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裹挟的作家、被围剿的阅文以及网文行业新变革契机
來源:讀娛
文:趙二把刀
圍繞閱文高管調整的輿情旋渦仍在持續,作者、網友、營銷號以及媒體自媒體都各有立場,但除了“斷更節”類似的激烈行動以及諸多流言之外,這是一場關乎近千萬網文作者和全球最大的內容創作平臺未來幾年發展方向的關鍵時刻……
五一期間,社交網絡中一度盛傳所有網文作者將要在 5 月 5 日這天斷更,也就是所謂的“五五斷更節”,這也被解讀為閱文高管更替引發的輿情風波有“愈演愈烈”的可能。
而 5 月 5 日這天過去,“斷更節”卻并沒有成氣候,不僅是閱文系,包括其他網文平臺的作者們似乎都沒有“斷更”……讀娛君也試圖追溯了“斷更節”的來龍去脈,發現所謂的“斷更節”,大概不是網文作者發起的,更多是積壓情緒的宣泄,以及營銷號們的“推波助瀾”,這對網文生態以及改善網文作者的現狀并沒有實質的幫助。
1
斷更節背后,誰在裹挾網文作者?
在媒體的描述中,“五五斷更節”是網文作者發起的一次行動。事實上,卻并不是。讀娛君的起點書架收藏的作品中,基本上都處于正常更新狀態,其中包括更新頻率非常緩慢、斷更數月的《贅婿》。
不過,正常更新的作者尤其是知名作者遭遇到特別的“招待”。知名網文作者風月在 5 月 5 日正常更新文章后,被部分網友質疑、攻擊和辱罵,不得不發單章并在其微博中做了說明,以及對所謂的“斷更節”談了幾點看法,大概就是質疑了“斷更節”的目的、方式以及裹挾式的參與手段——之后,果然被少數網友圍攻。
很多網文作者也對風月的遭遇發表了看法,如老鷹吃小雞、愛潛水的烏賊等等,在他們看來,之前針對免費和付費的爭論以及針對合同的斗爭,都是正常和平臺溝通以及維護作者權利的行為。而斷更節前后發生的、類似網絡水軍的行為是不合適的,同時,也不利于解決網文作者的訴求。
確實,在圍攻風月、愛潛水的烏賊、唐家三少等作者的微博 ID 中,不乏有疑似職業水軍的出沒。讀娛君在熱門微博里一份參加“斷更節”的名單中,看到英國文學 bot、中國文學 bot、奇幻文學 bot 等看起來很整齊的微博 ID。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些 ID 的名字,都頂著營銷號的標簽,它們不是原創作者,它們是全世界文學內容的搬運工……類似這些賬號和 ID 所謂參與的“斷更節”,除了噌熱點和被利用之外,似乎沒有更好的解釋。
這其中也不排除有第三方的推動——網絡作者“憤怒的香蕉”在發布的微博中就提到,在他的朋友圈有不少人在 4 月 27 日當日開始鼓吹“免費是好的”,很有可能也是此次風波推動者和受益者:
當然,也有少數網文作者響應了“斷更節”,但他們的訴求和“斷更節”的訴求也并不一致,有網文作者告訴讀娛君,他們所在的非知名的作者群之所以會參與“斷更”,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姿態,一方面響應所謂的網友號召,另外也想借此機會想要平臺能夠針對非知名作者的福利能夠多一些,能夠有更多的推薦機會,以及分成的傾斜——誠如風月在微博里所說的那樣,被裹挾的情緒宣泄并不會真的有用,還是需要網文作者們和平臺方直接溝通,協商、博弈之后,或許才會有用。
2
輿情旋渦中的閱文
澄清永遠追不上流言的傳播覆蓋
如果說“斷更節”是一種情緒的裹挾,那么針對閱文以及騰訊的“流言蜚語”更是有一些“莫須有”的味道在其中。
5 月 5 日當晚,閱文集團發布澄清聲明,針對傳聞的“全面免費”、“占有作者版權”、“侵吞去世作者收益”等六大“謠言”進行回應,在之后的懇談會上也再次做了說明,并呼吁大家明辨真假、理想發聲。
其中,對很多網友關注的賊道三癡的稿費問題,閱文方面也表示:“三癡最后的作品是創世中文網簽約,由 QQ 閱讀首發,該作品 QQ 閱讀平臺一直在架……三癡的作品雖然是買斷書,但稿費閱文始終在發放,由家人繼承”。
確實,流言走千里,辟謠累斷腿,在網上看到類似消息啐一口閱文確實也不用負任何責任,但理性的爭論則可以讓很多事情被厘清,比如,著作權。
在 5 月 6 日下午的首場作家懇談會上,對于作者和網友們最受關注的“著作權”條款,程武明確表示,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部分。著作人身權,是作者不可轉讓、不可剝奪的權利,屬于作家獨有。閱文絕不會通過任何方式分享或獲取這種權利。對于包括改編版權等各種衍生權利在內的著作財產權,將會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為作者的授權匹配對應的權益。“對等是根本原則。我們也感謝很多作者對我們的信任,愿意把作品授權給我們進行推廣和增值。”他進一步也提到,“考慮到作家群體廣大,具體到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未來我們會考慮提供多版本的合同選擇,對授權權限分級,把選擇權交給作家。”
此外,針對“斷更節”當日流傳的平臺修改發布時間等傳聞,閱文集團在 5 月 5 日也表示,閱文今日作品更新數據并未有異常波動。此外,閱文沒有采取任何包括修改時間、威脅斷更后不推薦等外界謠傳的運營措施。閱文還表示,合同于 2019 年 9 月推出,個別網絡文學作者因個人事務、寫作狀態的調整等請假、偶爾斷更是常態,經有心人搜集、總結后,得出“知名作者因故紛紛斷更”是不實的結論。
事實上,在諸多網文作者的微博、微信公號甚至是開單章參與到近期的風波中的,可以看到不同的作者,或者說不同圈層的網文作者其實是有著不同的訴求的:
首先,知名作者。他們更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關注的是免費和付費,以及合同中關于版權的諸多細則的約定——很多被圍攻的網文作者,其實都針對這些合同中的關鍵問題和平臺有過溝通并且在網絡中發過聲的,其中,微信讀書針對閱文版權內容也已經被快速的解決。
其次,萌新作者。這部分作者關注的是基本福利,或者說是平臺的資源傾斜,他們對于免費和付費的認識其實并不深刻,他們可能更關注的是曝光、流量以及出圈。
再次,非知名作者。大概就是寫了幾本或者幾年的網文,但仍然還在 L1~L3 左右沉浮的網文作者,他們向上的可能不大,被淘汰的可能性不大,他們中或許有少數是希望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但更多的還是熱愛網絡文學創作的——不過即使是起點或者閱文垮掉了,對于絕大多數網文作者而言,成神之路仍然艱難。
3
或許是到行業變革的契機了
文學作為內容行業,根本上其實就是三要素:內容、傳播和變現。傳統時代,內容和采編大致是集中于出版社或者是圖書公司,至于變現,更多的還是來自于內容本身的魅力。互聯網時代的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也是沿著這三個脈絡對傳統文學行業進行變革的。
首先是降低了內創創作的門檻,參與網文創作的作者數量在過去的 20 多年時間里快速激增,保守估計也有近千萬;其中,閱文 2019 年年度財報顯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平臺上有 810 萬位作家,作品總數達到 1220 萬部,就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超過 30 萬人選擇在一季度成為網文作家,并生產了超 50 萬部網絡文學作品。
這也是起點、創世、縱橫、掌閱、豆瓣、天涯等諸多平臺共同努力的成果,起點在其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其次是傳播,是能夠讓網友轉化成讀者,讓作品受到廣泛歡迎。這也是網文行業競爭的關鍵點。為什么現在的網文行業中閱文最有競爭力,也最能夠吸引優質作者的加盟?就是因為除了起點和創世等文學網站的流量池之外,還可以借助 QQ、微信等超級 app 的流量,這對于每一個網文作者而言,都是“致命的誘惑”。
網絡文學的免費方向,其實就是試圖通過免費來吸引流量、以流量換取廣告的商業閉環,來實現對網絡文學生態模式的突破。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免費模式尚處于發展初期,能否走通還需打個問號——它可以吸引很多網文作者去嘗試,但無論是對小作者還是大神作者來說,都是難以長久的,知名網文大神流浪的蛤蟆就表示,免費是走不通的,會真正傷害網文行業的根本。
從這點來說,起點開創的付費模式,不僅是網絡文學崛起的基石,同時也是中國內容行業開先河之舉,也早已經在視頻、數字音樂、動漫等領域所接受,成為當下中國內容行業的通行模式,但免費同樣也沒有被忽視,也是行業嘗試的方向之一。在懇談會上,侯曉楠談到免費和付費的時候說,“目前關于免費閱讀的機制還在討論中。付費閱讀肯定要繼續鞏固并且做大,而未來在考慮免費模式時,也會有明確的作家收益。同時,需要為付費和免費規劃不同的作品內容庫,匹配不同的產品渠道及對應的收益體系。當然,無論哪種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選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變現。這也是真正引起網文作者們討論的、和平臺博弈的諸多合同問題,比如“閱讀銷售模式”、“作者收益模式”以及“版權歸屬”等問題——這些問題其實早過去一直存在,雖然明顯不是程武等高管的“鍋”,但隨著輿情發酵,也必須由新高管團隊來“背負”。
縱觀過去,無論是傳統出版模式,還是網絡文學時代,變現大多情況下都是要依托平臺的,或者是出版社、圖書公司以及版權代理公司,而互聯網時代,這些大多都是依托于平臺。網文 IP 大概從 2015 年開始火爆,又經過被質疑的 2017 年,以及重新回到巔峰的 2019 年,推動 IP 商業化的以及最大的受益者確實都是平臺——因為,無論是游戲開發、影視化開發或者動漫以及其他衍生開發,都是需要非常商業和非常專業的運營和操作。
在懇談會上,關于變現或者收益等問題,閱文的高管也有作說明。首先是作者的福利,總編輯楊晨表示,“包括全勤獎、半年獎等由閱文首創并已經運行多年的作家福利,不會取消。同時,我們將聯動更多資源和平臺,不遺余力拿出更多舉措狠打盜版。”
應該說,這是網文創作者們對閱文新高管團隊的期待和要求,畢竟,閱文高管的調整就是希望通過聯動包括騰訊在內的廣大行業合作生態,繼續鞏固擴展付費閱讀,為 IP 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通過更多資源支持新模式探索,為更廣泛的作家創造更多元的回報——而這毫無疑問是需要平臺方持續投入的,也只有閱文才能夠做到的。
無論從閱文之前的聲明,還是懇談會上涉及的方方面面,其實也不可能讓所有網文作者“滿意”的。因為網文商業化變現的大頭是影視化和游戲開發,每個作者都看到了《慶余年》和《陳情令》的成功,然而大多作者和網友卻看不到網文 IP 開發的曲折、艱難和復雜:一方面是 IP 開發的復雜和周期性,很多大 IP 版權其實早已經賣出去了,但真正改編成作品的又有多少?以及,玄幻、奇幻等網文大類改編的古裝劇的排播之艱難,其實都會影響網文 IP 商業化的效率和回報。
不僅起點,縱橫、書旗等網文平臺也都和視頻平臺緊密關聯,但成功改編、并且順利上線的影視動漫作品又有幾何?而閱文收購新麗后的產銷數量又如何?對于起伏劇烈的娛樂內容行業來說,想把“變現”常態化、方法論化,任重而道遠,也需要行業各方的共同努力。
近期的輿情旋渦,可以看成是閱文的危機公關,但也可以看成是行業變革的契機,在更有創新意識和 IP 運營和商業開發的團隊加入到網文大家族之后,應該不是需要所謂的斷更行動,而是需要在從網文行業的三大要素,內容、傳播到變現上有更積極和更有序的探索。
尾聲
在懇談會最后,作為閱文掌舵人的程武提到,雖然剛上任就遇到了本次風波和挑戰,甚至其中有故意抹黑和造謠,但新團隊就是要來解決問題的。對于多年來一直存在的行業問題,新團隊不能閉門造車,而是開放和廣大的作家伙伴們一起商討合理的發展模式、生態規則及權益規范。對于現有合同中在著作權授權、免費模式下的分成權益、作家福利和打盜版等方面,我們已經明確了修改方向,更具體的修改將在系列懇談會和作家調研后確認,并在 1 個月內推出新版合同。
想一想,雖然起點為代表的網文平臺之前的合同存在種種不足,但每年還是會有新作者進階為大神,僅 2019 年,就有黑山老鬼,老鷹吃小雞,七月新番,齊佩甲,全金屬彈殼,人間武庫,榮小榮,睡覺會變白等新作者成神,可見,網文江湖,平臺的福利和扶持是外因,創作才是第一位。
但是讀娛君也想給網文作者以及關心網文的網友們說幾句,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是內容行業,從商業回報上看都是符合“二八原則”甚至是“一九原則”,永遠只有少數作者站在金字塔尖,大多數都是處于腰部乃至底層——當然,這不是不重視相關合同的修訂,而是要認清現實,真正要用作品殺出重圍的,才能夠站的更高;對于平臺而言,在內容、傳播和變現上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平衡作者和平臺的利益分配,也都會在未來數年內成為網文行業的關注焦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被裹挟的作家、被围剿的阅文以及网文行业新变革契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neWeb破产,亚马逊SpaceX与两
- 下一篇: 免费vs付费:阅文争议漩涡中 网文模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