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翻译(客路青山外)
大家好,小聯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的翻譯,客路青山外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2、出自:《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
3、原文: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4、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7、譯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8、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9、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10、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11、擴展資料:創作背景:該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于唐朝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
12、這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于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
13、賞析:“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
14、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
15、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
16、便愈見精彩。
17、“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
18、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
19、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0、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
21、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
22、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
23、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
24、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
25、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
26、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
27、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
28、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了。
29、取象宏大。
30、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準確。
31、如這里的“生”與“入”二字,不僅使得這一聯對仗工穩,更妙在這兩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殘夜”、“江春”與“舊年”兩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聯系。
32、而且還因之而生動起來。
33、太陽從幽暗的大海上一點點升起,如子之脫離母腹而漸現,這一“生”字實在是形象極了。
34、太陽剛升,大地還基本處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
35、這個“殘”字寫出了不可抗之消失。
36、夜是被動的,卻又是無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陽,卻又因太陽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動,任你江南雖還是舊年的冬天。
37、但是春天卻已將江邊的柳樹涂上了一層春色。
38、這一“入”字很不客氣,它幾乎是帶有強迫的楔入,寫出了新生的銳氣。
39、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見,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
40、也點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環境與所見。
41、這些字都下得簡潔而極有分寸。
42、因為他不止是寫出了歲暮臘殘的景象,而且也寫出了此一時具體的視覺之差距,故而顯得生動鮮活。
43、舊年不肯退去,然而終于阻擋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卻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這一“入”字確有警人的不可阻擋之勢。
44、張說好提攜后進,銳意改革,和他之欣賞此新舊遞替之詩意,恐不無關系。
45、這也許就是他要手題于政事堂的原因。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翻译(客路青山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赵薇离婚揭秘
- 下一篇: 吴兴杂诗这首诗的意思(吴兴杂诗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