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筑基新基建 探索5G时代的数据中心形态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新基建”進行了解讀,明確了以“5G”、“人工智能”、“智能計算中心”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框架。
根據發改委的解讀,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包含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一直以來,通信網絡和數據中心都是一體規劃的,每代通信技術都有時代性的數據中心,GSM時代是電信IDC,3G、4G時代是云數據中心。那么5G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數據中心?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看來,“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是智慧時代的動力源。
智算中心,智慧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
王恩東表示,“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能夠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并通過網絡以云服務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的基礎設施。智算中心之于智慧社會,就像水利、交通之于農業社會,鐵公基、電網之于工業社會。
這次疫情充分顯示了現代ICT技術的巨大價值,世界各國的智慧轉型將會進一步加快,人類會更早邁入智慧時代。王恩東表示,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智慧計算改造升級了生產力三要素,最終驅動了人類社會的轉型升級。智慧計算將勞動者由人變成了人加上人工智能,勞動者可以呈現指數增長;智慧計算將數據變成了一種新的生產資料,從有形到無形,生生不息,越用越多;智慧計算將計算力驅動的信息化設備變成了生產工具,也是指數增長,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計算力在智慧時代的核心地位,決定了智慧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必然是計算力的生產中心。
計算是在發展的,從最初的數值計算逐漸演變為科學計算、關鍵計算和智慧計算。每種計算都有相應的算力中心去支撐。承載科學計算的算力中心是超算中心。承載當前企業應用、政府應用和個人應用的算力中心是數量眾多的各類數據中心。當前人工智能計算需求正呈指數級增長,未來在社會總計算需求中將占據80%以上,承載這種需求的就是AI算力中心,就是智算中心。
智算中心筑基新基建,須滿足三大要求
智算中心要成為新基建,必須滿足以下三個基本要求:開放標準、集約高效和普適普惠。
開放標準,要求智算中心從硬件到軟件、從芯片到架構、從建設模式到應用服務都應該是開放的、標準的。
集約高效,要求智算中心的建設要有超大規模,要采用領先的技術,保證自身的先進性。
普適普惠,則要求智算中心發揮基礎設施的社會價值,服務大眾。
開源開放讓構建智算中心成為可能
目前ICT產業開放的邊界已經越來越廣闊,這為智算中心的開放標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代表數據中心最高發展水平的頂級互聯網數據中心已經大規模部署了OCP、ODCC開放計算服務器,通信、金融、能源等關鍵領域的TOP企業也紛紛加入這些開源組織并在數據中心建設中加以實踐。
開放計算給這些用戶帶來了巨大的價值,浪潮一個客戶在某個大型數據中心使用開放計算技術后,節約電力30%,系統故障率降低90%,投資收益提高33%,并且運維效率提升3倍以上,交付速度可達到每天1萬臺。
基于融合架構體系,智算中心實現集約高效
融合架構代表著數據中心體系結構的未來發展方向。現在融合架構正處于3.0階段,也就是通過連接、池化和重構的技術,實現不同計算資源的協同能力,通過軟件定義實現業務自動感知和資源自動重構,使計算的性能和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硬件層面,通過硬件重構實現資源池化。例如CPU與GPU、FPGA、xPU等各種加速器將更加緊密結合,利用全互聯的新型超高速內外部互連技術,實現異構計算芯片的融合;與此同時,計算資源可以根據業務場景實現靈活調度;NVMe、SSD、HDD等異構存儲介質則通過高速互連形成存儲資源。
軟件層面,通過軟件定義,在可重構的硬件資源池基礎上,通過靈活的組織,將不同的資源池組成專業的服務器、存儲、網絡系統,并實現資源的高效管理和調度以及數據在池化資源的靈動流轉。當AI與軟件定義結合后,將賦予了軟件定義更高級的含義。從業務上,實現了基于業務特征感知的智能資源調度,讓合適的資源在合適的位置去執行合適的任務,就像一般人常說的讓合適的人去干合適的事一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智算中心筑基新基建 探索5G时代的数据中心形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卡箍管件生产厂家(卡箍管件)
- 下一篇: 一首日语歌撒有哪啦(一首在2019抖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