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是烧钱烧到破产,还是烧钱烧出一个未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富途證券,作者丨天成 henry
昨晚,拼多多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股價大漲 5.26%,報 57.83 美元。盤中市值一度突破 700 億美元大關,超過京東。去年,拼多多的市值也一度超過京東。值得一提的是,年初至今拼多多股價漲幅高達 53%。
股價狂奔,但拼多多的燒錢模式卻一直備受質疑。眾所周知,盈利問題一直是懸在拼多多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但富途資訊此前曾指出,我們已經從 19Q4 的財報中看到可以改善的跡象。既然如此,我們何必耿耿執著于短期的虧損問題,相對于此,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各項運營和盈利指標的改善,只要趨勢是向好的,就證明拼多多的模式和戰略沒有出現問題。
5 月 22 日,拼多多將公布 2020 年一季度財報,到時是驚是喜,拭目以待。
以下為分析內容:
過去幾個季度,拼多多每次財報公布,股價波動都比較大。
2019 年 11 月 20 日,拼多多的 19Q3 財報發布,收入略低于預期,而由于費用拖累,拼多多 19Q3 調整后歸屬股東凈虧損為 RMB16.6 億元,此前市場一致預期為虧損 7.1 億元,調整后歸屬股東凈虧損率為 22.1%,虧損幅度同比提升 3.7%,環比提升 16.5%。
彼時是拼多多推出百億補貼的第一個季度,當季拼多多銷售費率 92%,環比提升 8.2%,市場憂慮拼多多無休止的營銷補貼所取得的效果,最終可能把自己拖累,陷入虧損的泥潭。
圖片來源:富途研究制作
19Q3 財報當日,拼多多股價大跌 23%,這與 19Q1 財報形成鮮明對比——拼多多 19Q1 財報顯示當季收入超預期 10%,調整后歸母凈虧損優于預期,年化活躍買家超 4.4 億。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市場似乎總是拿拼多多收入和虧損說話,這也難怪,畢竟短期而言,資本市場是短視的,尤其是對于像拼多多這種市場看法總是在兩個極端搖擺的公司,看好的人認為它是傳統電商模式的顛覆者,新電商模式的開拓者,未來必定星辰大海,不看好的人則覺得拼多多就是一家用虧損/補貼換增長,不停燒錢的公司,一旦現金耗盡,停止燒錢,那么大廈將傾。
到底如何看待拼多多,市場還是沒有共識。
這也難怪,拼多多僅成立 4 年的時間,市值就達到快 380 億美元,而京東成立 22 年,目前市值 560 億美元。從 GMV 和用戶角度看,2019 年拼多多 GMV 創新高,達到 1 萬億的規模(同比增長 113%),已經是半個京東,1/6 個阿里了;買家數 5.85 億(同比增長 40%),比京東多 2 億,離阿里 7 個億的規模僅差 1 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那么,拼多多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或者我們不妨拋出一個問題:拼多多會燒錢燒到破產,還是燒錢燒出一個未來?
2020 年 3 月 11 日,拼多多 19Q4 財報公布,財報顯示:拼多多收入不及預期但利潤好于預期。
1、拼多多第四季度營收 107.9 億元,不及市場預期 111.21 億元;
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 17.51 億元人民幣,而 2018 年同期為 24.239 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 8.15 億元人民幣, 相比之下,2018 年同期為人民幣 18.590 億元。
財報公布后,拼多多股價下跌7%,當日道指下跌6%,納斯達克指數下跌5%,標普 500 指數下跌5%,很明顯,拼多多的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于市場。
剔除市場原因,市場對這份財報的反應相對積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Q4 虧損縮窄,以及拼多多百億補貼戰略的成功。
百億補貼背景下,拼多多 19Q4 業績預示著什么?
拼多多為何 19Q4 虧損縮窄?
相比 Q3,Q4 拼多多的虧損幅度減小,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收入成本端大幅少于預期。財報顯示,拼多多 19Q4 收入成本 20 億,環比增長 11%,同比增長 43%,大幅低于總收入 44% 的環比增長和 91% 的同比增速。
二是費用上優于預期。由于 Q3、Q4 拼多多都在進行百億補貼,Q3 銷售費用 69 億,Q4 銷售費用 93 億元,占收入 86%,低于 4Q18 的 107% 和 3Q19 的 92%。
可見,Q4 相比 Q3 而言,銷售費用雖然大幅增加 24 億,但營收的增速更快,這意味著拼多多「百億補貼」是有效果的。
圖片來源:富途研究制作
「百億補貼」不僅帶來了營收的高速增長,還帶來了更多的用戶。數據顯示,去年 6 月份拼多多進行「百億補貼」后,年度活躍買家環比增速從 19Q1 的6% 迅速回升至高于9%。
圖片來源:富途研究制作
同時,拼多多用戶留存率持續提升,意味著大部分用戶不是「擼一下補貼的羊毛」就走,更是持續在用拼多多消費。
圖片來源:富途研究制作
所以,這樣一個補貼,從運營指標上看才是良性的補貼,而不是單純看營收和虧損那么簡單就得出財報好壞的結論。
拼多多護城河在哪里?
這個世界,大多數時候,存在即是合理。
拼多多在阿里和京東的夾擊下,成為電商黑馬,最底層的原因是,解決了傳統電商模式沒有解決的問題:
1)流量分發邏輯:傳統電商是人找貨,用戶通過搜索來、瀏覽發現商品。拼多多是以人為核心的電商生態,把商品主動推給消費者;
2)社交電商機遇:社交流量的低獲客成本和基于熟人關系鏈的高轉化率,加上規模優勢帶來的成本節約是拼多多盈利模式的關鍵。
所以,拼多多的模式并非曇花一現,對用戶和商家維持較強吸引力。
對用戶:下沉用戶的低價需求+一二線中產(一二線城市用戶貢獻 GMV 近半)對高性價比商品的需求持續存在;
對商家:拼多多獨特的流量分配機制決定白牌標品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百億補貼主要針對品牌商品,是拼多多擴大高線用戶規模豐富品牌 SKU 的戰略。
當然,夾在阿里和京東之間,拼多多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向上突破,通過「百億補貼」是一種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拼多多需要持續打造像阿里一樣的生態能力,以及像京東一樣的供應鏈能力。
不過這是后話了,好在電商行業的空間足夠廣闊,那么,現在的拼多多處在什么階段?
業績會里提到:
電商行業的滲透率只達到了 25%,但是我們并不急于在行業內競爭,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是繼續與用戶建立信任,增強用戶粘性,給用戶提供有趣和互動性強的體驗。
第四季度平臺用戶凈增量為核心競爭對手的 2 倍,這對我們的 ARPU 產生了一定影響,這需要時間才能追上。隨著用戶對我們平臺更加熟悉,我們希望看到未來他們的年度支出會繼續增加。短期而言,我們將繼續增加用戶參與度,提高互動并幫助其保持增長,與平臺進一步形成信任關系。我們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但不要高估了我們的增速,也不要低估了我們的增長潛力。
關于貨幣化率,我們不會為了達到特定的貨幣化率目標去犧牲業務發展。在過去的幾個季度,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引入高質量的商家,這些商家能夠為我們的用戶提供種類豐富的商品,并帶來更好的價值和體驗,我們也將繼續為賣家提供優惠。未來隨著用戶繼續保持活躍,平臺貨幣化率自然會隨之升高。
可見,達到近 6 億用戶的拼多多,目前主要任務是如何增加這些用戶的留存率、復購率,之后變現率、ARPU 將會隨著提高。
拼多多未來如何盈利?
未來肯定要看盈利,一直不盈利絕對是耍流氓,那么拼多多未來怎么做到盈利呢?
看幾個指標:
1、補貼力度——當用戶和商戶粘性夠高時,補貼力度可以下降,提高盈利水平,不過目前拼多多賬上 333 億人民幣現金,還能補貼很久。
2、ARPU 值——Q4 數據顯示活躍買家的年平均消費額已達到 1720 元,同比增長 53%,超過年度活躍買家增長速度(40%),增速很快,提升空間也很大(從 ARPU 來看,大概只有主要競爭對手八分之一或者是七分之一)。
3、貨幣化率——19Q4 拼多多在商戶變現方面繼續讓利,傭金方面,公司在持續為優質商戶提供優惠政策,單季 Take-rate 繼續環比下滑 0.1% 至 2.9%,年度貨幣化率達 3.0%。
對比淘寶天貓貨幣化率 2019FY 的 3.62%,拼多多的還有提升空間,但是預計短期不會大幅提升。
4、規模效應——典型的互聯網效應,當用戶、收入規模增長越來越快時,成本和費用增長得到控制,人均收入貢獻持續提升,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結語
盈利問題一直是懸在拼多多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但我們已經從 19Q4 的財報中看到可以改善的跡象,既然如此,我們何必耿耿執著于短期的虧損問題,相對于此,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各項運營和盈利指標的改善,只要趨勢是向好的,就證明拼多多的模式和戰略沒有出現問題。
過去幾個季度,拼多多通過「百億補貼節」讓消費者每天都過 618,每晚都是雙 11,事實證明確實起到了效果,GMV、用戶增長和粘性都得到提升。
所以,是時候拋棄偏見了,持續關注拼多多的營運趨勢,并等待拼多多的高光(盈利)時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拼多多是烧钱烧到破产,还是烧钱烧出一个未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雀巢雪糕图片大全(雀巢雪糕)
- 下一篇: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待遇怎么样(中冶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