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谈瑞德西韦:未宣称重症试验终止与否
錢童心
因負責中國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而倍受關注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4月12日晚間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一場學術分享中,重申了其對瑞德西韋藥物嚴格的臨床試驗設計的立場。
第一財經記者就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的進展向曹彬教授提問。曹彬教授表示:“正在對瑞德西韋重癥組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他未透露相關試驗的進展以及患者最終的入組情況。
假設回到2個月前
仍會堅持最初方案
曹彬教授堅持認為,隨機雙盲對照試驗(RCT)是非常嚴格的臨床試驗,要驗證藥物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有安慰劑組的對照。如果自己回到2個月前,重新設計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方案,仍然會遵從當時設計的對照組的思路。
4月11日,吉利德方面宣稱,根據他們獲得的情況,瑞德西韋在中國的重癥組因入組停滯,臨床研究被迫停止。這一消息一經公布便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第一財經記者向曹彬教授求證,未獲得明確的肯定或否定的回應。
根據曹彬教授在相關臨床試驗注冊網站上的信息,瑞德西韋重癥組臨床試驗歷史記錄尚未修改,最近一次更新仍顯示2月24日。
今年3月初,曹彬教授曾首次披露瑞德西韋重癥組的入組情況,當時他表示:“我們現在瑞德西韋2(重癥組)的研究已經入組超過了230例患者,達到了中期分析所需要的樣本量。”
按照瑞德西韋重癥組最初的設計,重癥組入組病人數量為453例。但曹彬教授表示,如果能有足夠的病人樣本達到臨床終局,也許就不需要入組453例。
他同時強調,達到樣本量和能夠進行中期分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入組不代表就可以進行評價了,還需要28天的隨訪。”曹彬教授稱,“當然也不是一定要28天,只要達到臨床終局就可以進行評價了。我期待這230多個病人都能達到臨床終局,讓獨立安全委員會做出一個客觀、科學的評價。”
通常而言,臨床試驗進行兩周后就能觀察到初步數據,中國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自2月份啟動以來,一直沒有公布相關信息,也加劇了外界對臨床試驗進程的擔憂。一些觀點認為,臨床試驗的設計,限制了病人入組的進度。
“從某種程度上,隨著我們對疾病本身的理解不斷發展,對這些試驗的設計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我們對試驗結果的解讀,也將隨著對疾病的不斷了解而調整。”4月10日,吉利德董事長Daniel O’Day表示。
4月12日,在被問到如果再做一次臨床試驗,自己會如何調整設計方案時,曹彬教授表示:“臨床試驗要看研究目的是什么,如果是為了驗證藥物的安全性,我覺得單組設計也可以;但如果要驗證藥物的有效性,就需要有對照組。當然最嚴格的就是安慰劑對照,安慰劑的設計也是我們一開始的研究設計的思路,如果我們現在重新設計,我們還是想這樣。”
曹彬教授強調,只有安慰劑對照,才能有效地避免研究者的主觀性;如果不設盲,就容易誤把病人的療效歸功于研究成果,把病人的惡化歸咎于疾病的進展。
“研究人員會很有意識的去選預后較好的病人,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客觀。”曹彬教授表示,“如果我們只做開放性的試驗,只看單組病人的情況,這個臨床試驗是非常不科學的。”
堅守同行評議底線
盡管曹彬教授表示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的進展不便透露,但他稱無論是臨床試驗的成果還是結果,最重要的是通過同行評議。
“這是一個堅決的底線,同行評議是匿名的,他的任務非常明確,就是挑你的毛病,從研究到資料采集、結果分析以及對結果的解釋。”他說道,“這是非常嚴格的,和沒有經過嚴格同行評議的預印本不同。只有經過最嚴格的同行評議發表的結論,才能證明這個工作是值得大家去相信的。”
4月10日,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在線發表的瑞德西韋同情用藥的回顧性分析結果,納入分析了53例新冠重癥患者,得出重癥患者病死率13%的結論。
對此,曹彬教授在4月12日晚間的學術分享中再次強調:“這項研究只能認定為一項病例報告,因為沒有對照組試驗,沒有安慰劑研究的控制。不管是10例還是50例患者數據,證據的等級都是一樣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已經于2月21日啟動了一項瑞德西韋的全球性臨床試驗,采取隨機安慰劑對照,該試驗正在入組800例不同程度癥狀的患者。這項臨床試驗結果有望于5月下旬公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曹彬谈瑞德西韦:未宣称重症试验终止与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荣耀play参数详细参数,荣耀Play手
- 下一篇: 华为海思减少台积电5nm代工 相关产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