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學說到學和修,善導大師曾經說過,三藏十二部歸納一下,無非說了解、行這兩門。到中國的禪、教、律、密、凈各宗派,無非也是在講解和行。
說到解,從凡夫乃至成佛,一切法沒有不應當學的,難學能學,一切都要學。
如果是行,就應當選擇契理契機的一法,專精致力,這樣才能夠速證得到實際的利益。否則經過一劫兩劫,乃至于千劫萬劫,尚難出離。我們現在之所以選擇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念佛法門,;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在末法時代是契理契機的。我們要了解,修持法門有兩種不同:一種仗自力修戒定慧,直到斷惑證真,這通常稱之為通途法門,就是按次第一步一步地來。現在說的持名念佛,是具有真信切愿實行來持這一句佛號,憑仗佛慈悲的愿力加持,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法門稱之為特殊的法門。古人也把前者稱為難行道,后者修凈土法門稱為易行道。
持名念佛是易行道里更容易走的道,所以稱為;徑中徑又徑。打一個比喻,兩個人同時來到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第一個人會作畫,于是他就把這片美麗的風景,一筆一筆畫在了紙上。另一個人他沒有畫,而是拿很好的照相機把這片風景照了下來。后者最直截了當,一下子就得到了。前者用來比喻通途法門,后者比喻持名念佛這一特別法門。
再打個比喻,古時候想去某個地方,由于交通不發達,多是一步一步地走。現在科學發達交通便利了,可以坐汽車,也可以乘飛機。如果我們想從山西到廣東,步行的話,就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時候。如果乘飛機,很快就可以到達。那么前者就比喻通途法門,后者用來比喻持名念佛這一特別法門。
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念佛法門,契理契機,又有根據。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往生西方的,乃至于《行愿品》里的普賢菩薩,也是求生極樂世界的:;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有這些大菩薩給我們做榜樣,現實生活當中也有很多念佛得到感應,或者成功往生西方的人,我們自己就應該來抉擇一下,看修什么比較契理契機。
總結
 
                            
                        - 上一篇: 摆脱欲望的束缚——博尔哈.比拉塞卡
- 下一篇: 揭开生命的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