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追赶台积电3nm Intel的CPU工艺终归还是老大
2019 年 Intel 超越三星,奪回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一哥地位,過去 27 年以來 Intel 在這個榜單上把持了 25 年之久。再下一步,Intel 還要在半導體技術上追上來,其 7nm 工藝晶體管密度就接近臺積電 3nm 工藝了,5nm 節點反超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在半導體工藝節點的命名上,臺積電、三星兩家從 16/14nm 節點就有點跑偏了,沒有嚴格按照 ITRS 協會的定義來走了,將節點命名變成了兒戲,Intel 在這點上倒是很老實,所以吃虧不少,實際上他們的 10nm 節點晶體管密度就有 1 億/mm2,比三星、臺積電的 7nm 還要高一點。
在 10nm 走上正軌之后,Intel 宣布他們的半導體工藝發展將回到 2 年一個周期的路線上來,2021 年就會量產 7nm 工藝,首發高性能的 Xe 架構 GPU,2022 年會擴展到更多的 CPU 等產品中。
臺積電上周正式公布了 3nm 工藝的細節,該工藝晶體管密度達到了 2.5 億/mm2,預計在 2021 年進入風險試產階段,2022 年下半年量產。
那 Intel 7nm 及以下工藝的水平如何呢?現在還沒公布官方細節,不過Intel 從 22nm 工藝到 14nm 是 2.4x 縮放,14nm 到 10nm 是 2.7x 縮放,都超過了摩爾定律的 2x 工藝縮放水平。
Intel CEO 司睿博之前提到過 7nm 工藝會會到正常縮放,那至少是 2x 到 2.4x 縮放,意味著 7nm 工藝的晶體管密度將達到 2 億/mm2 到 2.4 億/mm2 之間。
這樣看來,如果是 2.4 億/mm2 的水平,那 Intel 的 7nm 工藝就能達到臺積電 3nm 工藝的水平,保守一點 2 億/mm2 的話,那也非常接近了。
別忘了,7nm 之后 Intel 還會進入 5nm 節點,時間點會在 2023 年,按照 Intel 的水平,至少也是 2x 縮放,那晶體管密度至少會達到 4 億/mm2,遠遠超過臺積電的 3nm 工藝水平,臺積電的 2nm 工藝在 2023 年之前應該沒戲的。
目前的計算還是理論性的,但是只要 Intel 的工藝路線重回正軌,先進工藝上追回來并不讓人意外,臺積電、三星并不能小覷半導體一哥的技術實力。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7nm追赶台积电3nm Intel的CPU工艺终归还是老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上海宣布启动五五购物节!阿里巴巴:让利2
- 下一篇: 华为头戴式无线耳机首曝:搭载自研麒麟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