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岁视频主播年赚1.8亿,但儿童网红相关的争议从未停息
廣告學中有一個 3B 原則,由廣告大師奧格威提出。在他看來,Beauty(美人)、Beast(萌寵)、Baby(萌娃)三元素符合人類關注自身生命的天性,最容易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力。
講到后兩者,那不得不說可愛就是生產力。
從尤達寶寶到皮卡丘,從假笑男孩 Gavin 到你的表情包宋民國。人們天生就喜歡這些可愛的、天真的人物和 IP。這種喜愛也讓「最賺錢的視頻 up 主稱號」被一個只有 9 歲的男孩摘走。
▲ 2019 年大火的尤達寶寶
世界上最賺錢的 YouTuber 今年 9 歲
每一年,福布斯都要做一個 YouTuber 收入排行榜,告訴你過去一年最火的視頻 up 主賺了多少錢。大部分人估計都會猜最賺錢的游戲的 YouTuber 是游戲領域主播,但事實卻出乎意料。
游戲視頻類的 YouTuber 確實有五人登上了前十榜單,但他們分列六到十名,和最賺錢的稱號無關。在他們前面的有美食、美妝、運動領域的當紅炸子雞,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分列一三位的兩個 YouTuber。
原因無他,這兩個人年紀加起來都沒有榜單上任意一個人大。但他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一個賺了 2500 萬美元(1.8 億人民幣),一個賺了 1800 萬美元(1.26 億人民幣)。作為 8 歲和 5 歲的孩子,這兩個小朋友可以說是風頭無兩,白手起家的典范。
連續兩年蟬聯最賺錢的 YouTuber 的 Ryan Kaji 其實是個經驗豐富的網紅了。他 3 歲的時候就開始在 YouTube 發布玩具開箱視頻,經過五年多的發展和沉淀才迎來了今天包含兒歌、動畫、綜藝、多品類衍生品的「Ryan 帝國」。
擁有更豐富的變現手段,這才是 Ryan 登上收入榜榜首的秘訣。在收入榜前十中,Ryan 的粉絲數只能排第七。但粉絲數不等于賺錢能力。前十榜單中的游戲博主 Pew DiePie 粉絲 1.1 億,但作為 YouTube 流量擔當,他也只能在收入榜排在第七。
不只靠流量廣告賺錢,Ryan 的變現手段非常豐富。他有自己的品牌商店 Ryan’s World。商店售賣玩具、生活用品、書籍等商品產生的利潤,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在 2019 年,商店營收了 1.9 億美元。更別提他還有自己的付費節目,每期都有 50-60 萬的觀眾。
今天的 Ryan 已經不是那個最初做玩具評測的小男孩了,他是動畫片的主角,綜藝的明星,還有屬于自己的游戲。
今天的 Ryan 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知名 IP。
而排在第三的 Nastasia 年紀則更小,今年只有五歲。在去年和父親在動物園的互動視頻獲得了 7 億多的播放量后,她也擁有了強大的商業變現能力。樂高就是她的贊助商之一,她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玩具品牌和游戲應用,接下來,她也會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甚至會自己出書。
兒童網紅受歡迎,吸金能力強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在中國超受歡迎的「假笑男孩」開通微博的第一天就能有 100 萬粉絲,之后每條微博廣告也都有不少的曝光。
而印著他臉的衣服、手機殼、杯子可以在電商網站上買到。
他還和騰訊簽了合同,將會入駐他們的短視頻應用 Yoo。
就算不說外國小朋友,只說中國成名的小孩子也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比如前些年在《爸爸去哪兒》出現的素人小女孩阿拉蕾就迅速地獲得了關注,之后拍戲、拍廣告掙得可能比你還多。
而抖音等短視頻 app 也不有不少因可愛走紅的兒童網紅。
在走紅之后,孩子拍的視頻帶一些知名品牌元素很常見,帶一點知名商品的視頻就變得很常見。XX 同款蠟筆、XX 同款羽絨服也稱為商家營銷的對象。不管是在微博、抖音還是其他平臺,這些憑借可愛或出人意料走紅的小朋友總不會缺變現機會。
兒童網紅,他們是否已準備為成名付出代價
相較更為多樣的成人網紅,小朋友只因可愛或會說話就能擁有一票粉絲聽上去很讓人羨慕,但這也面臨很多的爭議。關于孩子的意愿,成名對他們生活的影響,以及網紅收入的分配等問題都是兒童網紅的焦點。
假笑男孩 Gavin 在參加微博之夜活動時,每一次合影都要露出標志性假笑。一個小朋友在大型活動現場笑到僵硬,甚至偶爾露出的無措表情都引發了人們的討論。人們很想像同在現場的李易峰一樣,問一句:Are you tired?
Gavin 的走紅和他的網紅叔叔 Nick Mastodon 也有關系。叔叔平常就喜歡拉 Gavin 一起拍視頻,在一次把壁虎放 Gavin 頭上時,小男孩露出了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Gavin 因此一舉成名,成為人們的表情包,也成為了網紅。
他的網紅叔叔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年少成名對 Gavin 的影響是未知的。
他只有 8 歲,但在網絡上出名的經歷將伴隨他一生。
我不認為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我也不認為我們知道。我一直在想,他 15 年后會怎么想。他會感激嗎?他會說我希望我叔叔沒有那樣做嗎?有時候,我覺得我們把孩子送上了一個他并未報名參加的游戲。
而童模妞妞的故事也是一樣。
三歲幼齡,每天工作 10 小時,這些東西真的是她想要做的嗎?如果她動作沒有做到位,還可能被周圍人責罵,但這些事情可能也沒辦法由她來做出選擇。所以一個沒有選擇權的小朋友半被迫地要求完成超額工作時,圍觀群眾才如此憤怒。
就像 Gavin 和妞妞一樣,大部分的兒童網紅并不具備獨立制作視頻并將個人賬號進行運營的能力。他們是弱勢且失語的一方,在這種情況下,打造了一個個兒童網紅 IP、品牌的到底是誰呢?是他們的家長呢,還是經驗豐富的 MCN 機構呢?
還有觀眾在看著抖音一個個孩童視頻的時候感到不適,他們臉上已經有被迫營業的成熟表情。「有些孩子神情太世故了,給我感覺不太像孩子。看著十歲,看表情像二十歲。」
他們到底想不想成為一名網紅,發布受人喜歡的視頻呢?如果不想,是誰在推動他們的選擇?
不管是誰做的選擇,后果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兒童來承擔的。
Gavin 的母親表示,她看到有人曾在 Gavin 拿馬克杯喝水的照片上加了一個 Clorox 標簽,這是一個暗示自殺的 meme。還有一次,一群十幾歲的孩子開車去 Gavin 外婆家,在屋外等待 Gavin,他們想見見他。
2016 年,大衛·法瑞爾就在衍生劇中展現了 YouTube 這類公共平臺的邪惡的一面。性侵犯者讓孩子們以「YouTube 挑戰」為幌子上傳戀物視頻。這類針對兒童的掠奪性行為已經成為所有平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捷克紀錄片《V síti》在開拍前曾做了一個真實的實驗,一位 12 歲的小女孩在注冊了個新帳號后的 5 小時內,就有 83 個成年的男性跟她打招呼,要求視頻通話,發送色情鏈接、生殖器照片。
接觸有風險,內容也有風險。
一般來說,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把自己放在一個可在線聯系的空間,那么他周圍可能會有危險。
而兒童網紅身為半公眾人物,身邊從來不缺少危險因素。
兒童網紅,賺來的錢可能沒辦法全部屬于你
小朋友賺得錢究竟用在了何處也是一個大問題。
像 Ryan 和 Nastasia 這樣的「吸金獸」即使將部分分成交給 MCN 機構,留給他們的利潤依舊令人咂舌。那這些錢會由孩子來分配嗎?
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孩子還沒有健全的理財觀念,未成年的孩童即使在法律保護下也不能掌控所有自己賺到的錢。
Ryan 的父母曾說,兒子的大部分收入都將用于準備大學教育的基金中。但 Ryan 現在賺到的錢對于大學教育金來說也太豐厚了,積累幾年給哈佛捐棟樓可能都夠了。
阿拉蕾曾在節目中說過參加節目歲為了賺錢養弟弟。
而 Gavin 的媽媽則是為他建立了一個Coogan 帳戶。
在美國的部分地區,法律規定工作兒童必須擁有一個 Coogan 帳戶,這是為了保護孩子的權益。雇主必須扣留未成年人總工資的 15%,在受雇后 15 天內存入 Coogan 帳戶,而父母必須將 Coogan 帳號提供給雇主。這樣才能保障兒童獲得一部分自己的商業利潤。
▲ 著名兒童演員Jackie Cooga 在 21 歲的時候發現,它多年前拍戲的收入不在自己手中,因此誕生Coogan 帳戶
而國內尚沒有成熟的兒童工資保護法則,未成年人賺的錢有多少會用到他們自己身上就只能看父母的規劃了。
隨著孩子能夠自己賺錢,原有的家庭結構也開始收到沖擊。父母如何對那些比成年人更有錢的孩子設定規則和界限,成為了一個新問題。
父母管理孩子的手段之一是「你在經濟上依賴我。」
如果你的孩子賺的錢比一般成年人都多,那么這種依賴就沒有了。有些父母會說,「如果你不打掃自己的房間,那就搬出去,自己住。」
嗯,這些孩子明天就可以有自己的房子了。
兒童內容藍海,但不是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賺 1.8 億
美國、英國和中國的研究顯示,比起孩子傳統夢想職業宇航員,現在的孩子更想成為 YouTuber。
拍視頻、有粉絲、名聲大噪,對于看著 Ryan 和 Nastasia 玩玩具成名的孩子來說,成為網紅是一個夢幻結局。
像 Ryan 媽媽一樣,辭去本職工作為自己孩子專職打理帳號的人似乎越來越多,有越來越多人想要成為孩子的經紀人、孩子的下屬。甚至有教授父母如何培養網紅兒童的書出現,如《怎樣使寶寶成為互聯網名人:指導孩子獲得成功和成就》。
這一切都是因為做兒童內容有足夠多的機會。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此前的報告中顯示,在粉絲數量較多的頻道中,與兒童相關的 YouTube 視頻平均觀看次數是其他類型視頻的 3 倍。皮尤的另一項研究表明,11 歲的孩子有 81% 的孩子可以觀看 YouTube。
相較競爭激烈的成人網紅內容,兒童網紅內容對市場來說依舊有不小的缺口,出頭更容易。目前中國大部分兒童內容依舊是成年人為孩子準備的,而孩子自己表達的內容則非常稀缺。但在國外,已經有頂級的網紅證明了市場對這類內容的渴求。
不只以萌、可愛為賣點,而是評測玩具,分享生活,輸出觀點,有很多同齡人會對這種內容非常「感冒」。在孩子獲得一定的粉絲后,簽約 MCN 機構,緊接著推出系列「作品」。從 vlog 開始到個人綜藝,從自己專屬的電視節目到個人玩具品牌,IP 化網紅能帶來越來越多的收益。
在成功的兒童網紅賺得盆滿缽滿的刺激下,家長、孩子、MCN 機構就會更想打造下一個網紅寶寶。
有對此趨之若鶩的,也有對此避之不及的。
在網上越來越多萌娃照片分享背后,有人對孩子暴露在充滿未知的互聯網世界也充滿恐懼。
有年輕的父母彼此約定,在孩子能夠獨立作出決定之前,他們都不會在社交網絡分享孩子的照片。把孩子的數字身份交給孩子決定,不在孩子還沒接觸互聯網前就定義他們的數字身份。
還有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盡力避免將孩子往網紅的方向培養,依舊引導他們成為醫生、科學家、學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如果說前幾代人的童年是彈珠和毽子,那現在孩子的童年則是手機和各類視頻平臺。
互聯網給孩子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成長路徑,同時,也帶來了更多風險和爭議。
五歲的 Nastasia 在視頻里笑得燦爛。
她今年只有 5 歲,去年一年賺了 1.26 億,但網紅未必會是她的人生目標。她已經給自己制定了 B 計劃,未來,她也可能會成為海豚訓練師或寵物醫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9 岁视频主播年赚1.8亿,但儿童网红相关的争议从未停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苹果6sp报价,苹果6SP最新报价公布,
- 下一篇: 苹果13新品发布会,苹果发布13系列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