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教授孙松林:5G要进一步形成海陆空立体式的交通网络
網易科技訊 4月15日,網易科技“5G未來沙龍”在線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為“疫情大考后,5G+AI的新未來”。北京郵電大學教授、IEEE高級會員孫松林應邀作了“疫情與5G”的主旨演講。
孫松林介紹,5G技術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的典型應用表現在5G視頻直播、5G+遠程會診系統、5G遠程醫療小推車、5G防疫機器人、5G+熱成像技術等多個方面。在建設上創造了“中國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之外,武漢協和醫院、華西醫院和四川省衛健委均采用了5G視頻直播、5G+遠程會診系統,充分利用專家資源,病患在醫院也能說也受到專家診療服務,也減少了醫患直接接觸,有利于疫情防控。5G防疫機器人則承擔了簡單的醫護工作,有效降低了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和感染機率。而5G+熱成像技術在大范圍保山流動的車站、機場等區域場所使用,既能快速完成大量人員無接觸 測溫和體溫監控,也將數據準確快速實時回傳。
但孫松林也提到,疫情一方面讓大家看到了5G技術的應用亮點,也給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表現在產業鏈上,復工復產還沒有完全實現,5G元器件生產延期、物流力量被削弱,5G基建現場的管理施工也不暢,加之國際最大的行業盛會巴展也延期到明年舉辦,勢必導致許多新應用和部署隨之喪失機會,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創新方面,都會產生損失。不過他也相信,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短期的不利影響也會化解。
2020年,是中國5G正式商用的第二年,孫松林的反思是,從本次疫情來看,對5G的剛需沒有得到突顯,即很多應用場景并非已經到了缺5G不可的地方。他認為,5G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等各種技術一定需要互相融合和互相作用,形成一個海陸空立體式的內容豐富的交通網絡,在這方面,還需要挖掘和探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邮教授孙松林:5G要进一步形成海陆空立体式的交通网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盒马鲜生北京门店达到30家,计划再开至少
- 下一篇: 苹果15手机图片,苹果15最新曝光: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