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稀少的植物
百山祖冷杉 松科常綠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唯一殘存至今的冷杉屬植物。1987年,國際物種生存保護委員會將百山祖冷杉公布為世界上最受嚴重威脅的12個瀕危物種之一。
神奇的蓮中王——王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蓮,直徑2m多,最大可達4m,圓形,葉緣向上卷曲,浮于水面,可載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也不沉沒。 ·古老的活化石——水杉,1946年在我國四川萬縣發現一株億萬年前地球上早已絕滅的水杉,稱為“古老的活化石”。 ·熱帶雨林巨樹——望天樹,1974年在我國西雙版納發現一種異常高大的樹木,比周圍其他喬木高出20多m,欲見其樹冠須抬頭仰望才能見,最高達80多m。 ·蕨類植物之冠——桫欏,蕨類是古老的原始植物,現今的蕨類多為草本,桫欏(又名樹蕨)是恐龍絕滅后留下的數量極為有限的木本蕨類,極為珍貴。 ·奇異的長命葉——百歲蘭,非洲西南部沙漠地區生長的一種矮樹樁似的植物,整株植物只一對葉子,百年不凋,稱為百歲蘭。 ·中國的鴿子樹——珙桐,珙桐原產中國,初夏開花,花形奇特,似白色鴿子,隨風而舞,極端漂亮,西方人引種后稱為“中國的鴿子樹”。 ·最重量級椰子——海椰子,海椰子只生長在塞舌爾群島上,果重可達2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堅果,海椰子果實雖可隨海水流走他鄉,卻不能在異地定居。 ·稀世山茶之寶——金花茶,1960年在中國廣西南寧發現一種花呈金黃色的稀世之寶的金花茶,花色嬌艷,分布面積狹小,數量極少。 中國的珍稀植物無論其珍稀程度還是數量,在世界上都占有矚目的地位,上述八大世界珍稀植物中,中國的就占5種。在眾多的中國珍稀植物中,據其保護價值的大小分為一、二、三類,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條例》,中國已公布一類保護植物8種,二類保護植物147種,三類保護植物212種。其中一類保護植物有:金花茶、銀杉、桫欏(又名樹蕨)、珙桐(又名鴿子樹、水梨子)、水杉、人參、望天樹和禿杉。這些植物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外,也具有科學考察旅游和極高的觀賞價值。
吃人樹——莫柏 世界上能吃動物的植物約500多種,但絕大多數只能吃些細小的昆蟲。生長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莫柏,居然能吃人。 莫柏樹高八九米,長著很多長長的枝條,垂貼地面。有的象快斷的電線,風吹搖晃,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他們,樹上所有的枝會象魔爪似地向同一個方向伸過來,把人卷住,而且越纏越緊,使人脫不了身。樹枝很快就會分泌出一種粘性很強的膠汁,能消化被捕獲的“食物”,動物粘著了這種液體,就慢慢被“消化”掉,成為樹的美餐。當莫柏的枝條吸完了養料,又展開飄動,再次布下天羅地網,準備捕捉下一個犧牲者。 見血封侯——箭毒木 我國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習慣用箭毒木的毒汁制造毒箭打獵。這種毒箭殺傷力很強,也受一旦中箭,見血即死,因此人們叫它“見血封喉”。 箭毒木是一種高達常綠喬木,屬桑科植物。樹高25—30米,樹干通直,樹冠龐大。葉長橢圓形,有十幾厘米長,春夏開黃花,秋結紫黑色肉果,有蜜味芬芳。樹皮和葉子中白色的乳汁,內含強心苷,有劇毒。如果進入眼中,眼睛頓時失明;一旦進入血液,能使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臟停止跳動。箭毒木毒性強烈,有人稱它為“死亡之樹”,這種樹木具有藥用價值,已被我國列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我國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 普陀鵝耳櫪 現存1株。屬樺木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20世紀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數棵,后因開荒墾殖等原因遭到破壞。 絨毛皂莢 現僅存2株 豆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絨毛皂莢因莢果密被黃綠色絨毛而得名,花雜性,結實極少。文獻記載,可用皂莢為砧木進行嫁接繁殖,但技術要求很高,不易掌握。 廣西火桐 現僅存3株 梧桐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為我國特有。木材紋理直,材質柔韌易加工,不開裂,是制作家具、建筑、膠合板的上等用材。先花后葉,花色鮮艷靚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化和行道樹的佳品。 百山祖冷杉 現僅存3株 松科常綠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唯一殘存至今的冷杉屬植物。1987年,國際物種生存保護委員會將百山祖冷杉公布為世界上最受嚴重威脅的12個瀕危物種之一。 羊角槭 現僅存4株 槭樹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與產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親緣關系極為密切,系古老的殘遺種,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天目鐵木 現僅存5株 樺木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因其所處地歸當地農村集體所有,生境受人為干擾頻繁,處境危險。 華蓋木 現僅存6株 木蘭科常綠喬木,稀有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華蓋木為單型屬,僅1個,且成株過于稀少,雖開花結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種子很少,在原生母樹周圍一直未見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滇桐 現僅存6株 椴樹科常綠大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為我國西南特有種,也是滇桐屬這一寡種屬的主要樹種之一,在區系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膝柄木 現僅存10株 衛矛科半常綠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我國僅此一種。廣西西南部發現的膝柄木是該屬分布最北的種類。對研究我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及其熱帶親緣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二、我國一級保護植物中國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屬、約30000種。 但由于人類對自然環境和植物資源的干擾和破壞,植物物種滅絕的速度急劇加快。我國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共包括 388種植物。其中以下8種植物被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植物環境是人類產生的搖籃,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愛護植物,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 l 桫欏(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欏科樹型蕨類,中生代時在地球上廣泛分布,現具有較多的地方特有種,是研究物種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關系的理想對象。 2 人參(Panax ginseng) 五加科草本植物,是第三紀孑遺植物,也是珍貴的中藥材。由于過度采挖,在東北已處于瀕臨滅絕的邊緣。 3 銀杉(Cathaya argyrophylla) 松科常綠喬木,分布在廣西、貴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山區。其花粉曾在歐亞大陸第三紀沉積物中發現,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4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落葉大喬木,中國特有種和世界著名的孑遺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稱。自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交界。在北京植物園櫻桃溝內 有一處北方難得一見的成片水杉林,蔚為壯觀。 5 禿杉(Taiwania flousiana) 杉科常綠大喬木,是珍稀的孑遺植物,對研究植物系統發育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重要的速生造林樹種。 6 望天樹(Parashorea chinensis) 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僅分布于云南、廣西局部地區。樹干通直,有板根,是熱帶優良的用材樹種,對研究我國熱帶植物區系也有重要意義。 7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藍果樹科落葉喬木,花型奇特,具有兩片狀如鴿翼的白色苞片,故有鴿子樹之稱。中國特有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孑遺種。 8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廣西。花瓣金黃色,具蠟質光澤,是我國寶貴的種質資源,被譽為“茶花皇后”。我國部分珍稀植物 三、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銀杉:常綠喬木,高達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葉兩型,長枝上的葉放射狀散生,長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葉輪生,長2.5厘米,線形,下面有白色氣孔帶。球果。產于廣西、四川、湖南、貴州等地。1956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水杉:落葉大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5米。側生小枝對生,羽狀。葉條形,扁平,長13毫米~20毫米,交互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圓筒形,長約18毫米~25毫米。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珙桐:又稱水梨子。落葉喬木,高15米~20米。葉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球形頭狀花序,花序基部有兩片乳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圓形或卵形,長約7厘米,寬約3厘米~5厘米。我國特有,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開花時,白色苞片布滿樹梢,有如群鴿棲息,所以又有“中國鴿子樹”之稱。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 金花茶 金花茶(C.Nitidissma)為山茶科、山茶屬、金花茶組、金花茶系植物,與中國名茶同科屬,是國家8種一級保護植物之一。有很高的觀賞、科研和開發利用價值,素有“植物界的大熊貓”、“茶族皇后”之稱,在國際上負有盛名。 1960年在廣西十萬大山中首次發現黃色山茶,1965年由中國著名植物學家胡先肅先生將此黃色山茶命名為“金花茶”,從此金花茶一舉成名,震驚世界花壇。金花茶金瓣玉蕊,臘質金黃,晶瑩光潔,鮮麗俏艷,點綴于綠葉瓊枝間,風姿綽約,美艷怡人,高貴雅致,其觀賞價值無與倫比,被榮稱“茶族皇后”,花卉中的“超級明星”,又因其是一種古老植物,結果率極低,世界稀有,故又稱之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被國家列為一級重點保護珍稀植物
最珍貴的植物之一——銀杉 人稱“植物熊貓”的銀杉,是目前世界上僅存于中國的植物。 在距今二三百萬的第三紀晚期,地球上冰川降臨,氣溫驟降,銀杉這支隊伍幾乎全軍覆沒。目前,唯有地處低緯度的我國西南部,由于群巒高聳,阻擋了冰川的襲擊,才使那里的銀杉免遭劫難。這些珍貴的樹種。人們譽為“冰川元老”。本世紀50年代,廣西植物研究所的鐘濟新先生等人發現了銀杉,曾轟動國際生物界,1957年,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陳煥鏞、匡可任兩位教授為它確定了名稱。 銀杉屬松科,常綠高大喬木,多生長在海拔1400-1800米的山脊或山脊附近。翠葉長青,線形葉的下面有兩條銀白色的氣球帶,在和風吹拂下,現出閃閃銀光,宛如珍珠閃爍,所以又有“林海珍珠”的美稱。
英國生態學和水文學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馬斯領導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發表的英國野生動物調查報告稱,在過去40年中,英國本土的鳥類種類減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種類減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種類更是驚人地減少了71%。一直被認為種類和數量眾多,有很強恢復能力的昆蟲也開始面臨滅絕的命運。 科學家們據此推斷,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蔣志剛博士也認為,從自然保護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自工業革命開始,地球就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 中國瀕臨滅絕的植物排行榜 由于森林資源稀少和野外動植物棲息地的破壞,中國很多珍稀動植物都處于瀕危狀態。據初步統計顯示,中國處于瀕危狀態的動植物物種為總數的15%至20%。 據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已有近200個特有物種消失,有些已經瀕臨滅絕。如海南黑冠長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減少,稀有植物如望天樹、龍腦香等瀕于滅絕;大象、孔雀雉等野生動物等大為減少,麋鹿、野馬、新疆虎等20余種珍稀動物已經或基本滅絕。初步統計還顯示,中國有300多種陸棲脊椎動物、約410種和13類的野生植物處于瀕危狀態。 桫欏 桫欏名列中國國家一類8種保護植物之首。新西蘭是桫欏產地之一。它也是新西蘭的國花。 現狀 漸危種。本種孢子體生長緩慢桫欏科的主要分類特征是葉柄基部的鱗片,葉軸上的氣囊體,孢子囊的孢子數目和囊群蓋等。 我國桫欏屬(Alsophila),又稱木桫欏,全世界共約230種,我國有11種和2變種,分桫欏亞屬和黑桫欏亞屬。,生殖周期較長,孢子萌發和配子體發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溫和而濕潤的環境。 松科冷杉屬 1987年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將其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目前在自然分布區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長不良。 百山祖冷杉 世界最瀕危的植物之一百山祖冷杉 槭樹科槭樹屬 普陀鵝耳櫪是 1930 年 5 月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鐘普陀鵝耳櫪是 1930 年 5 月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鐘觀光教授首次在普陀山發現的,后由林學家鄭萬鈞教授于 1932 年正式命名。據說,在五十年代以前,該樹在普陀山上并不少見,可惜漸漸死于非命,只留下這一棵。遺存的這株“珍樹”高約 14 米,胸徑 60 厘米,樹皮灰色,葉大呈暗綠色,樹冠微扁,它雖度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風雨寒暑,歷盡滄桑,卻依然枝繁葉茂,挺拔秀麗,為普陀山增光添色。普陀鵝耳櫪在植物學上屬于樺木科鵝耳櫪屬。該屬植物全世界約有 40 多種,我國產 22 種。分布相當廣泛,在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西南一帶都有它們的足跡。其中有些種類木材堅硬,紋理致密,可制家具、小工具及農具等。有些種類葉形秀麗,果穗奇特,枝葉茂密,為著名園林觀賞植物。 槭樹科槭樹屬 落葉喬木,高15米。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范圍,在西天目山外曲彎只見到兩株,長勢已衰退。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陷入滅絕的險境。 豆科皂莢屬 瀕危種。落葉喬木,高15-20米。湖南原有老樹5株,現僅存2株。自然更新能力很弱,人工繁殖種子成苗率較低。 羊角槭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范圍,數量極少,長勢已衰退。該植物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經陷入滅絕的險境,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桫欏科桫欏屬 莖一般直徑為10—20厘米,高為1—米,有的可達10米以上。現今的桫欏僅在我國的貴州、四川、廣東等地有分布,是我國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絨毛皂莢 談及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莫過于絨毛皂莢之危機。據調查該種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樹5株,現僅存2株。本樹木材致密,莢果可作洗滌劑,植株具有園林觀賞價值。又本種是豆科中較原始的種類,對分類系統研究有重要意義。鑒于上述情況本種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絨毛皂莢為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干與枝條上生粗壯、有分枝的木質堅刺。葉常集生于枝頂,偶數羽狀復葉,具小葉10-16片。小葉長卵圓形,長2-6.5厘米,寬1-2.5厘米,近基部的小葉漸?;
神奇的蓮中王——王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蓮,直徑2m多,最大可達4m,圓形,葉緣向上卷曲,浮于水面,可載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也不沉沒。 ·古老的活化石——水杉,1946年在我國四川萬縣發現一株億萬年前地球上早已絕滅的水杉,稱為“古老的活化石”。 ·熱帶雨林巨樹——望天樹,1974年在我國西雙版納發現一種異常高大的樹木,比周圍其他喬木高出20多m,欲見其樹冠須抬頭仰望才能見,最高達80多m。 ·蕨類植物之冠——桫欏,蕨類是古老的原始植物,現今的蕨類多為草本,桫欏(又名樹蕨)是恐龍絕滅后留下的數量極為有限的木本蕨類,極為珍貴。 ·奇異的長命葉——百歲蘭,非洲西南部沙漠地區生長的一種矮樹樁似的植物,整株植物只一對葉子,百年不凋,稱為百歲蘭。 ·中國的鴿子樹——珙桐,珙桐原產中國,初夏開花,花形奇特,似白色鴿子,隨風而舞,極端漂亮,西方人引種后稱為“中國的鴿子樹”。 ·最重量級椰子——海椰子,海椰子只生長在塞舌爾群島上,果重可達2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堅果,海椰子果實雖可隨海水流走他鄉,卻不能在異地定居。 ·稀世山茶之寶——金花茶,1960年在中國廣西南寧發現一種花呈金黃色的稀世之寶的金花茶,花色嬌艷,分布面積狹小,數量極少。 中國的珍稀植物無論其珍稀程度還是數量,在世界上都占有矚目的地位,上述八大世界珍稀植物中,中國的就占5種。在眾多的中國珍稀植物中,據其保護價值的大小分為一、二、三類,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條例》,中國已公布一類保護植物8種,二類保護植物147種,三類保護植物212種。其中一類保護植物有:金花茶、銀杉、桫欏(又名樹蕨)、珙桐(又名鴿子樹、水梨子)、水杉、人參、望天樹和禿杉。這些植物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外,也具有科學考察旅游和極高的觀賞價值。
吃人樹——莫柏 世界上能吃動物的植物約500多種,但絕大多數只能吃些細小的昆蟲。生長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莫柏,居然能吃人。 莫柏樹高八九米,長著很多長長的枝條,垂貼地面。有的象快斷的電線,風吹搖晃,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他們,樹上所有的枝會象魔爪似地向同一個方向伸過來,把人卷住,而且越纏越緊,使人脫不了身。樹枝很快就會分泌出一種粘性很強的膠汁,能消化被捕獲的“食物”,動物粘著了這種液體,就慢慢被“消化”掉,成為樹的美餐。當莫柏的枝條吸完了養料,又展開飄動,再次布下天羅地網,準備捕捉下一個犧牲者。 見血封侯——箭毒木 我國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習慣用箭毒木的毒汁制造毒箭打獵。這種毒箭殺傷力很強,也受一旦中箭,見血即死,因此人們叫它“見血封喉”。 箭毒木是一種高達常綠喬木,屬桑科植物。樹高25—30米,樹干通直,樹冠龐大。葉長橢圓形,有十幾厘米長,春夏開黃花,秋結紫黑色肉果,有蜜味芬芳。樹皮和葉子中白色的乳汁,內含強心苷,有劇毒。如果進入眼中,眼睛頓時失明;一旦進入血液,能使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臟停止跳動。箭毒木毒性強烈,有人稱它為“死亡之樹”,這種樹木具有藥用價值,已被我國列為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我國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 普陀鵝耳櫪 現存1株。屬樺木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20世紀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數棵,后因開荒墾殖等原因遭到破壞。 絨毛皂莢 現僅存2株 豆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絨毛皂莢因莢果密被黃綠色絨毛而得名,花雜性,結實極少。文獻記載,可用皂莢為砧木進行嫁接繁殖,但技術要求很高,不易掌握。 廣西火桐 現僅存3株 梧桐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為我國特有。木材紋理直,材質柔韌易加工,不開裂,是制作家具、建筑、膠合板的上等用材。先花后葉,花色鮮艷靚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化和行道樹的佳品。 百山祖冷杉 現僅存3株 松科常綠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百山祖冷杉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唯一殘存至今的冷杉屬植物。1987年,國際物種生存保護委員會將百山祖冷杉公布為世界上最受嚴重威脅的12個瀕危物種之一。 羊角槭 現僅存4株 槭樹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與產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親緣關系極為密切,系古老的殘遺種,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天目鐵木 現僅存5株 樺木科落葉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種。因其所處地歸當地農村集體所有,生境受人為干擾頻繁,處境危險。 華蓋木 現僅存6株 木蘭科常綠喬木,稀有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華蓋木為單型屬,僅1個,且成株過于稀少,雖開花結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種子很少,在原生母樹周圍一直未見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滇桐 現僅存6株 椴樹科常綠大喬木,瀕危種,國家2級保護植物。為我國西南特有種,也是滇桐屬這一寡種屬的主要樹種之一,在區系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膝柄木 現僅存10株 衛矛科半常綠喬木,瀕危種,國家1級保護植物。我國僅此一種。廣西西南部發現的膝柄木是該屬分布最北的種類。對研究我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及其熱帶親緣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二、我國一級保護植物中國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屬、約30000種。 但由于人類對自然環境和植物資源的干擾和破壞,植物物種滅絕的速度急劇加快。我國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共包括 388種植物。其中以下8種植物被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植物環境是人類產生的搖籃,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愛護植物,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 l 桫欏(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欏科樹型蕨類,中生代時在地球上廣泛分布,現具有較多的地方特有種,是研究物種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關系的理想對象。 2 人參(Panax ginseng) 五加科草本植物,是第三紀孑遺植物,也是珍貴的中藥材。由于過度采挖,在東北已處于瀕臨滅絕的邊緣。 3 銀杉(Cathaya argyrophylla) 松科常綠喬木,分布在廣西、貴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山區。其花粉曾在歐亞大陸第三紀沉積物中發現,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4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落葉大喬木,中國特有種和世界著名的孑遺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稱。自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交界。在北京植物園櫻桃溝內 有一處北方難得一見的成片水杉林,蔚為壯觀。 5 禿杉(Taiwania flousiana) 杉科常綠大喬木,是珍稀的孑遺植物,對研究植物系統發育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重要的速生造林樹種。 6 望天樹(Parashorea chinensis) 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僅分布于云南、廣西局部地區。樹干通直,有板根,是熱帶優良的用材樹種,對研究我國熱帶植物區系也有重要意義。 7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藍果樹科落葉喬木,花型奇特,具有兩片狀如鴿翼的白色苞片,故有鴿子樹之稱。中國特有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孑遺種。 8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廣西。花瓣金黃色,具蠟質光澤,是我國寶貴的種質資源,被譽為“茶花皇后”。我國部分珍稀植物 三、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銀杉:常綠喬木,高達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葉兩型,長枝上的葉放射狀散生,長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葉輪生,長2.5厘米,線形,下面有白色氣孔帶。球果。產于廣西、四川、湖南、貴州等地。1956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水杉:落葉大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5米。側生小枝對生,羽狀。葉條形,扁平,長13毫米~20毫米,交互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圓筒形,長約18毫米~25毫米。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珙桐:又稱水梨子。落葉喬木,高15米~20米。葉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球形頭狀花序,花序基部有兩片乳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圓形或卵形,長約7厘米,寬約3厘米~5厘米。我國特有,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開花時,白色苞片布滿樹梢,有如群鴿棲息,所以又有“中國鴿子樹”之稱。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 金花茶 金花茶(C.Nitidissma)為山茶科、山茶屬、金花茶組、金花茶系植物,與中國名茶同科屬,是國家8種一級保護植物之一。有很高的觀賞、科研和開發利用價值,素有“植物界的大熊貓”、“茶族皇后”之稱,在國際上負有盛名。 1960年在廣西十萬大山中首次發現黃色山茶,1965年由中國著名植物學家胡先肅先生將此黃色山茶命名為“金花茶”,從此金花茶一舉成名,震驚世界花壇。金花茶金瓣玉蕊,臘質金黃,晶瑩光潔,鮮麗俏艷,點綴于綠葉瓊枝間,風姿綽約,美艷怡人,高貴雅致,其觀賞價值無與倫比,被榮稱“茶族皇后”,花卉中的“超級明星”,又因其是一種古老植物,結果率極低,世界稀有,故又稱之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被國家列為一級重點保護珍稀植物
最珍貴的植物之一——銀杉 人稱“植物熊貓”的銀杉,是目前世界上僅存于中國的植物。 在距今二三百萬的第三紀晚期,地球上冰川降臨,氣溫驟降,銀杉這支隊伍幾乎全軍覆沒。目前,唯有地處低緯度的我國西南部,由于群巒高聳,阻擋了冰川的襲擊,才使那里的銀杉免遭劫難。這些珍貴的樹種。人們譽為“冰川元老”。本世紀50年代,廣西植物研究所的鐘濟新先生等人發現了銀杉,曾轟動國際生物界,1957年,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陳煥鏞、匡可任兩位教授為它確定了名稱。 銀杉屬松科,常綠高大喬木,多生長在海拔1400-1800米的山脊或山脊附近。翠葉長青,線形葉的下面有兩條銀白色的氣球帶,在和風吹拂下,現出閃閃銀光,宛如珍珠閃爍,所以又有“林海珍珠”的美稱。
英國生態學和水文學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馬斯領導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發表的英國野生動物調查報告稱,在過去40年中,英國本土的鳥類種類減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種類減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種類更是驚人地減少了71%。一直被認為種類和數量眾多,有很強恢復能力的昆蟲也開始面臨滅絕的命運。 科學家們據此推斷,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蔣志剛博士也認為,從自然保護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自工業革命開始,地球就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 中國瀕臨滅絕的植物排行榜 由于森林資源稀少和野外動植物棲息地的破壞,中國很多珍稀動植物都處于瀕危狀態。據初步統計顯示,中國處于瀕危狀態的動植物物種為總數的15%至20%。 據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已有近200個特有物種消失,有些已經瀕臨滅絕。如海南黑冠長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減少,稀有植物如望天樹、龍腦香等瀕于滅絕;大象、孔雀雉等野生動物等大為減少,麋鹿、野馬、新疆虎等20余種珍稀動物已經或基本滅絕。初步統計還顯示,中國有300多種陸棲脊椎動物、約410種和13類的野生植物處于瀕危狀態。 桫欏 桫欏名列中國國家一類8種保護植物之首。新西蘭是桫欏產地之一。它也是新西蘭的國花。 現狀 漸危種。本種孢子體生長緩慢桫欏科的主要分類特征是葉柄基部的鱗片,葉軸上的氣囊體,孢子囊的孢子數目和囊群蓋等。 我國桫欏屬(Alsophila),又稱木桫欏,全世界共約230種,我國有11種和2變種,分桫欏亞屬和黑桫欏亞屬。,生殖周期較長,孢子萌發和配子體發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溫和而濕潤的環境。 松科冷杉屬 1987年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將其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目前在自然分布區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長不良。 百山祖冷杉 世界最瀕危的植物之一百山祖冷杉 槭樹科槭樹屬 普陀鵝耳櫪是 1930 年 5 月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鐘普陀鵝耳櫪是 1930 年 5 月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鐘觀光教授首次在普陀山發現的,后由林學家鄭萬鈞教授于 1932 年正式命名。據說,在五十年代以前,該樹在普陀山上并不少見,可惜漸漸死于非命,只留下這一棵。遺存的這株“珍樹”高約 14 米,胸徑 60 厘米,樹皮灰色,葉大呈暗綠色,樹冠微扁,它雖度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風雨寒暑,歷盡滄桑,卻依然枝繁葉茂,挺拔秀麗,為普陀山增光添色。普陀鵝耳櫪在植物學上屬于樺木科鵝耳櫪屬。該屬植物全世界約有 40 多種,我國產 22 種。分布相當廣泛,在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西南一帶都有它們的足跡。其中有些種類木材堅硬,紋理致密,可制家具、小工具及農具等。有些種類葉形秀麗,果穗奇特,枝葉茂密,為著名園林觀賞植物。 槭樹科槭樹屬 落葉喬木,高15米。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范圍,在西天目山外曲彎只見到兩株,長勢已衰退。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陷入滅絕的險境。 豆科皂莢屬 瀕危種。落葉喬木,高15-20米。湖南原有老樹5株,現僅存2株。自然更新能力很弱,人工繁殖種子成苗率較低。 羊角槭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范圍,數量極少,長勢已衰退。該植物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經陷入滅絕的險境,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桫欏科桫欏屬 莖一般直徑為10—20厘米,高為1—米,有的可達10米以上。現今的桫欏僅在我國的貴州、四川、廣東等地有分布,是我國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絨毛皂莢 談及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莫過于絨毛皂莢之危機。據調查該種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樹5株,現僅存2株。本樹木材致密,莢果可作洗滌劑,植株具有園林觀賞價值。又本種是豆科中較原始的種類,對分類系統研究有重要意義。鑒于上述情況本種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絨毛皂莢為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干與枝條上生粗壯、有分枝的木質堅刺。葉常集生于枝頂,偶數羽狀復葉,具小葉10-16片。小葉長卵圓形,長2-6.5厘米,寬1-2.5厘米,近基部的小葉漸?;
總結
- 上一篇: Thermaltake曜越发布新款电竞内
- 下一篇: 衣物塑料包装袋属于什么垃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