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5G是怎样登上珠峰的?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黨博文) 近日,在超過5000米的海拔上,在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中,三大運營商在珠峰開始了一場信號“攀登”的“賽事”。
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移動正式啟動的“5G上珠峰”專項行動,截至4月19日15時30分,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已完成5300米珠峰大本營、5800米過渡營地的3個5G基站開通工作,通過SA+NSA組網的形式建設5個5G基站,預計4月25日前完成6500米前進營地2個5G基站以及所有點位的建設開通,屆時,中國移動5G信號將覆蓋到珠峰峰頂。
中國電信于4月13日在珠穆朗瑪峰珠峰大本營1號營地(海拔5145.3m)也正式建成5G基站,開通5G網絡,現場測試上行、下行速率分別達到700Mbps、223Mbps。5G基站的開通為現場視頻畫面的回傳提供了網絡基礎。
4月14日18點30分,中國電信完成了5G看珠峰的3臺攝像機的安裝調試工作。中國電信網絡建設人員將2路高清攝像頭架設在海拔5300米的一號營地分別拍攝珠穆朗瑪峰,珠峰大本營畫面VR攝像頭部署在海拔5000米的絨布寺附近。3個點位的高清視頻全部基于中國電信在海拔5300米建設的5G網絡完成信號回傳。
4月以來,結合珠峰現網情況,中國聯通啟動了珠峰4G、5G建設。4月20日,中國聯通也已實現珠峰觀景臺和珠峰大本營一號營地的5G全覆蓋。
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度,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除去高寒、高海拔等自然環境挑戰之外,高原反應、嚴重缺氧也讓日常的物資運送和基站安裝調測變得異常困難,同時,對產品的性能以及穩定可靠性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為了解決這些困難,本次建設使用的是華為的5G極簡站點(5G AAU),集成度高,體積小重量輕,易搬運易安裝,在珠峰建站“牛拉肩抗”的條件下,有效降低了珠峰部署5G的難度。同時,華為的5G設備能夠適應珠峰的低溫,低壓的極端環境,保障長時間穩定運行。
并且,為了全力完成5G覆蓋任務,華為迅速組織各產品線專家15人對珠峰5G方案設計和可行性研究展開攻堅。僅3天時間,就輸出最終珠峰建設方案、保障方案以及演示方案,即分別在海拔5300m(大本營)、5800m(過渡營)、6500m(前進營)完成5G網絡建設,從而實現珠峰峰頂的網絡覆蓋,同時針對大本營和前進營工作區的互聯專線和休息區的類家庭網絡需求,首次實施F5G千兆光纖網絡建設,保障了整個珠峰雙千兆網絡的高品質覆蓋。
為了應對在低溫低氧極端環境下開展安裝、調測等交付工作挑戰,華為緊急協調在西藏自治區業務能力最強的技術交付和網絡保障團隊20余人前往海拔5300m以上區域7*24小時值守,全力保障珠峰區域5G網絡建設和開通,確保網絡性能最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破壞珠峰核心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此次建網是通過肩挑牛馱轉運8噸網絡建設設備和生活保障物資,在建設方案設計時采取對自然環境破壞最小的鎧裝光纜布放的方式進行建設,確保在核心區域內不開挖、不破壞;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統一設立生活區,對生活和施工垃圾進行統一集中處理。為切實保障實現光纜布放至6500米前進營處的目標,提前對施工建設人員進行登山訓練,并簽訂責任書,確保該項工作順利安全實施。
同步使用華為設備建成開通3個4G基站和5座5G基站,12名網絡維護優化人員堅守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區域7*24小時值守,保障珠峰區域網絡暢通、性能良好。
4月20日,已有超過600萬網友加入了“云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項目,通過5G+云網技術見證“中國高度”。這是繼今年2月億萬“云監工”通過5G+云網技術見證了令國人驕傲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中國速度”建設后,又一個引發網絡熱度的實時在線慢直播項目。
毋庸置疑,5G網絡登上珠峰,將為珠穆朗瑪峰觀光、登山和科考人員提供更好的網絡服務,為珠峰旅游發展提供科學的信息化支撐,同時也通過西藏獨特的人文景觀向世界全面展現了中國5G行業應用的智慧未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背后:5G是怎样登上珠峰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电信曝光红米10X 4G版 确认MTK处
- 下一篇: 云雾缭绕是什么意思解释(云雾缭绕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