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境的“修身”戒色
三年前我對欲望束手無策,三年后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所以成功戒淫兩年后我不顧大家的厭煩重新回眸,再次總結(jié)自己戒淫的得與失,希望警醒后人,給大家提供一條可借鑒的路。如果有什么錯謬還望大家不吝賜教。本文將分8個章節(jié)論述如何終身戒淫及戒淫和修身的關(guān)系。鑒于內(nèi)容繁多,所以每個部分的內(nèi)容不會太長。若有疑問,可聯(lián)系末學(527562119)。
1.戒淫的的三個階段
先談末學在戒淫前后所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分述如下:
1.1淫念纏身
何謂淫念纏身?身心清凈的人可能無此體會。有邪淫習氣之人,正氣不足,身體虛弱。虛則亢,亦即生理欲望重。頭腦亦為骯臟的邪念所覆。由此身心不安,身心互相影響。見色而心動,心動而精走。正所謂心有所動,腎必應之。在此情況下偶有淫念或偶見色相便會失守破戒。生理偶有欲望,心神便不寧,邪思盛而不能制。
1.2于清凈處無邪念
入戒色之門頗多。有人幡然悔悟;有人因切膚之痛而改;有人至死不悟。有人改了之后便永不再犯;有人經(jīng)反復學習才逐漸控制得住習氣;有人想戒卻無從下手。末學不才,屬于第二種人。什么是切膚之痛?多年奮斗無善果;無善果而身似有惡疾;精神苦悶無人可教導。因緣際會,先后接觸傳統(tǒng)文化和佛法,遂逐漸入戒色之門。一路走來,頗為艱辛。難在精神重度污染和外界強大誘惑。所以初期戒淫以控制意淫和遠離染境為主軸。控制意淫當用不凈觀和念佛法門(詳見《斷淫新生之路》)。遠離染境首先遠離網(wǎng)絡(luò),其次遠離動人邪思的人和場景。末學雖在戒淫關(guān)鍵期,也不免接觸染境,怎么辦?寧死也不可破戒。發(fā)此真心改過戒淫方能守得住,然后再輔以不凈觀加念佛來控制意淫,保證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擾。此一段是難過的時候,蓋因身體正氣未足,故極易受外界的干擾,如能守得住,則正氣增加,漸漸具備對抗的能力,方能安穩(wěn)度過戒淫的初期。
隨著戒淫時日延長,約1年半(時間因人及努力程度而不同),末學在外界環(huán)境無干擾的情況下,心中雖有雜念但無邪淫的念頭。到此知末學進入到戒淫的第二階段。根據(jù)末學經(jīng)驗,在此階段仍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提起觀照,不容邪念生起。到此如無外緣強行干擾或不失去覺察之心則無破戒之風險。
1.3于染境無邪念
為什么會遇到染境?一是不由自主;二是精神空虛,自我墮落。末學戒淫不長,在染境中,若接觸時間不長尚且能保住正念不失,若時間一長難免起邪思動淫念。主要有兩點原因:身體已非純陽之體;定力不夠。此外個人在精神空虛中自制力下降,警惕性不夠,自發(fā)接觸染境,如看電影,聽歌,閱讀笑話。君不見電影,歌聲和笑話里有多少垃圾內(nèi)容,勾人邪思,破人正念,引人犯罪。故應遠離之。
于染境無邪念,末學未到此境界,一般人亦很難到達。非大修行人都難到此境界,因此我等凡夫應當謹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戒條。
2.戒淫就是修身的過程
末學不戒淫不知道,戒淫后方領(lǐng)悟到自己在德行上是多么的欠缺。以此觀察所有犯邪淫的人在德行上確實有提升的空間。因此感覺到戒淫就是重新修身的過程。戒淫而修身,修身而戒淫。戒淫修身不能分開而言。不戒淫怎能修身?不修身怎能戒淫?故知戒淫修身是一不是二,戒淫修身應該齊頭并進,螺旋上升。早前有文章論述“戒淫與孝親的深層關(guān)系”:不戒淫怎能孝親?身有傷,遺親憂,德有傷,遺親羞。孝親就是真正的戒淫。孝乃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靠孝親開發(fā)我們的性德,培養(yǎng)我們的真誠心,恭敬心,愛護眾生的心;靠孝親學會感恩,心中常懷感恩,內(nèi)心充實,遠離邪淫之事;靠孝親增長我們的福慧,常遇善緣,有能力辨別善惡,自能處誘惑而心不動。綜上孝親之于戒淫關(guān)系重大。孝親乃修身之關(guān)鍵,從孝親出發(fā),不斷培植德行,擴大心量,斷除惡習,自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3.反省及對治習氣
邪淫之人不僅意惡極重,而且身上云集多種過惡,故常需反省,常常改過。末學親身感覺到自己除有貪色貪邪淫的念頭外,還有嫉妒,嗔恨,吝嗇,不孝父母,愛煩人,懶散等多種不良的習氣。故于下文以貪嗔癡為目總結(jié)之。
3.1貪
財色名利,世人愛之。舉其大者,唯財色兩端。末學反省自己不貪財,所以貪色的習氣最嚴重。正是這種貪色貪欲的習氣誘使我誤入歧途,再回首年華已逝,福報盡銷,夢想成空。又有因貪色斃命坐牢者,因貪色而身犯惡疾者,因貪色而眾離親叛者,因貪色而亡國者…..如此不一而足。蓋因色欲禍患如此大,古圣先賢常告誡,不厭其煩地告誡:萬惡淫為首。并極陳色欲之果報及色相之本質(zhì),以期吾人能破色魔之障,速速回頭,早登覺路,不然后悔晚矣。吾輩實應思先賢之良苦用心,盡全力對治貪色貪欲的習氣。如何對治?初期不凈觀、智慧觀,深刻洞察色相和貪欲的本質(zhì);次之慈悲觀,視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女,以慈悲心視一切眾生,不令邪淫生起。
3.2嗔
常對父母發(fā)脾氣,遇事不順發(fā)脾氣。愛愁眉苦臉,因此不能和父母朋友融洽的相處,不能提升自己的德行。細想下來主要還是自己的問題,太隨順自己的想法,不能恒順眾生,不能舍身處地的為眾生著想。如何對治?從擴大自己的心量開始,包容別人,感別人的恩,改自己的過。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克服自己的傲慢心,增加自己的善心,笑臉迎人,布施歡樂,以眾生心為心,念念提升自己的德行。
3.3癡
癡就是沒有智慧。如何是沒智慧的表現(xiàn)?懷疑圣賢的教誨。大德告訴我們縱欲為害甚重,我們不信就是愚癡。磚家告訴我們適度有利健康,我們盲從就是愚癡。不相信因果乃至不畏因果都是愚癡的表現(xiàn)。縱欲是傷身敗德的根源,事實就是這樣,不待你不信。若你不信,癥狀如各種腎病及相關(guān)的疾病會告訴你這是鐵的事實,由不得你不信。晚信不如早信,早信就免愚癡,早信就會及早回頭,早信就遠離磨難。信者得救,不論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4.修身戒淫
4.1看破放下
四書之一《大學》談修身的綱領(lǐng),首在格物。格物意即革除心中的物欲,以恢復自性本有的明德。貪欲重者愈往下墮落。貪欲重者,本有的明德透不出來,被厚重的習氣所縛。譬如貪邪淫者怎知心地清凈的快樂,貪財者怎知自性蘊含的無窮寶藏。心中沒有貪著,則外界的誘惑對我們失去作用。如此可減少很多挫折和煩惱。不貪色,則無色誘之禍;不貪財,則無偷盜之行為;不貪吃,則無殺生之罪過。貪欲少一分,我們自性的光透一分,自性的快樂就多一分。這種快樂不是外在的刺激所能比擬的。外界的刺激都有后遺癥。唯獨自性的快樂才是真實的,永恒的。貪欲的大小也直接決定了我們做人境界的高低。嗜欲深者天機淺。貪色貪欲的人就不用提了,執(zhí)迷不悟只能自我沉淪。因此不論修身還要戒淫都要從格物入手,淡化自己的貪心。淡化貪欲重在看破放下。如何看破?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看破是真智慧,放下是真精進。放下執(zhí)著,分別,起心動念,恢復我們的清凈心,平等心和覺心。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能生萬法。紅塵誘惑,應當真正看破放下!
4.2念起即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即覺悟。“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xiàn)。欲令真知顯現(xiàn)。當于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于心。”(印光大師語)要像古人說的那樣,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貪念,嗔念,嫉妒念等剛一起來了立即警覺,馬上轉(zhuǎn)化去除,不令其壯大。念起即覺是戒色的必修課。惡行起于惡念,造成惡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要想不受惡果,必須對治一切惡念。不給惡念生起的機會,惡念自然淡去。于平日生活中要勤加練習,做自己念頭的主人,不隨境界而轉(zhuǎn),不生邪念,坦蕩做人。
4.3真誠無妄
曾國藩給真誠下的定義是一念之不生。凈空老法師說真誠是菩提心的體。真誠太重要了。不誠無物。沒有真誠心是無法承擔使命的。真誠就是老實聽話真干,從修身來講我們要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好色貪欲,承認自己錯了。然后我們要真誠地懺悔改過,落實傳統(tǒng)文化教誨,去掉妄念,去掉虛偽,踏踏實實地提升自己的德行。
4.4保持正念
如何是正念?毫無自私自利。由此知貪圖財色名利的念頭都不是正的,都應當用上述所說之法一一去除。一般人總不能無念。所以我們應當學會維持腦海中的正念,不給邪念任何生起的機會。一心為善是正念,一句彌陀名號是正念,一心學習傳統(tǒng)文化是正念,一心專注做事是正念……常常保持我們的正念,長時熏修善法,定力增強了,邪念不見了,智慧增加了,我們的功夫就見長,否則始終就在跟邪念斗!
5.了因果化苦為樂
因果是宇宙的規(guī)律,是自然運行的法則。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不知因果無以修身。大聲希音,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透過世事的變遷我們能切實地體悟到因果的存在。打開歷史課本總能發(fā)現(xiàn)驚人的相似,末代皇帝如何丟掉國家的?為何忠孝能傳家?為何富不過三代?為何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后半世造殃的?當你在哀嘆命運時可曾想到因果,可曾想到自作自受。一切都是如是因如是果。
且看印光大師關(guān)于因果律的精妙論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善事其親者,其子必孝。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如屋檐水,后必繼前。由是觀之,孝親敬兄,愛人利物,皆為自己后來福基。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皆為自己后來禍本。人雖至愚,斷無幸災樂禍,趨兇避吉者。而究其所行,適得其反何也。以其未遇明理之人,為彼詳細發(fā)揮因果報應之事理故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匹夫何能令天下治乎。使天下之人,同皆知因識果,則貪瞋癡心不至熾盛。殺盜淫業(yè),不敢妄作。愛人利物,樂天知命,心地既已正大光明,則前程所至,無往不是光明之域。”
因果真實不虛。相信因果的人不敢造惡事,因而避免受惡果。謂無有因果者無所忌憚,造下種種業(yè),待因緣成熟自受無量苦果。當下社會的亂象與不信因果大有關(guān)系。若深信因果,則人人自當檢點言行,不敢為惡,種種亂象自消。否則期望天下太平,人心淳化著實太難。
通達因果的人才能真正改造自己的命運。譬如了知邪淫的果報后則不敢動邪淫的念頭,看到美女還能動心嗎?不起邪淫的念頭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否則你的意業(yè)仍在造。不明此理還說因果不靈呢?動惡念即感苦果,因此我們要于閑忙之中照顧自己的念頭,閑邪存誠,晝夜思維善法,念念增上,念念之中改變自己的命運。
6.言行身教能齊家
一般人都要成家立業(yè)。圣人也期許家庭中的男女能和睦相處,于家于社會都大有裨益。修身戒淫才能夫妻白頭偕老。末學不才,只想把自己所聽到的想到的匯集于下。
6.1物以類聚
要想擁有美滿家庭,對象的選擇是頭等重要的事情。而對象的選擇則與自己的所作所為密不可分。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對象其實是自己的心行所感召而來的。心行不善的人怎么能感心地善良的人?這不相應。感應是件奇妙的事情。善的感善的,惡的感惡。夫妻相遇也是因果的體現(xiàn)。心地貞潔者多能遇到賢良之人。所以還在邪淫的未婚男女注意了,如不戒淫注定感召不到好的伴侶。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男的邪淫,女的出軌,反之亦然。不光如此,邪淫之人身上沒有正氣,所生的孩子也不好,所以邪淫導致厄運連連。要想未來家庭幸福要戒淫啊
!除此更要修身,諸善莫作,眾善奉行,成為善男子,善女子,未來家庭必定幸福!6.2常思己過
夫妻相處難免遇到磕磕絆絆的事情。夫妻之間的很多想法不盡相同。如何齊家是門大學問。《大學》講的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不修而能齊家者無有是處。如何是修身?失諸正鵠,反求誅己。要效法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要學王鳳儀老善人領(lǐng)妻不管妻,找別人的好處,認自己的不是。常如是自然能化干戈為玉帛,自然夫妻好和,如鼓琴瑟。
6.3模范夫妻
夫妻相伴一生說難也易,關(guān)鍵是要領(lǐng)會夫妻道。古話說夫義婦順,說的是男方要有情有義,女方要柔和賢良。對上要孝敬雙方父母,對下要教導有方,這樣才能建立穩(wěn)固的家庭。夫妻生活要依據(jù)科學健康的原則。縱欲是千萬要避免的。節(jié)欲是提倡的。寡欲更好。現(xiàn)代男女跟過去不一樣,不知道縱欲的厲害,婚前不可不讀《壽康寶鑒》和《欲海回狂》等書。除此夫妻雙方在道德學問上要相互提升,體悟自性的快樂,不斷看淡生理欲望。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可靠學習傳統(tǒng)文化解決遇到的問題。婚前不可想婚后的事。婚后遇到問題依靠智慧自動解決。解決問題要靠教學,言行身教,共同學習,以行動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最后夫妻雙方可學習佛門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不斷增加夫妻之間的感情,以做天下夫妻的模范。
7.將此深心奉塵剎
戒淫要修身,修身無止境,如此再戒淫則易如反掌。修身戒淫沒有極限。如果非要加個目標,可以用儒佛兩家的話來說。儒家里《大學》說:大學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親民,在于止于至善。所以修身戒淫要止于至善。佛家里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報佛恩。不為眾生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與佛菩薩圣賢的恢宏誓愿相比,我們普通人的愿力太過渺小。幸運的是佛菩薩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而我們因戒淫修身恰好踏上了這條路。起點是誠敬心。蓋因誠敬心是性德的核心,是打開自性寶藏的鑰匙,是入道之門。《曲禮》曰:毋不敬。《玫瑰經(jīng)》曰:要學圣母瑪麗亞的謙卑。《普賢菩薩十大愿王》曰:禮敬諸佛。印光大師曰: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現(xiàn)代如何修取誠敬心,也許在父母和師長那里我們才能真正生起感恩的心,生起誠敬的心,要把此真誠的愛心不斷深化,并擴大到一切眾生,包括蚊蟲螞蟻,飛禽走獸。再以此深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豈不快哉!
8.后記
一晃三年過去了。雖然很長卻也很短。曾為時間的延長而沾沾自喜,竟不知歸零的智慧。若再次破戒則兩年怎算長?若當下清凈,則此刻即是永久。所以還是忘掉過去的好。如履薄冰,如履深淵。“十室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吾常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學也。”末學在戒色這條路上也學習了三年,總結(jié)了三年。戒色之道無他,真理早已存在于成功人士的經(jīng)驗教訓里。原想收集些資料幫助別人,后來才發(fā)現(xiàn),真正得救的是自己。因為自己雖學了,沒落實,境界不夠,只有依靠反復熏習,才能順利通過各種考驗。戒淫最后終歸至修身,后來者當如是。我們能成功,你們也必將成功!
附成功戒色前輩:
漢軍威武兄,博雅兄,寡欲兄,日日知非兄,飛翔兄,風景獨好兄和華山思過涯兄等;這里末學要向各位前輩道一聲真誠的感謝,正是你們的鼓勵和教導給我們提供前進的不竭動力。遇到你們是我人生的大幸!感謝你們!
附與戒淫修身相關(guān)的書目和文章:
《壽康寶鑒》;《欲海回狂》;《戒為良藥》;《彭鑫博士中醫(yī)文集》;《日日知非文集》;《念佛伏淫法》;《寡版戒色精華文章全集》;《徹底斷除性欲之我見》;《正心誠意戒淫》;《戒淫修身四條綱目》;
《弟子規(guī)》及蔡禮旭老師講學系列;《三字經(jīng)》;《了凡四訓》;《俞凈意公遇灶神記》;《諸葛亮誡子書》;《感應篇》;《論語》;《大學》;《中庸》;《孝經(jīng)》;《群書治要》;《王鳳儀篤行錄》;《胡小林:學習傳統(tǒng)文化,改造自身命運》;
《無量壽經(jīng)》;《普賢菩薩行愿品》;《地藏經(jīng)》;《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印光大師文抄菁華錄》;《凈空法師法語菁華錄》;
附戒淫短詩一首
色相君莫貪,畫皮藏殺機,膨脹爛壞相,當下即清涼。
淫念不可有,動念感苦果,度日如年月,身心倍摧殘。
了知邪淫苦,矢志戒邪淫,深發(fā)慚愧心,勇猛改過惡。
安住圣賢道,不羨外塵境,善法久熏習,清凈身口意。
念起即覺之,勤轉(zhuǎn)不懈怠,守身當如玉,寧死不犯戒。
人命呼吸間,無常瞬間至,此生當奮發(fā),精進勿放逸。
效法昔圣賢,生起大悲心,念念住正道,留芳天地間。
附末學的幾篇心得體會:
走出“情、色、欲”的人生三大陷阱;
警惕先進媒體對青少年群體的影響;
戒淫斷淫之三種境界及根本療法;
斷邪淫的利器——念佛戒淫的原理、科學方法和精進之道;
斷邪淫的利器——戒“意淫、手淫”二十字實操指南;
以科學之道打破邪淫破戒的怪圈;
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真義;
對父母的感恩和懺悔;
親身品嘗的邪淫之種種惡果;
我是怎么走上戒淫之路的;
凈心改過群主戒淫一年以來的主要心得體會;
附末學在空余時間依靠收集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而編輯的兩套資料:
《斷淫新生之路》更新至第三版
《48位階段性成功戒淫者的心得體會》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无止境的“修身”戒色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揭开人的运气的巨大秘密
- 下一篇: 把所有的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而不关心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