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华为扛旗入场,搜索市场攻防战会打响吗?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文丨創業最前線,作者丨尹太白,責編丨蛋總
搜索引擎領域迎來了兩個新的挑戰者。
據 HuaweiCentral 報道,華為將針對海外市場推出“HuaweiSearch”(華為搜索)應用。
這被看作是華為與谷歌的博弈行為,自從去年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后,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企業紛紛暫停了與華為的部分合作。
谷歌倒戈一擊,雖不致命,但確實讓華為遭受了重創。華為搜索在這個節點上被推上歷史舞臺,一方面是因為華為迫切地需要華為搜索來取代谷歌,另一方面,華為搜索也可以憑借華為終端龐大的用戶基數,迅速搶占一部分市場份額。
喪失掉這部分市場份額,谷歌必定會心如刀割。
2019 年,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高達到 90% 左右,是全球搜索引擎市場中絕對的霸主,僅廣告這一項業務,就給谷歌帶來了上千億美元的收入。
不過心如刀割的不止谷歌,還有國內搜索引擎領域的“霸主”百度。一旦華為在國內搜索引擎市場中占據一定份額,那么百度與搜索引擎相關的營收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除了華為搜索,還有更令百度感到頭疼的對手。
2 月底,字節跳動推出了“頭條搜索”獨立 App,截至目前,頭條搜索已在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上線。相較于華為搜索,主動出擊的頭條搜索似乎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百度。
1、挑戰者眾多
2020 年 2 月 28 日,百度交出了一份自 2018 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好的成績單。
根據 2019 年年報,百度的在線廣告收入(基本由搜索引擎業務貢獻)為 781 億元,占總營收比重 72.7%,一改此前低迷的經營狀態。
在線廣告收入占比過半,也就意味著搜索引擎業務對于號稱早早轉型成為人工智能公司的百度而言,仍是現階段最主要的營收來源——這也是百度為什么會受到沖擊的原因。
頗為戲劇性的是,就在百度發布財報的同一天,測試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的頭條搜索突然正式上線。
此時正是百度稱霸國內搜索引擎領域的第十個年頭,這 10 年,百度其實過得并不輕松。
2010 年 3 月,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時留下了 26% 的市場份額。
搜索引擎蘊含著巨大流量,有流量自然就不愁吃喝,率先吹響分蛋糕號角的是騰訊搜搜。成立于 2006 年 3 月的搜搜,依托騰訊巨大的流量支撐,并通過捆綁 QQ 的方式獲得了一小部分市場份額,不過缺少搜索技術的搜搜一直是靠谷歌提供技術支持才得以生存。
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后 10 天,失去技術支持的騰訊宣布成立“SOSO 搜索事業部”,這也是騰訊第一次將搜索當做核心部門來運營,前前后后共投入了 20 億元,但搜搜的市場份額始終在個位數徘徊。
這樣的扶持并沒有堅持太久,搜搜作為騰訊的核心業務,卻一直沒能實現稱霸中文搜索引擎領域的夢想。2013 年秋,在愈發慘淡的結果面前,騰訊將搜搜打包賣給了搜狗,并且換取了搜狗 36.5% 的股份。
作為搜狐的子公司,搜狗搜索于 2004 年 8 月上線,和騰訊的打法類似,當時的搜狗搜索也采用了捆綁的方式,推出了搜狗瀏覽器、搜狗輸入法等一系列圍繞搜索的矩陣產品。
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讓搜狗看到了希望。
2010 年 8 月,搜狐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宣布將旗下的搜索業務搜狗分拆成立獨立公司,由阿里巴巴以及包括馬云個人在內的戰略投資人進行注資。之后,騰訊又將搜搜并入搜狗,同時注資 4.48 億美元,也成為了搜狗的股東。
搜狗沒有和百度正面交戰,而是通過差異化的內容服務生態和 AI 智能服務創新來搶占市場份額,同時借助兩大巨頭股東的資源,在醫療問診和智能問答上持續深耕。
2019 年,搜狗搜索憑借著差異化成功地從百度手中劃走了 11.35% 的市場占有率,位列行業第二。
除了搜狗搜索,阿里巴巴還投資了神馬搜索。
與搜搜和搜狗搜索相比,神馬搜索主要專注于移動端的搜索引擎,其雛形是 2010 年 UC 優視推出的“搜索大全”。
后來 UC 優視融入阿里巴巴,成為其旗下的一個子公司。依托于 UC 瀏覽器超三億的用戶量,以及阿里的技術支持和云端資源,神馬搜索在廣泛性、綜合性等方面優勢突出,在最新的統計數據中,神馬搜索以 4.71% 的市場份額排行第三。
事實上,搜狗搜索和神馬搜索發展至今,并沒有對百度造成太大的沖擊,直到 360 搜索上線。
360 搜索是百度繼谷歌之后,在搜索領域遇到的最難纏的競爭對手。
初期的 360 搜索利用二級域名整合了百度搜索、谷歌搜索的內容,可實現平臺間的快速切換——這無疑增加了其對用戶的吸引力,上線僅一個月,市場占有率便超過了 10%。
2014 年是 360 搜索的巔峰時刻,當時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飆升至 30%,不過好景不長,此后 360 搜索便盛極而衰,市場占有率如今僅剩 2.85%。
無論是搜搜、搜狗搜索、神馬搜索還是 360 搜索,都曾有過想把百度“斬落馬下”的野心,但最后均以不了了之而告終。
這足以見得,百度絕不是吃素的。
2、搜索基因
百度不是吃素的,頭條搜索當然也不是。
字節跳動擁有足夠的數據儲備和算法能力,進軍搜索引擎領域并不意外,更何況,字節跳動是有“搜索基因”的。
2001 年初秋,張一鳴從福建小城龍巖來到天津,入讀南開大學微電子專業,一年后他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沒有控制感——他常常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在面包板上做出一個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失敗率還非常高,這讓他感到越來越焦慮。
張一鳴決定換個專業,他費了很大勁才轉入軟件工程專業。
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是張一鳴的性格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而這個特點,最終讓他躋身 2019 年中國富豪榜,并以 1145.5 億元的身價排名第 10 位。此時的張一鳴當然也想不到,這一次轉換專業,會為他日后創立字節跳動并且成為千億富豪埋下伏筆。
2005 年,張一鳴從南開大學畢業,這一年李彥宏帶領百度奔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日,百度股價暴漲 454%,成為當年全球資本市場上最為耀眼的新星。
出于對所學專業的敏感度,張一鳴詳細地分析了網絡信息傳播的各個部分和角度,他發現信息的組織與分發仍大有可為,而信息的組織與分發,用時下流行的詞語來說就是“信息流”,當時的百度并不具備這種信息流。
大學畢業后,張一鳴決定創業,當時他和合伙人共同開發了一款面向企業的 IAM 協同辦公系統,但很快這個產品就夭折了。
創業失敗后,張一鳴進入酷訊擔任工程師,全面負責酷訊的搜索研發,一年后成為技術高級經理。2008 年,酷訊正處于發展高峰,但張一鳴認為公司管理混亂且方向不明,準備辭職。
一個龍巖老鄉聽說張一鳴要離職,于是想拉他一起去創業,結果被張一鳴婉拒,這個名叫王興的老鄉最終悻悻離去。
不過王興并沒有就此罷休。在張一鳴入職微軟半年后,又來拉攏他創業,這一次張一鳴沒有拒絕,他以技術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王興的團隊,負責飯否網和海內網的搜索技術問題。
飯否是借鑒 Twitter 而做出的一個迷你博客網站,同時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直到 2009 年 7 月,由于對敏感信息管理不當,飯否被封停。
三個月后,張一鳴決定獨立創業,他創辦了垂直房產搜索引擎“九九房”,隨后又花 6 個月時間推出了“掌上租房”、“掌上買房”等 5 款移動應用。2011 年,九九房憑借著 150 萬移動端用戶,成房產類應用的第一名。
九九房發展迅猛,但張一鳴卻萌生了退意,并為此陷入到猶豫中。實際上,張一鳴敏銳地察覺到了移動互聯網即將爆發,做一個全網全內容大平臺的時機已經到了。
在他看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爆炸會使用戶在面對信息過載時感到無所適從。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獲取方式將不再是傳統搜索引擎的搜索推薦,而是更加智能和個性的算法推薦。
張一鳴最終還是決定再次“另起爐灶”。2012 年 3 月,他創立了字節跳動,算法推薦思維在后來漸漸成為了字節跳動的核心優勢,同時也被他復制到了字節跳動旗下所有的產品中。
3、搜索背后的較量
從本質上看,張一鳴的“算法推薦”實現了從“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跨越。
“算法推薦”是基于個性化的搜索引擎技術,可根據每個用戶的社交行為、閱讀行為、地理位置和年齡等信息挖掘出用戶的關注點,從而進行個性化推薦,所推薦的內容包括新聞資訊、音樂、電影、游戲、購物等。
這樣一來,頭條搜索就與字節跳動旗下的所有產品矩陣(今日頭條、抖音、西瓜、火山、懂車帝)形成了協同效應。
產品矩陣中產生的圖文、小視頻、長視頻、直播和小程序可以為頭條搜索提供信息和資源,而頭條搜索反過來又能幫這些產品矩陣帶來巨大的流量。
2016 年之后,字節跳動就開始探索搜索技術,從今日頭條內置搜索引擎,到上線搜索獨立網頁,再到上線頭條搜索 App,字節跳動的搜索業務漸漸威脅到了百度的利益蛋糕。
百度也是后來才意識到了算法推薦的重要性。
2019 年 8 月,百度宣布已形成“搜索+信息流”兩大流量引擎和“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兩大生態的立體化布局。
站在百度的角度看,雙引擎和雙生態是百度核心業務的升級和進化,但站在字節跳動的視角看,這分明是攻入了自己的腹地。
讓張一鳴沒有想到的是,百度雖然晚了幾年做信息流,但爆發之勢令人驚訝。按照李彥宏的說法是,百度的搜索流量增長率超 30%。由于搜索流量的增長,相應地對一些搜索進行了收費,所以在搜索上的盈利增長同比約 100%。
百度能后起直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大數據、智能算法等技術優勢。
不過在接觸過頭條搜索和 360 搜索的業內人士楊文熙(化名)看來,技術上的優勢雖然可以讓百度在短時間內實現調頭,但并不會成為百度永遠的避風港。
“字節跳動旗下產品總日活超過 7 億,全球月活超過 15 億,而百度 App 日活用戶只有 1.9 億,百度旗下產品月活只有 11 億,很明顯字節跳動搭建起的產品矩陣更具流量優勢,這也是廣告主最為看重的,”楊文熙補充說,“廣告主投廣告肯定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而技術上的差距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
字節跳動和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打得火熱,但雙方都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情況:“搜索”這個動作正被分解,垂直類應用在不斷分食流量。
“像餐飲廣告主肯定去美團或者餓了么上投放廣告,而旅游類廣告主會去攜程、同程藝龍上投放廣告,再比如電影宣傳,第一選擇肯定還是投放貓眼或者淘票票,他們甚至不會考慮百度和頭條搜索這些通用搜索引擎。”
楊文熙認為頭條搜索的第一目的并不是為了搶占搜索引擎市場份額,而是在于通過“搜索+視頻流+信息流”的方式提高日活。
就像微信搜一搜發展到現在,用戶很少會離開微信,去打開瀏覽器進行搜索了。微信搜一搜的作用,在于加長了用戶留存在微信上的時間,增加了騰訊內容的觸達率。而字節跳動作為內容巨頭,做搜索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既能留存用戶,又能優先呈現自家的內容。
相比之下,華為搜索與百度對抗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華為搜索是華為 HMS 生態的一部分,其對標的是谷歌的 GMS 服務。與此同時,華為 HMS 生態主要針對的是海外市場,這也就意味著華為搜索進入國內搜索引擎領域并非一時半會就能實現。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搜索引擎這個“古老”的互聯網行業重新迎來新玩家,一場亂戰勢必也會隨之到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头条、华为扛旗入场,搜索市场攻防战会打响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北欧航空公司裁员比例高达九成!近1000
- 下一篇: Slack迎来“至暗时刻”?| 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