄人辛饒彌沃祖師,對原始本教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立了雍仲本教,被稱為西藏古老的象雄佛法。據(jù)說辛饒彌沃祖師首先創(chuàng)立了象雄文字,并傳授象雄雍仲本教法。據(jù)推測現(xiàn)在藏民族中所保留的轉(zhuǎn)身山,拜圣湖,磕長頭,撤隆達,掛經(jīng)幡,堆石碓,火供,水供,會供,煨桑,朵瑪,酥油花,擦擦,金剛經(jīng)等。還有藏文,天珠,天鐵,以及跳鍋莊,宣舞,繪畫藝術(shù)等等,也都是源于古老象雄文化。古老的象雄文化宗教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象雄文化它也影響了周邊的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他無愧是藏民族精神財富之寶。
米珠通門林寺這座本教寺廟在狹長的生存空間,能保留至今實屬不易,在拉薩這座被藏傳佛教包圍著的宗教文化之中,她以頑強的生命力,生存至今,實數(shù)艱難可貴頑強生存,保留著幾千年的原始宗教。
【注釋】
(1)雍仲本教:本教的“本”只是藏語的音譯,國際雍仲本教聯(lián)合國的名詞工作會議早已規(guī)定統(tǒng)一“本”字。本教,別名,本波教,古象雄佛法,發(fā)源地,古象雄王國,教主辛饒彌沃佛,主要標志,雍仲恰辛,中心寺院——吉祥曼日寺,核心教法,大圓滿(象雄語稱為“勒造”),著名寺廟——孜珠寺。
(2)岡底斯山:它是橫貫中國西藏西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平行,呈西北——東南走向。為內(nèi)陸水系和印度洋系分水嶺。北為高寒的藏北高原,南為溫涼的藏南谷地。
岡底斯藏語為眾山之主,又稱為“世界之軸”。東接念青唐古拉山脈。長1100千米。海拔6000米以上。最高峰為羅波峰(冷布崗日),海拔7095米,羅波峰(又稱為“侖博峰、羅波崗日、冷波崗日峰”意為“大臣雪山”)崗日即雪山,又如崗日嘎布山,普若崗日),它位于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境內(nèi)的達吉嶺鄉(xiāng)。羅波峰海拔7095米,山頂有28條冰川,面積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第二主峰岡仁波齊峰在瑪旁雍錯以北,海拔6656米雪線6000米。象雄雍仲本教以岡底斯山為宇宙中心,尊為圣地。據(jù)《世界地理概說》記載:古象雄應(yīng)該是岡底斯山西面三個月路程之外的波斯,巴達先和巴拉一帶……中象雄在岡底斯山西一天的路程之外。
岡底斯山脈位于中國西藏西南之地,是內(nèi)陸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嶺,高原山地氣候,別稱“凱拉斯”。他也是尼泊爾人,印度人則以山為濕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樂園。
(3)瑪旁雍錯:位于阿里普蘭縣城東35公里之處,岡仁波齊峰之南。是中國第二大天然淡水湖,西藏所稱三大“神湖”之一,自古以來佛教信徒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勝樂大尊賜予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洗清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的圣地。
瑪旁雍錯她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fā)源地,據(jù)古象雄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jīng)俱舍論》中所記載“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瑪旁雍錯。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錯藏語“瑪旁”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其意是:不可戰(zhàn)爭的碧玉之湖,瑪旁雍錯最早的名為“瑪垂”或者“瑪垂措”她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
瑪旁雍錯亦稱之為“馬術(shù)木錯和本教名瑪垂措”它曾經(jīng)與拉昂錯相通,后因為洪積冰水堆積物堵塞而演化為內(nèi)流湖。湖泊呈“鴨犁”形,北寬南窄,長軸方向長26公里,短軸長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的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積約為412平方公里。
瑪旁雍錯有著“世界江河之母”的美稱。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之中稱為“西天瑤池”之地。瑪旁雍錯四周有8座寺廟,東邊有直貢派色瓦龍寺,位于東岸有直貢噶舉派著名大師貢覺久贊創(chuàng)立,東南有薩迦派的聶過寺,南邊有格魯派寺廟楚布寺,西南有不丹噶舉派的果足寺,他的西北是以五百羅漢修行的山洞為基礎(chǔ)建立的迦吉寺,西邊齊悟寺,北邊有不丹噶舉派的朗那寺,東北邊有格魯派本日寺。
作者簡介
白玉芬,女,漢,藏二代,生于西藏那曲。
幼時隨父母由西藏派駐甘肅、青海等地生活。
1975年下鄉(xiāng)當知青,1978年考入拉薩師范及湖南師范,1982年大學畢業(yè)。先后于拉薩市七中,拉薩市文化局、拉薩市民族宗教事務(wù)局等單位工作,曾任西藏收藏家協(xié)會理事、《西藏收藏》雜志副總編等,2015年退休。
在藏工作幾十年中,長期從事西藏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編寫了大量學術(shù)文章。在藏工作40年,游歷了西藏所有縣,寺廟,做了大量的資料收集,考察調(diào)研,期間偶爾受西藏大學邀請授課研究生班,對西藏歷史文化,宗教民俗,有較全面的了解。
已經(jīng)出版的書籍:《拉薩千年滄桑史話》《拾夢青藏高原蘇毗(孫波)女兒國》《西藏名勝古跡深度旅游系列指南(拉薩寺廟、名勝、古跡旅游指南)。
正在編寫的書籍:《雪域高原情(藏二代知青)》《西藏寺廟志(七地一市,拉薩寺廟志》已完稿《西藏名勝古跡深度旅游系列指南(阿里、林芝、那曲)出版》《探訪象雄王國(羊同)》。
“文旅演藝”——原創(chuàng)文化旅游演藝領(lǐng)域優(yōu)質(zhì)圖文內(nèi)容,圖文并茂,可以閱讀,可以語音收聽,歡迎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投稿,商務(wù)合作請私信咨詢。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探秘西藏:拉萨本教寺庙——米珠通门林寺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飞傲推出 HiFi 音乐机械键盘:配备
- 下一篇: 把别人当作负心人 往往是自己制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