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从马云身上赚到的钱,正在用实力亏回来
作者/賈沛霖
來源:貝克街探案官(ID:bkjtag)
日本,東京,孫正義。
上次孫正義出現在新聞頭條,還是在推特上由于聲稱要免費提供 100 萬份核酸檢測盒而被日本網友罵到取消這個決定。
這一次孫正義終于用軟銀,上了新聞。只是這個新聞,太過負面。
2020 年 4 月 13 號,軟銀公布了全年業績預估。軟銀自身預估全年虧損將達到 1.35 萬億日元(約合 875 億元人民幣)。
但是此前市場預期對軟銀十分看好:預估全年盈利將達到 302 億元人民幣。
然而軟銀給了市場一記響亮的耳光。
軟銀業績出現如此之大的暴雷,源于孫正義在 2016 年極力推進的愿景基金去年出現了巨額虧損。據悉,愿景基金上一財年的凈虧損,達到了驚人的 1.8 萬億日元。
除了巨額虧損,軟銀去年一年的銷售凈額也下滑 36%,僅為 6.15 萬億日元。由于其美國子公司 Sprint 與T-Mobile 合并,并被移出資產負債表,導致最終軟銀銷售也出現大幅縮水。
被譽為“投資教父”的孫正義,由于投資阿里巴巴獲得巨幅盈利而廣為人知。但是近年在投資上的“糟糕”表現,讓人不禁懷疑:
孫正義,在投資上究竟是獨居眼光,還是毫無建樹?
孫正義的失敗哲學
縱觀孫正義從 20 年前到今天的投資哲學,可以看出,孫正義的投資,堪稱“亂棍下去,打到誰就是誰”。
在投資雅虎成立雅虎日本時,孫正義投資了諸多項目,但無一成事。在給馬云 2000 萬美元投資前,孫正義更是在互聯網領域內手筆頻頻,但是最終為他帶來收益的,也只有馬云。
轉眼 20 年過去,孫正義的投資依舊如此。
在愿景基金的支持下,孫老板大肆散錢。重中之重,就是 WeWork。
不知 WeWork 管理層在融資時對孫正義是如何談判的,但是孫正義明顯對 WeWork 信心有加,即使是在 WeWork 沖擊 IPO 失敗后。
2017 年,孫正義秘密造訪 WeWork,不到 15 分鐘的參觀后,孫正義拋給了 WeWork 的 CEO 諾依曼一份投資計劃,金額上寫著:44 億美元。
接下來的兩年中,軟銀和愿景基金多次投資 WeWork,前后投資近百億美元。同時,軟銀借助投資,也收購了 WeWork 多達三分之一的股份。
圖注:左一為孫正義,右一為諾依曼
但是 CEO 諾依曼的不善管理,WeWork 模式被華爾街看淡,在 WeWork 提出首次 IPO 想法后,其估值由軟銀的 470 億美元光速掉到了不足 150 億美元。
其后的故事眾人皆知:孫正義已經撤回了對 WeWork 的 30 億美元再次收購股份計劃。軟銀因為 WeWork 市值狂跌,虧損 3740 億日元。
不止 WeWork,優步也是孫正義“看走眼”的時候。
軟銀對于優步可謂是“保駕護航”,優步能有如此大的精力和毅力持續不斷地開拓新市場,甚至布局未來空中出行,軟銀的投資功不可沒。
軟銀前后向優步投資逾百億美元,和 WeWork 一起是孫正義眼中最為看重的“炸子雞”。
但是自從 2019 年 5 月優步 IPO 后,優步的市值和股價就在不斷下跌,跌掉了孫正義的“眼鏡”。
優步在 IPO 首日,股價就下挫5%。而如今優步的股價僅為 27.99 美元,較 45 美元的上市價相差甚遠。
孫正義期待的優步股票大漲特漲,沒有發生。
到目前為止,軟銀所持有的優步股票,已經虧損了足足 33 億美元。
此外,孫正義看上的 OYO,意圖在共享酒店住宿業大展宏圖。但是,OYO 由于沒有平衡好擴張和盈利關系,已經讓軟銀頗為頭疼。2019 年,OYO 虧損擴大了 6 倍,但是營收僅增長 4 倍。
不僅大公司頻繁暴雷,小公司更是雷聲不斷。
作為“美版拼多多”,Brandless 自從 2017 年上線后就作為 DTC 電商平臺亮相。“去品牌”、“低價格”、“走直銷”等特點,讓 Brandless 在一眾電商網站中脫穎而出,入了孫正義的法眼。
孫正義看著一桌子的 3 美元 Brandless 產品,拍板決定投資。一下手,就是 2.4 億美元。
Brandless 的想法很好,但是自產自銷的模式讓產品質量成了試金石。孫正義期待它成為美版拼多多的愿景沒有持續多久,就“打了水漂”。
由于產品質量無法持續保證,Brandless 僅一年時間客戶流失就高達 30%。隨后 2019 年 3 月,創始人離職,留下 Brandless 一地雞毛。
Brandless 成為第一家愿景基金投資后倒閉的公司,孫正義投資的 2.4 億美元打了水漂。
而孫正義另一筆“腦熱”的投資,給了 Oneweb。
Oneweb 在爭取孫正義投資時,畫了個大餅:可以為世界各地提供高速網絡接入。孫正義一聽,和自己創立愿景基金的目的不謀而合。一張手,就是 10 億美元。
結果 2017 到 2018 年,Oneweb 一顆衛星也沒有發射。2018 年虧損達到 2.1 億美元,裁員 531 人。
由于和競爭對手成本和技術差距過大,今年 3 月,Oneweb 宣布破產。
除此之外,孫正義投資的初創建筑公司 Katerra 在拿到軟銀的 8.65 億美元投資后,每況愈下。在 2019 年底,多個項目成本超過預期,不得已裁員 100 多人。
而另一家此前獲得軟銀 5 億美元投資的汽車租賃公司 Fair 受困于增長乏力,裁員已近 40%。Slack 在被微軟盯上后,如今的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
一期不夠,二期來湊
用一個詞來形容孫正義的愿景基金,就是“大手筆”。
2016 年,孫正義用神話般的和沙特公共投資基金 PIF 總裁談話 45 分鐘,拉來了 450 億美元的投資。2017 年,愿景基金正式成立,軟銀自己出資 331 億美元,總額規模達到 1000 億美元。
而此前 2016 年,美國 200 多支基金全年的風投總額,僅僅 539 億美元。
孫正義的大手筆可見一斑。
圖注:愿景基金投資的部分公司
拿到了錢,孫正義就開始大刀闊斧的實現他眼中的“未來夢想”。愿景基金的投資目標,也基本上在互聯網初創企業中。
成立一年后,愿景基金交出了成績單,高達 29% 的回報率讓華爾街和世界資本刮目相看。在軟銀的財報中,愿景基金在 2017 年第四財季,貢獻了 650 億日元的利潤。
而 2018 年,愿景基金也表現十分搶眼。當年愿景基金營業利潤達到 2399 億日元,占到軟銀集團總利潤的 3 成。
“利潤增長主要來自于基金投資回報,”孫正義說道。
然而孫正義的得意僅僅持續了兩年。
4 月 13 號出爐的 2019 年財報,彰顯愿景基金受到多支主要投資項目的拖累,巨虧 1.8 萬億日元。
而 1000 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已經被花掉了足足 700 億美元。以這個速度繼續下去,原計劃投資 5 年的愿景基金將在今年內消耗殆盡。
廣撒網,“all in”,都是孫正義投資的慣用手段。成立的頭兩年,這樣的手段為孫正義帶來了頗豐的利潤回報。然而在重點項目上的走眼,讓孫正義如今蒙受著巨大的財務壓力。
為了能夠減輕今年的軟銀財務壓力,此前軟銀已經公布了一項高達 410 億美元的資產出售計劃,其中甚至包括孫正義多年持有的至多 150 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除了出售資產回籠資金,孫正義也在繼續推動愿景基金二期計劃。而二期的目標,更是高達 1080 億美元。
但是現在孫正義的滑鐵盧表現,讓各家投資商都重新拿回了錢包。此前,甚至有消息稱二期計劃將縮水到 500 億美元。
遲遲未能得到第三方投資商的資金,加之軟銀如今“自身難保”,孫正義已經叫停了愿景基金二期計劃。
孫正義的投資帝國,還能撐多久?
阿里巴巴一戰封神
讓孫正義冠以“投資大師”稱號的,當屬 20 年前投資阿里巴巴 2000 萬美元的故事。
孫正義用 2000 萬美元,換來了日后超過 3000 倍的回報。一戰封神。
但是阿里巴巴的成功,能夠說明孫正義在投資上獨居眼光嗎?
孫正義在 2000 年前就開始試水投資,那時他的巔峰之作是投資雅虎。1 億美元的投資,最后換來了 200 億美元的回報。
這一戰讓孫正義在投資領域開始大展身手。日后馬云找到孫正義時,他頗為賞識馬云,前后一共投資超過 1 億美元。
最終阿里巴巴上市,孫正義成為業界的投資神手。
但是,孫正義的投資戰略,一直頗受詬病。
“孫正義這個人,要么不投,投就問你擴大十倍投資會怎么樣。”
在持有高達 1000 億美元的愿景基金后,孫正義的投資理念被放大到最大程度。以往千萬美元的廣撒網戰略,如今被替換成了高額投資。
孫正義此前十數年間的廣撒網戰略,只要 100 個投資項目中有一個能夠盈利,就能夠大幅覆蓋其他項目的虧損,從而實現投資回報。
然而如今軟銀在優步、WeWork 上皆投資超過百億美元,造成財務壓力巨大,是孫正義投資策略的痛點。
在愿景基金成立前,就有投資專家質疑孫正義,“他的能力能否掌控如此龐大規模的基金?”
孫正義的投資哲學,就是在等下一個馬云出現,下一個阿里巴巴的出現。
2020 年 3 月,他在紐約皇宮酒店舉辦了一場路演。會上他說道:“今年和明年將是愿景基金獲得回報的最好年景”。他自己也在不斷地反思:“我的投資策略是有問題的。”
愿景基金能否早就出第二個阿里巴巴,就看孫正義的未來眼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孙正义从马云身上赚到的钱,正在用实力亏回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性价比高适合女生用的手机,适合女生的高性
- 下一篇: 三星手机爆炸事件对其市场的影响,三星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