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红”Zoom,扎克伯格直播带货,力推视频会议软件
文/力琴
來源:機器之能(ID:almosthuman2017)
疫情全球蔓延帶來的“居家隔離令”讓視頻會議軟件市場火爆。海外巨頭微軟、谷歌、思科以及 Zoom 紛紛拋出殺手锏,國內阿里和騰訊也向企業服務領域傾斜資源。其中,專注的 Zoom 使用量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這讓 Facebook 蠢蠢欲動,也想要在視頻聊天領域分得一杯羹。
上周,Facebook CEO 馬克·扎克伯格在直播中宣布推出 Messenger Rooms(以下簡稱“Rooms”)。該消息一經傳開,Zoom 股價迅速跳水,收盤下跌超過 6%,Facebook 的股價則上漲約 2%。Rooms 能否成為社交版“Zoom”的替代品?
疫情全球蔓延帶來的“居家隔離令”讓視頻會議軟件走紅。
國內,全國近兩億人開啟居家遠程辦公模式,企業服務公司紛紛提供遠程協作辦公服務,其中包括視頻會議,國內巨頭阿里、騰訊、華為、字節跳動相繼向企業服務領域傾倒資源。
國外,微軟、谷歌、思科等巨頭正在市場上有所動作。本月,微軟推出 Skype 的 MeetNow 功能,最多可以在不下載應用的情況下提供 50 人通話。谷歌提高了視頻聊天應用 Meet 的易用性,用戶通過 Gmail 就能夠便捷訪問。思科最近也在推廣其 Webex 電話會議服務,稱其比 Zoom 更安全。
視頻會議軟件很早就已經存在,只不過疫情成為了它的催化劑,擴大市場普及面。疫情期間,Zoom 成為云視頻會議應用中跑得最快的。疫情爆發之前,Zoom 專注于企業溝通服務,只有 1000 萬用戶,現在用戶總數超過了 3 億人,使用場景也由商務逐步擴大到社交、教育等。
巨頭們不想錯失良機,也包括 Facebook。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 數據統計,2019 年全球企業協作規模達到 310 億美元,預計到 2024 年將增長至 481 億美元。市場紅利巨大。
上周五,Facebook 宣布推出新產品 Messenger Rooms,它將允許 Facebook 和 Messenger 用戶創建最多 50 人的群組視頻通話,完全免費。
推新當天,Facebook 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還親自上陣推銷自家產品,推介 Rooms 的新功能。
Facebook 正式進軍視頻會議市場的消息一傳開。Zoom 股價迅速跳水,收盤下跌超過 6%,Facebook 的股價則上漲約 2%。
一
復制另一個 Zoom,以免費巧奪用戶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遠程辦公成為主流,Zoom 成為云視頻會議應用中跑得最快的。疫情爆發前,Zoom 僅有 1000 萬日活用戶,現在日活超過 3 億,成為海外市場網絡視頻會議領域的“當紅炸子雞”。
Zoom 由華人袁征創立,于 2011 年在美國推出,2013 年發布其第一款基礎產品并隨后推出了 Zoom Chat 以及會議室產品,2019 年 Zoom 成功上市,市值高達 242.29 億美元。
Zoom 最初定位是面向商務場景,隨著用戶數的增加,Zoom 覆蓋的場景也紛紛向外延伸,教學、社交等。中小學和大學紛紛使用 Zoom 進行線上授課;世界各地的民眾也使用 Zoom 組織家庭聚會、開派對或者共享歡樂時光的畫面。
至于社交,Zoom 顯然觸碰到了扎克伯格擅長的領域,于是 Facebook 選擇“復制”另外一個 Zoom。
Messenger Rooms 打入視頻會議市場,以免費巧奪用戶的關注。Messenger Rooms 的基本功能和 Zoom 類似,可容納 50 人參加會議,沒有時間限制,多人視頻完全免費。
而 Zoom 只有 40 分鐘的免費通話時間,如需更長時間的視頻通話則要付費訂閱,分為不同版本,每月價格 14.99 美元-19.99 美元之間。
Messenger Rooms 還可嵌入到 Facebook 的其他應用社交功能中。Rooms 最開始將在 Facebook 和 Messenger 上發起創建最多 50 人的群組視頻通話,之后還將支持 Instagram Direct、WhatsApp 和智能聊天設備 Portal。
用 Rooms 邀請成員加入會議的流程也非常簡單。用戶可以在 Facebook 群組直接創建會議,也可以在 News Feed 上發起邀請。受邀者無需擁有 Facebook 賬號,也不需要下載額外應用,通過瀏覽器就能直接參會。
在 Rooms 里,人們可以利用 Facebook 的增強現實濾鏡,將背景換成虛擬背景,可以提供 360 度全方位的異國風情景觀。
在這一點上,Rooms 跟 Zoom 極其相似。Zoom 也是為用戶提供了多種虛擬數字背景,例如北極光、金門大橋、原始海灘等。這些虛擬背景可以讓在家參加會議的用戶不必擔心畫面中暴露個人隱私。
扎克伯格將 Rooms 比作人們隨意參加的社交聚會。“周末的時候,我會在沙發上彈吉他,創造一個房間,『誰想來這里玩?』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互動方式……如果我在瀏覽 Facebook 的應用,看到他們有房間,我也可能會進去。”
Facebook 更傾向于從線上社交平臺另辟蹊徑,先深入 C 端用戶,再往企業服務用戶靠攏,既適用于輕松、隨性的線上視頻社交,又適用于工作遠程交流。
據 techcrunch 報道,自 2017 年以來,Facebook 就一直在悄悄地研究 Rooms,探索如何使群聊變得可被發現。
Messenger 負責人 Stan Chudnovsky 表示,該產品中部分元素原計劃在今年第三、四季度才推出,但看到視頻會議市場迅速增長后公司決定加快開發進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推出,或與 Zoom 被爆隱私風波有關,Facebook 推新產品 Rooms 以替代 Zoom。
二
不犯 Zoom 的錯誤
實際上,在 3 月底,Zoom 的隱私問題爆發之后,不少企業以及個人紛紛尋求其他適合的視頻會議軟件。對于視頻會議平臺而言,用戶的安全性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
扎克伯格多次強調,會對 Zoom 的隱私問題尤其重視,“這段時間內看到其他人濫用視頻會議工具,我們試圖吸取教訓”。
Zoom 軟件默認任何人甚至是沒有賬戶的人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加入視頻會議,不需要登陸、不需要密碼,用戶所做的只需點擊文本或電子郵件中的一個鏈接便能參加視頻會議。會議主持人可以輕松錄制視頻和音頻并生成文本,與會者也可以便捷進行屏幕共享。
實際上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尤其在用戶激增以及使用量暴增的情況下,擴大了 Zoom 在安全和隱私問題的漏洞。
例如,別人可以在未被邀請的情況下參與和惡意攪亂視頻會議,迫使會議中止。這種惡搞行為被稱為“Zoom-bombing(Zoom 炸彈)。iOS 版的 Zoom 應用會在未經用戶授權的情況下,向 Facebook 發送分析數據。
3 月 30 日,前美國國家安全局黑客帕特里克·沃德爾還在博客中披露了一些 Zoom 漏洞,稱黑客可以利用這些漏洞在電腦上安裝惡意軟件,或劫持視頻會議中的網絡攝像頭和麥克風。此前,就有一所小學的老師們上課時,發現課堂被惡意闖入者打斷,他們喊出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口號,或者在屏幕上分享色情內容。
此后 Zoom 修改了其隱私政策,明確表示不會共享視頻內容和聊天記錄;更新了 iPhone 應用程序,停止向 Facebook 發送數據;還修復了沃德爾發現的漏洞。不過,這也很難挽回 Zoom 因隱私泄漏問題所釀下的“大禍”。
4 月 4 日,Zoom 表示在 90 天內,公司將暫停更新,并將集中資源修復隱私、安全等問題。至于之后,Zoom 是否會挽回用戶,仍未知。
目前很多 Zoom 的使用者轉移戰場,轉向使用其他視頻會議軟件。例如 NASA、SpaceX 等公司已明令禁止員工使用 Zoom, 而 FBI 則就 Zoom 隱私安全問題發出警告。美國最大的紐約學區也已經禁止使用 Zoom,轉而支持微軟 Teams 和谷歌 Hangouts。
Zoom 遇到的問題,Facebook 同樣也經歷過。自劍橋分析公司丑聞曝光起,Facebook 就一直深陷數據泄露的泥潭。不過好在宣布推出 Messenger Rooms 的前一天,Facebook 才剛剛從數據丑聞中解脫出來。
4 月 23 日,Facebook 宣布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就劍橋分析事件達成的和解獲得了聯邦法院的批準,Facebook 付出的代價是 50 億美元的和解金。
那么,Facebook 打算如何避免 Zoom 犯過的錯誤?
扎克伯格曾在一篇重要的博客中表示,會把注意力放在即時通訊加密上,將加密技術納入關鍵技術之一。
在用戶安全方面,Facebook 表示并不會收集用戶的會議內容。Facebook 首席隱私官 Erin Egan 在一篇博文中寫道,“雖然為多人視頻通話提供端到端的加密功能有很大的挑戰,但我們正積極為 Messenger 和 Rooms 努力。”
據他介紹,Facebook 的安全團隊通過在末尾添加一串隨機字符和數字,并在不同情況下添加數字和字母,使 Rooms 鏈接“難以被黑客猜到”。每當用戶創建一個會議,就會生成一個新的鏈接。而會議的發起者,也可以決定是否對所有人開放,或者鎖定它以防止陌生用戶加入。
對于遠程視頻而言,安全性固然是第一考慮因素。但從需求角度來看,企業視頻會議對信息交互的清晰度、完整度、流暢度、安全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音視頻質量和穩定性也應該考慮在內,這也是 Room 后續需要加強的地方。
盡管 Zoom 曾因產品的安全性問題受到嚴厲批評,但也有用戶反饋,在嘗試使用多個遠程視頻會議產品后,發現 Zoom 較為穩定性,不可否認 Zoom 在視頻會議的專業領域確實優秀。
三
視頻會議市場競爭加劇
視頻會議軟件很早就已經出現,疫情全球蔓延帶來的“居家隔離令”成為視頻會議軟件走紅的幕后推手。
國外的微軟、谷歌、思科等巨頭正在市場上有所動作,國內阿里和騰訊也在企業服務領域傾斜資源。
4 月初,微軟推出 Skype 的 MeetNow 功能,最多可以在不下載應用的情況下提供 50 人通話。據了解,MeetNow 的參與者也可以免費參加,此外,Skype 還提供了其他家庭友好功能,包括模糊背景選項,以及共享屏幕以查看文件和演示文稿的功能。當時,微軟也強調,Skype-to-Skype 視頻會議使用端到端加密,包括屏幕共享、消息、視頻和文件傳輸。
3 月,谷歌宣布向受 COVID-19 大流行影響的客戶免費開放 Hangouts Meet 的高級遠程會議功能。4 月,谷歌將 Hangouts Meet 重新命名為 Google Meet,發布新的隱私功能。
思科在疫情期間推廣其 Webex 電話會議服務。Webex 的免費版本包括視頻會議、屏幕和文件共享以及用于協作的交互式白板。思科公司已經將參加會議的人數從 50 人增加到 100 人,會議時間從標準的 40 分鐘增加到無限長,并支持電話錄音。思科表示,所有 Webex 會議都是通過端到端的加密實現安全的,包括消息、文檔和白板內容。
巨頭在視頻會議市場的勢頭,影響了其他公司的布局。美運營商 Verizon 在上周宣布以 4 億美元收購視頻會議服務公司 BlueJeans Network。BlueJeans 是市場上領先的在線視頻會議平臺和遠程辦公協作工具之一。
反觀國內,阿里和騰訊也深受 Zoom 的影響。騰訊和阿里紛紛推出專門進行視頻會議的獨立產品——騰訊會議和阿里云會議。在海外云復工需求增長的背景之下,騰訊會議也抓住了進軍海外的機會。
整體來看,國內外視頻會議產品在服務滲透上相互影響。國內巨頭既面向國內企業用戶,又面向海外企業用戶。而 Facebook 作為全球社交平臺,其觸角未來也會遍及全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眼红”Zoom,扎克伯格直播带货,力推视频会议软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谷歌AI,怎么就在泰国“翻车”了呢?
- 下一篇: 吴文辉的宿命:刀剑与资本,自由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