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下一部电话,何必是电话
智能手機發展太迅速,以至于現在廠商們都不拿手機當“電話”宣傳。
2020 年了,OPPO 著名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廣告詞早已變成了“充電五分鐘開黑兩小時”,可見智能手機身份的轉變。但“打電話”仍然是人們非面對面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于是 OPPO 在發布 Find X2 系列旗艦機的時候,還順帶拿出了自己的首款智能手表 OPPO Watch。它提供了三款型號:精鋼版、41mm 版和 46mm 版,擁有快充、雙擎長續航模式和 eSIM 獨立通訊等功能,OPPO Watch 出生便含著金湯匙。
OPPO Watch 與 OPPO Find X2 Pro
如今 OPPO 也能說:“能幫你打電話的不一定是手機,還可以是智能手表。”
eSIM,獨立打電話
智能手表與大號智能手環的最大區別點之一,或許就在于是否能夠脫離手機獨立運行。
OPPO 首次涉足智能手表領域,就抓住了目前智能手表的先進功能:獨立 eSIM。所謂 eSIM 就是沒有實體卡,通過電子化的方式寫入設備內部,使其擁有 SIM 卡通信能力。
在 OPPO Watch 上,你只需打開自帶的“健康”App,選擇右下角“管理”,點擊“更多”,便能按照推薦步驟給自己的手機號開通 eSIM 業務,并給 OPPO Watch 寫入卡號。
線上開通 eSIM
目前 eSIM 業務分為兩種,一號雙終端和獨立號碼。前者是手機和手表共用一個號碼,后者則是手表新開一個電話號碼。最大的差別就是一號雙終端不支持短信回復,而獨立號碼可以。不同運營商支持的業務、資費與地區都有些差異,你可根據自己需求開通 eSIM 業務。
我短信用得少,因此選擇了開通一號雙終端。
你去百度一下 eSIM 的好處,或許會看見,開通 eSIM 業務后你外出跑步、散步和健身等等,都不用帶手機。但我親身經歷了在忘記房門密碼后,通過手表打電話順利進家門。
OPPO Watch 接電話
體驗 OPPO Watch 期間,我恰好搬家,新房間是密碼鎖(默認密碼未修改)。為了測試房間隔音效果,我打開手機播放音樂,將手機放在屋子,然后關上了房門。
沒想到這一關,我與房間就被房門隔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我沒有密碼打不開門,密碼在手機上,手機在房間里,而我又在門外......
那一刻我孤立無援,就算是叫來開鎖公司,他對密碼鎖恐怕也無從下手。更何況,我沒有手機,打不了電話。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然后看到了手腕上的手表,我點開電話圖標,翻出通話記錄,給房屋管家打了過去,幾通電話后要到了門鎖密碼——這一點很重要,管家今天給我打過電話,否則我記不住他的電話號碼。
當然,除了獨立打電話,日常接電話、短信和應用消息,OPPO Watch 都會正常推送。我經常在廚房做飯時不帶手機,用手表接電話看消息也一個不漏。不過我建議你自定義消息推送的應用,否則手表經常震動,是很惱人的一件事。
當智能手表被賦予了獨立的能力,便會成為手機得力的幫手。即使手機不在身邊,都不會因此而失聯。
噢對了,我用的聯通號,eSIM 一號雙終端業務資費是 10 元/月,大概就是少喝一杯奶茶的費用。
手表最不該考慮的是充電與續航
智能手表可拆分成“智能”與“手表”兩塊,如果挑出“手表”屬性,它就不應該需要考慮充電與續航。盡管如此,市面上絕大部分智能手表,仍然在努力平衡充電與續航之間的關系。
心率監測
OPPO 在充電上長年的積累顯現出了優勢,OPPO Watch 繼承了 VOOC 閃充的基因。據 OPPO 官方稱,Watch VOOC 閃充技術讓手表充滿電只需要 75 分鐘,15 分鐘可以充至 46%,能滿足 18 小時的使用。
我用的是 46mm 版本,電池容量為 430mAh。經過實際測試,我用 SuperVOOC 的充電頭,15 分鐘充電,手表從 6% 充到了 54%。充電速度與我的 Apple Watch 慢速充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短時間應急,手表可以喂飽足夠電量。
從 6% 到 54%
快充是給手表使用提供支持,而智能手表的另一大難題則是續航。我需要考慮充電的設備已經夠多了,如果手表每天還需要充電,實在是很惱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OPPO 自研了一個“雙擎動力續航架構”,續航最高可達 21 天。這是最讓我喜歡的功能之一,Apple Watch 即使省著用,支撐一天的使用只能算勉強過得去。
它是怎么實現的?OPPO Watch 表體內裝了兩塊芯片,高通驍龍 2500 和 Apollo。平常是智能模式,調用高通芯片,可支持高性能應用,長續航模式則用 Apollo 芯片,進入低功耗狀態。但是請注意,長續航模式下,OPPO Watch 仍然保留了消息推送、計步、心率和 NFC。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Apple Watch 若開啟省電模式之后,會變成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手表——只有時間顯示功能。
長續航模式有兩種開啟方式,其一是手動長按電源鍵,其二是當電池電量低于 20% 時,手表自動詢問你是否開啟長續航,若未開啟,電量低至 10% 時,還會再詢問一次。不過長續航的開啟與退出,手表都會重啟一次,略顯麻煩。
設計與系統,得與失
OPPO Watch 的外觀在發布之初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看起來和 Apple Watch 高度相似。但實際上拿到手里之后,兩者還是有很明顯的差別。
OPPO Watch 46mm 版本采用了左右雙曲面柔性屏,屏占比為 72.76%。雙曲面的好處在于左右滑動表盤時,操作更加順滑,且曲面設計增加了手表的品質感,但由于曲面面積略大,在某些角度下陽光下的反光會比較明顯。不過好在屏幕顯示細膩,PPI 為 326,最重要的是亮度有 500nit,手動調整最高亮度可達 1000nit,戶外也能看清楚屏幕。
或許是考慮到續航的原因,OPPO Watch 不支持屏幕常亮模式。不過對于我來說,手表也不需要一直亮屏,只要抬腕和點擊屏幕時看得到信息就已滿足。
表盤左側為揚聲器,播放音樂和接聽電話都從這里出聲,聲音大得足夠讓你聽清楚。右側是上方的功能鍵與下方的電源鍵,按鍵反饋中規中矩。電源鍵上的那一抹綠的設計與手機電源鍵遙相呼應,設計語言一脈相承。
在手表背部,下方有四個充電觸點,手表充電是通過它與底座相連。略顯遺憾的是 OPPO Watch 沒有采用磁吸無線充電,但穿戴產品規劃總監許琨告訴 PingWest 品玩,為了快充與更小的體積,他們選擇用了觸點充電的方案。
手表的表帶更換被設計成了快速拆卸,只需要按住表盤背部的卡扣就能輕松取下表帶,再次將表帶按進去就算是裝上了。
不過卡扣的設計很深,如果有泥土灰塵進去,不太好打理。
OPPO Watch 的系統并未采用市面上常見的 WearOS,而是在 Android 的基礎上,自己開發出了 ColorOS Watch,其命名與手機的 ColorOS 一脈相承,系統設計上也與手機有著很多相通之處。
由于底層是 Android,OPPO Watch 提供了應用商店,目前支持支付寶、QQ、QQ 音樂和咕咚等等軟件,QQ 可以查閱和回復消息,獨立播放音樂,但更多軟件還有待上架。
OPPO 在系統上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除了內置的 28 款表盤,OPPO Watch 還提供了一個“AI 穿搭表盤”功能。你可以用健康 App 拍下你今天的著裝,系統會根據攝取的照片智能生成多種圖案元素,形成你獨一無二的表盤,與今天的穿著搭配。這是我最喜歡的功能之一,因為我對著我的格子襯衫拍攝之后,便生成了一個看起來很昂貴的圖案。
OPPO Watch 的推出,是 OPPO IoT 戰略向前邁的又一步。OPPO 的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僅一年,已陸陸續續推出了耳機、手表,甚至 CPE 等 IoT 產品。只是 IoT 生態,尤其是軟件應用生態想要推動起來,是一件漫長事情。好在硬件端,OPPO 已經做好了準備。
OPPO Watch 加上此前推出的 OPPO Enco Free 藍牙耳機,再搭配手機,OPPO 湊齊了第一個無線三件套,隨身智能設備小套裝已見雛形。
更多 OPPO Watch 圖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你的下一部电话,何必是电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G来了,石墨烯的春天来了吗?
- 下一篇: 美团点评折让92.75%发售B类普通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