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盈利能力尚需检验
文/IPO 早知道
來源:IPO 早知道(ID:ipozaozhidao)
據 IPO 早知道消息,企業級云服務商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云 QingCloud”)于 4 月 7 日在上交所官網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擔任保薦人兼主承銷商。
青云 QingCloud 本次計劃發行不超過 1200 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不低于 25%,募資規模約為 11.88 億元人民幣。
這也將是繼 UCloud 優刻得于 1 月 20 日上市后,又一家在科創板掛牌的云服務獨角獸企業。
事實上,在 2012 年青云 QingCloud 成立之初,其為實施境外上市計劃搭建了紅籌架構;2017 年,經公司與全體股東商議,其考慮回歸A股上市,故對紅籌架構予以拆除。
招股書顯示,青云 QingCloud 是一家具有廣義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平臺級混合云 ICT 廠商和服務商,已經具備全維度的云產品與云服務交付能力。
其中,在技術層次上,青云 QingCloud 可自主研發形成跨越智能廣域網、IaaS 和 PaaS 的云網一體技術架構體系,擁有全面的 ICT 服務能力;在交付形態上,以統一技術架構形成云產品、云服務兩大標準化業務模塊,根據客戶需要滿足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部署需求,并針對多個行業形成了完善的行業云計算解決方案;在場景縱深上,青云 QingCloud 正著力布局發展集云、網、邊、端于一體化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更廣義的數據互聯。
在青云 QingCloud 看來,自 2012 年成立以來,公司主要經歷了 4 個階段。
2012 至 2014 年,通過自主研發云服務體系并上線公有云業務,在早期國內公有云市場占據一定地位;2015 至 2016 年,通過將核心技術從公有云服務中解耦并產品化,形成可獨立交付的云產品,并進入私有云市場。
2017 至 2019 年,隨著傳統企業上云周期的到來,QingCloud 企業云和青立方® 超融合系統已經成為核心收入貢獻來源,并實現快速增長;2019 年以后則在服務場景縱深上集結云、網、 邊、端一體化的能力,形成廣義的混合云平臺。
目前,青云 QingCloud 的客戶既包括大型企事業客戶,如光大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電投、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子科技大學等;同時包括新興行業及互聯網企業,如好未來、VIPKID、人民網、升哲科技、有棵樹、e城e家等。
從盈利模式來看,青云 QingCloud 的盈利主要來自于云產品、云服務的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
具體來看,云產品的收入來自軟件或軟硬一體化產品銷售及售后支持服務,成本則主要為服務器等硬件采購成本;而云服務的收入則來自資源訂閱服務,包括包年包月模式和彈性計費模式,該部分成本則主要源于 IT 基礎設施購置。
2017 至 2019 年,青云 QingCloud 的營收分別為 2.29 億元、2.81 億元和 3.76 億元(人民幣,下同)。
其中,由云產品和云服務構成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 99.87%、99.77% 及 99.88%,云產品業務在三年的收入占比分別為 52.27%、56.48% 和 65.31%,為主要收入來源,且呈逐年增加趨勢;而會展贊助、廣告宣傳等其他收入占比則較低。
毛利率方面,2017 至 2019 年,青云 QingCloud 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22.27%、11.01% 以及 12.51%。其中,云產品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 40.28%、33.59% 以及 33.02%,相對保持穩定; 而云服務業務毛利率則分別為 2.30%、-18.92% 以及-26.53%,整體呈下滑趨勢,其主要是公有云領域競爭激烈、客戶結構調整、前期固定資產投入較大等因素所致。
同期,青云 QingCloud 凈虧損分別為 9647 萬元、1.49 億元和 1.91 億元。盡管經營層面凈虧損率有所收窄,但整體虧損規模仍相對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青云 QingCloud 的費用成本主要來自員工薪酬。2017 至 2019 年,公司職工薪酬(包含股份支付)分別占當年營收的 50.84%、50.51% 和 50.87%。
因此,一旦未來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勞動力市場薪酬水平繼續提升,青云 QingCloud 的盈利能力將受到更大挑戰。
此外,研發費用亦為重要的成本支出項目。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青云 QingCloud 研發人員共計 193 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 38.14%。2017 至 2019 年,研發費用在營收的占比分別為 12.82%、22.81% 及 18.45%。
需要關注的是,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青云 QingCloud 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為 1.01 億元,而 2017 年和 2018 年年末的余額分別約為 7.52 億元和 9.34 億元。
因此,青云 QingCloud 在“風險因素”一欄特別指出,“自公司成立以來,公司日常經營與業務運營已耗費大量資金。在首次公開發行前,公司營運資金依賴于外部融資,如經營發展所需資金超過可獲得的外部融資,將會對公司的資金狀況造成壓力。”
IPO 前,青云 QingCloud 主要通過股權融資及債權融資方式獲得營運資金、保證較為充裕的現金流。
自 2012 年成立之初即獲得來自藍馳創投的 200 萬美元A輪融資后,青云 QingCloud 總計完成 4 輪融資。2017 年 6 月,其宣布完成 10.8 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這也是彼時國內云計算行業財務融資單筆最高金額。
目前,青云 QingCloud 創始人兼董事長黃允松持股 18.92%,聯合創始人甘泉和林盛各自直接持有 6.2% 和 3.1% 的股份,三人作為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 33.42% 的股份表決權(包括間接控股),若按 1200 萬股計算,IPO 后三人共同控制公司的股份表決權比例將降至 24.98%。
機構投資方中,藍馳創投分別通過嘉興藍馳和天津藍馳持有 11.22% 和 2.93% 的股份,合計持股 14.15% 為最大機構投資方;而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個人持股 1.61%。
青云 QingCloud 表示,此次 IPO 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云計算產品升級、全域云技術研發、云網一體化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青云QingCloud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盈利能力尚需检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新手机电池充电时间,新电池科技,让手机充
- 下一篇: 苹果以旧换新怎么换有什么要求,苹果官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