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十九颗小行星或来自系外 如何被"偷来"的呢
科技日報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劉霞)法國和巴西科學家在23日出版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文稱,他們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有19顆小行星在加入太陽系之前,圍繞另一顆恒星運行,這表明星際天體在太陽系中可能比我們想象得更為普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道,在此項新研究中,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天文學家法提·納穆尼和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的海倫娜·莫賴斯使用一臺超級計算機,對位于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半人馬天體的運動軌道進行了精確模擬,發現了這19顆小行星起源于其他恒星的證據。
這兩位科學家指出,在太陽系數十億年的漫長歷史中,經常會有“天外來客”闖入其中,其中某些星際天體僅是太陽系的“過客”,但有些星際天體會留下來并圍繞太陽運行,新發現的這19顆小行星就是后面這種情況。計算表明,只有45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這些天體不在太陽系,才能解釋它們當前的軌道和特性。
研究人員解釋說,太陽系中的天體在45億年前就與形成它們的塵埃和氣體盤在同一平面上繞太陽公轉,但這19個半人馬天體不是此盤的一部分。而且,模擬表明,在45億年前,這些半人馬天體不僅垂直行星運動的平面繞太陽公轉,而且距離導致太陽系小行星產生的圓盤很遠。這表明,這19顆小行星誕生時并不屬于太陽系。
那么,這19顆小行星是如何被太陽系“偷來”的呢?研究人員稱,在太陽誕生的星團中,太陽與另一顆恒星相距很近,彼此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引力作用,使恒星系統相互捕獲小行星。
另據美國太空網4月23日報道,莫賴斯說:“發現所有星際小行星是了解太陽系小行星和星際小行星物理和化學相似性和差異的重要一步,這些星際小行星將為我們提供有關太陽誕生星團、星際小行星捕獲如何發生,以及星際物質如何豐富太陽系并在其演化方面發揮何種作用的線索。”
此前,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發現并確認了兩顆星際天體:2017年10月“現身”然后離開的“1I/奧陌陌”和2019年8月底“現身”的“2I/鮑里索夫”。
《科技日報》總編輯圈點
幾年前,軌道獨特的“奧陌陌”進入天文學家視野,它被認為可能來自太陽系外。去年,另一位神秘訪客“鮑里索夫”又現身。這兩顆單獨拜訪太陽系的小天體已然令我們眼界大開。假如上文所述19顆小天體確認均為星際小天體,那可謂“組團”訪問,真讓人嘆為觀止。這種罕見的現象,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宇宙天體之間的奇妙互動,而且可能為天文學家研究星際物質演化提供重要線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太阳系十九颗小行星或来自系外 如何被"偷来"的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多年磨一剑,新基建提速,华为欲引爆充电桩
- 下一篇: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商汤达成合作 加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