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财富化为阴德,福泽子孙
世間人對財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財富似乎很難守得住,中國有句話,富不過三代,也許是上天不愿意把財富一直堆在某些人身上。就像朝代,幾百年后,就得更迭一樣。那么財富,到底守在哪里?
在佛教,財富是由土地神,或者龍王管理的。不要覺得財富是銀行管的。這個世間的財富,都有定數,就是這輩子如果平淡,賺多少錢,都有定數。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賺錢容易,有的只能維持溫飽呢。這就是福報問題了。
要明白一句話,錢從來都不是努力賺來的。沒有人會莫名其妙的得到一筆財富,或者失去一筆財富。財富是怎么來的,是個人的福報感召來的。福報有多大,就感召多大的財富。財富和受教育程度無關,和一個人的福報德行有關。
擁有大財富的人,一定要內斂,這個財富只是上天暫時保存在你身上,不意味著你有權利去揮霍財富。過度的揮霍財富,就會惹來不好的果報。多少人因為有錢后,就墮落,這就是揮霍財富的果報。
財富要有德行并行,如果一個人,命中財富多,但是德行不好,財富就會克到他。德行猶如水,財富由于船,水太淺了,就無法載動船。古人治家,重在節儉,就是防止揮霍財富,帶來不好果報。
在西方人看來,財富只是人替上天保存。這個想法很好,西方人有錢后就布施。中國人要學習,留錢給子孫,子孫會敗壞,留書給子孫,子孫會不讀,唯有留些陰德給子孫,子孫自然能綿長。把財富化為陰德,這是明智的做法。
范仲淹是個廣積陰德的人,當年有個風水先生,看重了一塊地,告訴范仲淹,只要在這里做墳墓,子孫世代都能科舉高中。范仲淹想,這塊地這么好,就拿來建學堂,讓所有的蘇州士子,都能科舉高中。于是就買下來建了學堂,培養了一大批文化人。印光大師,贊譽范仲淹是孔子之后第一人。范仲淹才是真正的留德給子孫。
還有范蠡,也是發財后把錢財又布施出去,后代人稱他為財神。這些都是典型的把財富化為陰德。只有陰德,才能福澤后代啊。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把财富化为阴德,福泽子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微软 Win11 Dev 23585 预
- 下一篇: 通义千问, 文心一言, ChatG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