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需不需要清后台?这本来就不该有争议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文丨雷科技 leitech
2009 年,Palm 公司發布了首款搭載 WebOS 系統的手機 Palm Pre。作為用來對標 iOS 的新系統,WebOS 融入了大量極具前瞻性的元素,其中一個被人津津樂道并迅速被蘋果谷歌模仿的功能就是卡片式后臺。
具體來說,在 WebOS 機型上,從屏幕底部向上一滑,當前應用就會變成一個小小的矩形縮略圖,再次滑向屏幕頂部,這個應用程序就會被關閉。手勢操作加上卡片式后臺,讓 WebOS 機型在操作時有一種行云流水般的暢快感。而當時的 iOS,關閉應用的方式是雙擊 Home 鍵,然而點擊后臺應用圖標上的紅色減號鍵,操作步驟繁瑣拖沓了不少。
很快,iOS 和安卓都跟進了卡片式后臺設計。盡管后來 WebOS 在激烈的系統競爭中被淘汰,但打開手機后臺界面、把要關閉的應用向上輕輕一推關閉的操作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用戶的日常使用習慣。
然而,最近有外媒報道稱,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在一封回復用戶的郵件中稱:
“滑動關閉后臺應用程序可能會降低 iPhone 的續航時間,除非是無響應的情況,否則不應該強制關閉應用。”
也就說,我們日常過程中習以為常的殺后臺舉動,可能是沒有意義甚至錯誤的手機使用習慣?
iPhone 為什么不用殺后臺?
幾年前,網絡上關于 iPhone 為什么比安卓機流暢的話題幾乎成了日經貼。具體原因,除了底層代碼編譯機制不同外,還有內存管理方式、權限開放程度不同等。即使是今天,在內存利用上,iOS 做得比安卓似乎還是要好一點,4G 內存在安卓上達不到及格水平,但在 iPhone 上基本是綽綽有余了。
首先,iOS 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可供用戶選擇的“后臺”。
我們雙擊 Home 鍵或手勢上滑呼出的多任務界面,其實只是近期使用過的應用列表以及快捷方式。當你切換到下一個應用后,上一個應用的內存等資源實際上已經被凍結和釋放。iOS 的內存管理機制更為嚴格,內存不夠用時,會自動釋放和分配,不需要用戶額外去做清內存的操作。
此外,頻繁的“殺后臺”,反而會加劇耗電。
不進行“殺后臺”操作時,打開原本的應用,應用從掛起狀態提取數據,反應更快、消耗資源更少;而“殺后臺”后,應用需要重新載入,反應速度更慢、耗費資源更久,導致功耗增加、續航降低。
此外,得益于 iOS 的統一推送機制,應用即使不在運行,用戶也能通過推送機制及時獲得各項信息。
所以,按照蘋果高管的指導,正確使用 iPhone 的姿勢是,“后臺”不用管、關閉應用直接按下 Home 鍵即可。
當然,即使在 iOS 嚴格的限制下,依然有部分應用變相讓自己成為“真后臺”。比如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后臺播放一段沒有聲音的音頻讓自己不被凍結,碰到這類應用恐怕還是得手指一滑清理干凈。
所有手機都不用殺后臺?
開頭我們已經說了,卡片式后臺和上滑關閉應用的設計最早是 WebOS 推出的。Palm 采用這種機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WebOS 是真正的真后臺,多個應用在后臺會真實運行,和 Windows 等桌面系統的后臺機制非常接近。
因此,搭載類似 WebOS 的設備,手動關閉后臺的操作是有必要的。至于現在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安卓系統,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情況就要復雜很多。
在一般的認知中,安卓是“真后臺”,即使切換到其他應用或回到桌面,之前的應用依然會以某種形式繼續運行。
實際上,安卓的后臺具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帶服務(Service)的,應用切換到后臺后會被凍結,重新打開會被喚醒,機制和 iOS 有些類似;另一種則是帶服務的,后臺會繼續運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真后臺”。
真后臺的好處是讓手機系統也能有多任務功能,同時做更多事情;但壞處是多個應用同時運行,會消耗更多資源,造成卡頓、發熱等問題。
實際上,谷歌一直在致力于解決這個問題,試圖讓安卓的用戶體驗變得更好,其中就包括優化內存管理機制,用戶不用再操心應用的后臺問題。例如,在新的安卓規范中,應用的自啟被嚴格限制。
如果這些規范被嚴格執行的話,加上安卓手機動輒 8G、12G 的大內存,似乎安卓也可以不清后臺。
但現實情況是,國內安卓市場,由于谷歌服務的缺失,很難對開發者形成強有力的約束。現在,依然有很多安卓應用,并不遵循谷歌制定的最新規范。作為開放系統,谷歌給出的最強力約束不過是不合規范禁止上架 Google Play,對國內開發者毫無威懾力。
而且,國內安卓陣營的推送機制依然各自為戰。所以,綜合各種情況,安卓機想要用得舒服的話,清后臺可能還是一個不時進行的操作。當然,由于手機廠商在定制系統上已經加大了對流氓應用的打擊力度,安卓這方面的體驗一直在逐漸變好。有條件的小伙伴,建議優先安裝 Google Play 版應用。
手機電池要精心呵護?
很多國內媒體在報道蘋果高管的言論時,采用的說法是“滑動關閉應用程序會降低 iPhone 電池壽命”。不過,關于這點,Craig Federighi 郵件的原文用詞是“battery life”,翻譯成續航時間更加貼切。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借此聊聊殺后臺會不會加劇電池壽命下降的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電池的確是損耗品。以 iPhone 為例,使用一兩年,循環次數達到幾百次后,電池實際容量可能會下降到出廠的 80% 左右。
正因為如此,網絡上可以看到大量關于減少手機電池損耗、延長電池壽命的使用技巧,大致是避免過充、避免電量過低時再充電、電量不要充太滿等等。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方法未必就無效,但對普通用戶而言,操作的現實意義其實不算大。畢竟手機可能是我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花費時間最長的設備,頻繁充電的行為難以避免,電池損耗也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手機終究只是一個工具,用盡各種方法來延緩電池損耗,必然會讓手機使用體驗大打折扣。不妨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來使用手機、坦然接受手機電池的正常衰減,對于電池損耗嚴重的手機,換電池可能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Phone需不需要清后台?这本来就不该有争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枝独秀下一句是什么啊?
- 下一篇: 抗结剂方案具体流程和步骤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