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云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大涨40%,市值47.7亿美元
或引領新一輪國內科技企業赴美上市潮。
本文為 IPO 早知道原創 作者 StoneJin 微信公眾號 ipozaozhidao
據 IPO 早知道消息,北京時間 5 月 8 日晚間,獨立云服務商金山云正式以“KC”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國內首支在美上市的獨立云服務商。
同時,金山云也成為“瑞幸風波”導致中概股遭遇集體信任危機后,首家成功在美股掛牌上市的國內科技企業,某種程度上勢必將增強更多中國企業再次沖擊美股的決心和信心。
金山云在此次 IPO 中總計發行 3000 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價為每股 17 美元,位于擬定發行區間(16 至 18 美元)中部,募資規模為 5.1 億美元,摩根大通、瑞銀集團、瑞士信貸和中金公司為聯席主承銷商。
截至北京時間今晨美股收盤,金山云報于每股 23.84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 40.24%,市值約為 47.74 億美元。
IPO 后,小米集團的持有金山云 13.8% 的股份,雷軍擔任金山云的董事長;而金山軟件和 FutureX Capital (天際資本)的持股比例分別為 46.8% 和 5.0%,金山云 CEO 王育林持有 2.1% 的股份。
搶占獨立云先機,收入增速不遜國際巨頭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些年來“云概念”在海外資本市場備受歡迎,但包括亞馬遜 AWS、谷歌云等隸屬于 FAANG 的云服務廠商均尚未獨立上市,而其業績表現卻相當優異。
5 月初,亞馬遜(NASDAQ:AMZN)公布了 2020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云計算業務的營收為 102.2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高于公司整體 26% 的營收增速,并且貢獻公司超過一半的營業利潤,逐步成為亞馬遜最主要的“現金牛”。
而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同樣在 4 月底發布了 2020 財報第一季度財報。其中,云計算業務 2020 年 Q1 的營收為 27.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2%,遠高于公司整體 13% 的增速。
谷歌 CEO 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還表示,業務上云將成趨勢,“很多公司在各個層級都在考慮將業務向線上轉移的問題,這是長期的趨勢。”
除亞馬遜和谷歌外,微軟亦在 4 月 30 日發布了 2020 財年第三季度(即 2020 自然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智能云業務的營收為 12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其中,Azure(注:微軟基于云計算的操作系統)營收同比增長 59%,云服務 Dynamics 營收同比增長 17%。
以此來看,海外三大云計算巨頭在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均有顯著增長,且存在云業務獨立盈利的明顯可能。
4 月 28 日晚間,也就是“三巨頭”發布財報的幾乎同一時間節點,金山云亦給出了對 2020 年第一季度的收入預期:Q1 的營收預計為 13.5 億元至 14.0 億元人民幣,預計同比增長 59.6% 至 65.5%;毛利率則預計將不低于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4.6%。
從上述對比不難發現,誠然收入基礎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但相較于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 和谷歌云,金山云的收入增速明顯高于前三者。
何況,中國自 2018 年以來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云服務市場,而增速更是已超過第一大市場美國,且國內云計算的市場滲透率遠不及美國,發展潛力巨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5 至 2019 年,美國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從 1025 億美元增加至 2223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21.3%,而預計從 2019 年至 2024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20.3%。
相比之下,中國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已從 2015 年的 450 億元人民幣增加至 2019 年的 1618 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 37.7%,預計 2019 年到 2024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 28.3%,高于美國市場 8 個百分點。
關于未來計劃,金山云 CEO 王育林表示:“充分發揮在 AI、區塊鏈、物聯網等領域沉淀的技術優勢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的協同優勢,除了在已有行業繼續深耕,還要布局新興行業,加快國際化的步伐。”
毛利率由負轉正,持續投入技術研發
回到金山云的招股說明書來看。
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云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國內第三大互聯網云服務供應商,金山云在 2017 年至 2019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12.36 億元、22.18 億元和 39.56 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79%。
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和 2018 年,金山云的毛利潤分別為-1.18 億元和-2.00 億元,在 2019 年則實現毛利潤的轉正,約為 770 萬元,這主要源于規模經濟和效率的提升。2019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金山云的毛利率已分別達到 1.9% 和 4.6%。
這也意味著,隨著用戶數量的繼續增加,金山云的毛利率為正將成為常態,為實現整體凈虧損的減少乃至扭虧為盈打下基礎。
從收入構成來看,公有云服務為金山云主要收入來源,其主要按使用率和使用時間向客戶收費,并提供固定時長的預付費訂閱套餐,主要覆蓋游戲、視頻、電子商務、人工智能、教育和移動互聯網等領域。2017 年至 2019 年的收入占比分別為 97.3%、95.1% 和 87.4%。
而企業云服務的收入占比則逐年增加,其主要按項目向客戶收費,在過去三年的占比分別為 1.2%、4.3% 和 12.3%,這一業務的客戶主要來自政務、金融和醫療行業。
此外,金山云在客戶選擇上更傾向于以垂直行業內的領先企業為核心客戶,以有效地建立市場地位,并憑借由優質客戶帶來更多潛在客戶。
2017 年至 2019 年,金山云該部分優質客戶的數量分別為 113、154 和 243 名,來自優質客戶的收入為 11.58 億元、21.14 億元和 38.53 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 93.7%、95.3% 和 97.4%。2019 年來自每位優質客戶的平均收入約為 1590 萬元。
金山云在招股書中還特別提及,其繼承了大股東金山軟件的“企業服務 DNA”,即服務以客戶為中心,并涵蓋整個生命周期。這將使得金山云在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越來越多的品牌知名度和忠誠的客戶群體。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研發能力向來是“金山系”企業極其看重的一個方面。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金山云的研發團隊由 1150 名工程師,研究人員,程序員,計算機和數據科學家組成,占員工總數的 62%。
2017 年至 2019 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3.99 億元、4.40 億元和 5.95 億元,三年的 IDC 費用則分別為 10.33 億元、18.90 億元和 28.56 億元。
在研發費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其在總收入的占比卻從 2017 年 32.3% 將至 2018 年的 19.9% 以及 2019 年的 15.1%,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金山云的收入結構在持續優化。
金山云預計,研發成本和費用將隨著業務的推進繼續增加,但隨著更大的規模經濟和更高的運營效率,成本和費用在收入中的占比將下降。
深耕各垂直行業,助力數字化轉型
伴隨著云計算得到更多政策層面的支持和推進,以政務、金融、醫療、制造、教育等企業數字化的上云需求出現迅速增長,自然給各大云計算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根據 IDC 發布的數次《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蹤》報告,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長期處于互聯網云服務商的前三甲。
其中,阿里云的主要發力點在于新零售,并享有強大的客戶、生態和運營能力;騰訊云則在游戲及視頻等行業擁有高滲透率,以及微信、小程序等強大的生態轉化能力。
相比之下,作為無需背靠“AT”兩家巨頭的獨立云服務商,“中立”的角色定位使金山云快速布局互聯網業務,并全面進軍企業級市場,通過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邊緣計算、AR/VR 等優勢技術的有機結合,目前已提供適用于政務、金融、AIoT、醫療、工業、傳媒、視頻、游戲、教育、互聯網等行業的解決方案。
金山云在招股書中介紹,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總計擁有 4244 名客戶,包括在游戲領域的巨人網絡、完美世界、西山居、掌趣科技等;視頻領域的字節跳動、愛奇藝、嗶哩嗶哩等;金融領域的中國建設銀行、華泰證券等知名企業。
另外眾所周知的是,“金山系”企業是 AIoT 領域的重要玩家。2019 年年初,小米集團即提出“All in AIoT”,雷軍在 3 月 31 日發布的公開信中又表示,“未來 5 年將至少投入 500 億元,徹底確立在智能生活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
作為 AIoT 產業鏈上游的云計算企業,金山云同樣可視作 AIoT 的最佳商業化載體,切入接入、智能分析等環節,進而整合成模塊化能力向合作伙伴和客戶輸出。
金山云副總裁、AIoT 事業部總經理袁小龍在 2019 年 8 月表示,“未來,金山云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借助 AI 和 IoT 的力量,為智慧人居、智慧樓宇、智慧園區、乃至智慧城市建設帶來更多創新升級的內容,提升人類生活水平。”
可以說,昨晚金山云的成功掛牌上市,一方面為接下來國內科技企業的赴美上市重振信心,另一方面也向公眾和全球資本市場證明了中國云計算企業的實力,正如雷軍在昨天發布的全員公開信中所講的那樣:
“‘新基建’將為中國數字經濟提供新動能,而云服務則時時刻刻為“新基建”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金山云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大涨40%,市值47.7亿美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三星Galaxy S21曝光:搭载骁龙8
- 下一篇: 扩展支付服务:三星将推出实体借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