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高炮新闻的幕后推手
文/木一
來源:一本財經:(ID:yibencaijing)
一年前,央視“3·15”晚會曝光了 714 高炮,引發行業地震。
此后,行業分崩離析,有人退場,有人入獄,有人逃亡,有人出海。
在借貸者的維權群體里,有一位領軍式的人物。一年前,他大聲疾呼,四處尋找媒體,并成功引起了央視注意。
有人說,他就是“3·15”曝光 714 高炮的幕后推手,他對此也不否認。
“去年干倒了 714,今年我要繼續曝光 815 高炮。”當今年的“3·15”再次臨近,他做好了再次戰斗的準備……
01“3·15”風暴
“今年‘3·15’會曝光 714 高炮。”一年前,一本財經在采訪曾一峰的時候,他曾這樣說。
他是一個借款者維權群的群主,群里都是 714 高炮和網貸的受害者。
在此之前,他頻頻聯系各種媒體,希望曝光 714 高炮和違規網貸——央視也在其中。
央視的記者果然來了。在曾一峰的安排下,群里的多位受害者接受了采訪。
到了 2019 年的“3·15”晚會播出當晚,群里有些安靜,大家都在暗自等待。
最終,關于 714 高炮的新聞登場了,微信群瞬間沸騰——這些畫面上的受害者,都是這個群的成員。
“我早就知道會播出,但看到的時候,仍然感覺很震撼。”曾一峰說,在他看到一個受害人密密麻麻寫在紙上的欠債平臺畫面時,這種感覺尤其強烈。
節目播出后,一場針對 714 和套路貸亂象的整治行動,在全國展開。
2019 年的“3·15”晚會,就此成為了行業的分水嶺。
有人說,曾一峰就是“3·15”曝光 714 高炮的幕后推手,他并不否認,對此也覺得頗有成就感。
而現在,在很多借款人眼里,曾一峰的形象,就是“網貸維權領頭老哥”。
曾一峰與網貸的糾葛,始于 2015 年。
那一次,他的朋友欠了平臺的錢,連帶他被催收。
“你怎么跟老賴在一起,快幫他還錢!”對方對曾一峰吼道。
“你為什么會有我的聯系方式?這到底是一種什么套路?”曾一峰對此非常生氣,并開始去研究網貸和相關法規。
曾一峰說,自己是個較真的人,“我發怒了,有時會因為一個事情死纏爛打,有時也會鉆牛角尖。”
他研究一番之后得出的結論是:不管以什么名目收取費用,綜合年化利率高于 24% 的金融產品,就是高利貸;而利率更高的網貸,“就是流氓的同義詞,遲早全部被取締,因為太害人了”。
“除了支付寶借唄、京東白條金條和微粒貸之外,十有八九都是高利貸,表面上利率都不怎么高,但是把手續費加起來,利率已經超過 24%,并且還會暴力催收。”
他盯上了網貸,決定戰斗到底。
02聯盟成型
曾一峰開始進一步采取行動。
他告訴朋友:“你借的錢里,有事前未告知的費用,不要還,這是高利貸。”
他懂得充分發動媒體——他把這件事發到了微博上,并@各家媒體。
他最終大獲全勝:平臺要他把微博刪掉,“錢不用還了”。
曾一峰摸到了一些竅門,但他覺得自己還缺乏親自上場的經驗。
他決定“以身試毒”。
第二年,他自己嘗試在一個大平臺借款,“不是經濟困難,就是嘗試”——他想體會借款人的感受。
他借了 8000 元,故意逾期,此后,他的身份證被P圖群發給手機通訊錄上的人,“說我得了艾滋病沒錢治要眾籌,給 10 元、20 元都行”。
就這件事,他繼續發微博,@媒體。
“后來圓滿解決了,本金 8000,還了 6000。”
曾一峰最痛恨的,就是暴力催收。
有的借款人通過網絡找到他,發來自己被暴力催收的錄音。聽多了之后,有時走在大街上,看到染黃發、紋身、說話大聲的年輕人,曾一峰會有一種感覺:“這個人就是催收。”
“感覺這個社會沒有愛,沒有正義,都是為了錢,無惡不作。”他說,越黑暗,他越要反抗。
有人在他的微博上留言:“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不還錢就是老賴。”
他會直接懟:“你不是平臺就是催收。我勸你早點改邪歸正,投案自首,或許能從輕發落。”
因為在網上揭露各種網貸黑幕,他成了微博上的名人,大部分網貸平臺都知道他。
這是各大平臺最害怕的人,“死磕到底的刺頭”。
平臺方來找過茬,曾一峰并不害怕,越挫越勇,直接回懟。
平臺方想收買他,曾一峰也不接受,“如果我不發出來,會害死更多人。”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借款人找到他,訴說自己的痛苦。
他發現,原來網貸受害者作為群體,數量是如此龐大,作為個體,又是如此孤獨——“以貸養貸,真的是比坐牢還苦,只有借過錢的人,才能明白。”
實際上,在重重壓力之下,有輕生想法的借款人不在少數。
從 2015 年至今,在微博上私信曾一峰說想自殺的,“至少有五十個人”;丟掉工作的,“至少有一百多個人”。
曾一峰說,前前后后,自己給一千三百多個瀕臨崩潰的網貸受害者出過主意。
如果借款人散落各地,只會任人宰割,曾一峰開始建各種微博群和微信群,“要把分散各地的借款人,擰成一股繩”。
一個強大的、有組織的聯盟漸漸成型,而聯盟的核心,正是曾一峰。
03反擊行動
曾一峰逐漸成為這群借款人的領導者和精神寄托。
“他很耐心,可以聽我說兩個小時,也確實沒有通過幫我們維權去賺錢,大家都挺服他的。”一位借款人稱。
他的號召力越來越大,開始組織大家反擊。
他告訴群友:如果借了持牌、上征信的網貸平臺錢,本金要還清,最多加年化 24% 的利息。
“那些有套路貸性質的、暴力催收的、利率超過國家規定的 24% 的,不要去還。”
714 高炮更不要還:“你還了錢,平臺就有更多的錢去放款,就會害更多的人,還錢就是助紂為虐。”
他甚至認為,擼貸的老哥都是“為民除害”。
在群里,他鼓勵借款人自己采取行動:
首先,分步驟投訴和維權,先是聚投訴和黑貓,再是信訪辦和互金協會,中間去公安局報案,“把程序走完”,最后,就是進行法律訴訟。
其次,投訴要用事實說話,要上傳到賬的銀行流水、借貸合同和暴力催收證據,不能泛泛而談。
“如果你起訴了,對方發現你不好惹,又知道你證據充足,看你的本金還了,就不催了。”曾一峰說。
此外,還可以發微博,爭取媒體曝光機會。
最后這點非常重要——要讓社會和監管層聽到網貸受害者的聲音。
對此,曾一峰的做法很有章法:
發出微博后,他會直接@央視、新華社、財新、財經等權威媒體。
在媒體聯系上他之后,他會單獨建采訪群,推薦采訪對象。
通過這種方式,曾一峰“戰功顯赫”。
他表示,到目前為止,自己一共組織過十五六次媒體采訪。
其中一次,是央視《今日關注》2018 年 7 月 14 日播出的《網貸亂象調查》。
另外一次,就是 2019 年震動行業的“3·15”晚會。
此外,2019 年 7 月,曾一峰炮轟了一家亂收砍頭息的大平臺,到了 8 月,這個平臺就被立案調查。
“我的目的不是幫助借款人維權,我的目的是把平臺打倒,讓平臺暴雷。”他表示,只有這樣,這些平臺才不會去害更多的人。
意志堅決、執行力強、“殺傷性”大,他成了最讓網貸平臺膽顫的那個人。
04變化
一年過去了,網貸行業天翻地覆。
曾一峰發現,和一年前相比,現在的網貸平臺少了很多。
暴雷的暴雷,退出的退出,轉型的轉型,跑路的跑路……2019 年 1 月,他在市場上還能看到四千多家網貸 APP,到 2019 年 11 月,已經只剩四百多家。
媒體報道,2019 年,光北京警方就打掉了套路貸團伙 130 余個,涉案資金近 40 億。
此外,催收的態度也有了變化。
“現在地位反過來了,催收比前幾年溫和很多了,最多說一句‘會上征信,不還款會起訴’。”曾一峰說。
現在去協商,催收的態度也好一點了。此前,很多借款人的協商都會被拒絕。
慢慢的,向曾一峰求助的人變少了——在他的群里,陸續有人進群,也陸續有人退群,上岸的人,“不想再留在傷心之地”。
最高峰時,微博私信曾一峰求助的借款人一天就有七八十個,現在每天也就七八個。
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3·15”晚會和之后媒體的持續曝光。大家都上了一課。
“3·15”之后,很多之前一直傻傻還著 714 的人醒悟了,“不去還了”。
有人甚至懊惱:“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多借幾個 714,現在借不到了。”
但是最近,情況又出現了一些反轉。
疫情之下,因為打擊套路貸的行動暫緩,新的高炮開始出現。
這一次,它們來得更加兇猛。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砍頭息 50% 以上、還款周期是 5 天的平臺,其年化利率已高達 8400%。
同時,還出現了一些變種:有些高利率產品的還款周期從 7 天、14 天,變成了 8 天、15 天,被稱為“815”。
為此,曾一峰越戰越勇。他說:“今年‘3·15’,我準備繼續炮轟,盡我最大的能力去報 815。”
注:文中人物為化名,微博網名為“風水小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3·15”曝光高炮新闻的幕后推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三年投入后加码AI 百度云来到十字路口前
- 下一篇: 疫情肆虐全球,哪些中国科技公司最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