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电联5G主设备集采:消灭所有“不确定性”
我差不多是在24日晚看到了招標公告結果。面對這個中標,以及這個中標入圍排名,我很難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詞語來表達我的感受,如果勉強有,那只能是“五味雜陳”。
首先,感到“五味雜陳”的是中標價格。
由于中標份額和具體中標站型模型尚未公布,因此不加權的話,單站價格小于16萬,且前三名的中標均價為:32,923,235,345.50
前三名公司對比該均價的的偏離度取絕對值分別是:
通信主設備的產業鏈很長,各設備商都有屬于自己的極其復雜的計算公式和報價體系。百億體量的報價,最終的均價偏離度在毫厘之間,是比較罕見的。當然,我并不認為這里存在著“盤外”的因素。在某些復雜大項目上,在潛在投標供應商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為避免各供應商可能存在的投標報價“失控”而影響整個采購進程,在招標文件內,采購方是可以向潛在供應商公開本次項目的采購預算的。凡是超過采購預算的報價均視為無效報價。如果采購方在提供預算前已經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并經過了多方的博弈,將預算設計得十分精確,那頭部供應商為了入圍并獲取份額最終只能舍棄自己的報價體系,貼著采購方的預算報價。因此,可以推測,電聯的招標預算,就是330億人民幣(不含稅)。
由此可見,盡管通訊設備商經過多年的劇烈搏殺,全球市場只剩下4-5家具有5G主設備供貨能力的公司,但在單一的規模市場內,運營商仍具有絕對的價格主導權。尤其在國內通信市場,運營商具有特定的市場地位,其劃定的價格生死線,幾乎是不可逾越的。
其次,感到“五味雜陳”的是“那家”公司的再次出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透析电联5G主设备集采:消灭所有“不确定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吴文辉团队"出走"之后 阅文面临哪些矛盾
- 下一篇: 光迅科技等入围中国电信光模块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