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校企”方正集团濒临破产:经历多轮内斗,负债超3000亿
文雷達財經(ID:leidacj),作者長帆,編輯深海
2 月 21 日,方正集團“19 方正 SCP002”債券到期,規模為 20 億元。上海清算所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當日結束,未收到方正集團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
而在 2 月 14 日,北京銀行因方正集團未能清償債務,且明顯不具有償債能力,向法院申請對方正集團破產重整。2 月 21 日,方正集團發布公告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北京銀行申請。
方正集團依托北大,被譽為中國“最牛校企”,旗下擁有方正證券、北大醫藥等 6 家上市公司。截至 2019 年三季度末,方正集團總資產超 3600 億元,總負債 3029.51 億元。
方正集團為何會落入破產重整的境地?
“IT 企業中內斗最激烈的地方”
根據方正集團官網信息,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于 1986 年投資創辦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王選院士是方正集團的技術奠基人,其發明的“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系統”奠定了方正集團的起家之業。
上世紀 70 年代后,西方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由于計算機是建立在英文基礎上的,如果不能實現漢字信息化處理,中國將毫無疑問地被排除在世界信息化潮流之外。然而與拉丁字母相比,漢字不僅字數繁多,而且變化萬千。因此,有人甚至提出,要想跟上信息化步伐,就要廢除漢字,走漢語拼音化的道路。
王選意識到漢字信息化處理的重要性,選擇了其中難度更大、社會需求更加緊迫的漢字照排系統,并采用激光輸出方案,直接研制世界上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最終,王選成功發明激光照排技術,使中國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時代,迎來了光與電,王選本人被譽為“當代畢昇。
王選認為,應用技術成果一定要在市場上進行考驗,而成立開發公司是技術與市場結合的橋梁,他的這一想法也得到了時任北大校長丁石孫的支持。
1985 年,北大正式成立了“北京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主打產品為照排系統。
1987 年,北大物理系講師張玉峰、張兆東、晏懋洵等人創辦了 “北大技術服務部”。當時王選主持開發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統技術非常領先,在北京大學的撮合下,兩支隊伍會合。
1988 年,北大科技開發總公司改名為北大新技術公司,開始了華光 IV 型照排系統的生產和銷售。
1989 年訂貨金額突破一億元大關,為后來方正集團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1 年,公司正式改名為北大方正,并陸續推出了方正系列照排新產品。
1995 年,方正在香港上市,王選受邀擔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成為方正的靈魂和旗幟,甚至被媒體稱為 “方正之父”。
方正系列照排產品,使得我國書刊出版周期從 300 天縮短到 100 天左右,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占領國內報業和書刊(黑白)出版業 90% 以上市場,并在海外華文報業市場得到廣泛使用。
在公司迅猛發展的同時,方正內部人事更迭頻繁。方正集團如走馬燈般換了 4 任總裁,只有王選和張玉峰巋然不動,但二人因為經營理念存在分歧。
1999 年 9 月,“逼宮大戲”上演。當年 9 月 16 日,香港方正的第二大股東要求香港方正董事局主席王選辭職。9 月 20 日,方正集團一些中高層管理人員又聯名要求王選留任方正集團董事長、香港方正董事張玉峰辭職。
有媒體報道稱,方正被業內認為是中國 IT 企業中“內斗”最激烈的地方。
在內斗的同時,方正業績出現下滑。1999 年,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虧損超 2 億。
對于雙方爭端,北大校方 “各打五十大板”。1999 年 10 月,張玉峰和王選同時退出集團董事會,張保留了上海方正延中科技實業公司董事長,王選則保留了香港方正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方正集團董事會成員調整為王選、肖建國、閔維方、張兆東、張旋龍、唐耀福、魏新組成。其中北大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閔維方任集團董事長。
2001 年 11 月,閔維方不再兼任集團董事長,魏新脫穎而出,晉升為集團董事長。同時兼任方正科技的董事長、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魏新歷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教育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北大方正集團副董事長、方正投資公司董事長、世界銀行教育發展項目顧問等職。
2002 年 7 月 29 日,方正控股發布公告稱,王選辭任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方正告別王選時代。
魏新引入凱地系李友
魏新成為方正集團掌門人后,方正的內斗并未終止。
2001 年,方正科技的祝劍秋意圖控制方正科技,而“凱地系”作為外援,幫助方正集團保全了對方正科技的控制權。李友作為“凱地系”的核心人物之一,得以進駐方正科技。
2003 年是方正的關鍵之年,方正集團進行了股權改制,而李友是這場改制的主角。經過評估,方正集團 2003 年初的凈資產為 1.5 億元,總資產 100 億元,按照此估值,李友等人持有的招潤投資以 4480 萬元獲得了方正集團 30% 的股權。
這場改制曾引發巨大爭議,部分媒體和外界人士質疑此次改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而李友進入方正集團,得到了魏新的大力協助。據媒體報道,魏新曾勸李友,方正集團是李友能施展才能的平臺。李友出任方正集團 CEO 在方正集團內部分歧嚴重,有人擔心李友卷款跑路。為此,魏新還給方正靈魂人物王選寫了一封長信。最終,李友順利成為方正集團 CEO。
李友本人頗為傳奇。公開資料顯示,李友于 1982 年考入鄭州航院,其間因病休學一年,于 1986 年畢業。在鄭州航院的學習經歷,讓李友積累了眾多的嫡系,此后,投入其麾下的多是鄭州航院 1985 和 1986 屆的校友,被稱為“鄭航系”。
1986 年畢業后,李友進入河南省審計廳工作。1994 年,李友進入資本市場,并結識了張海,二者一起創立運作了河南心智、河南梅塞置業等公司,后來組建“凱地系”,張海與李友成為“凱地系”核心人物。
張海在 14 歲時自稱具有特異功能,能把樹葉“由大變小”、用意念“讓時間倒流”、讓絕癥患者“手到病除”……28 歲時,張海入主健力寶。2005 年 3 月 23 日,張海因涉嫌挪用資金,被廣東佛山警方依法拘留。入獄之后,張海買通關系,通過偽造舉報立功和虛構發明專利,先后兩次減刑,第一次從 10 年減刑為 8 年,第二次減刑到 6 年。2011 年年初,張海提前出獄,旋即出國,下落不明。
李友進入方正集團后,與張海分道揚鑣,并帶領方正集團實現一系列擴張。
其中,主要并購包括:2002 年斥資 2.3 億收購了浙江證券;2003 年出資 2 億收購蘇州鋼鐵集團;同年以 3 億入主西南合成制藥;以 4 億元收購武漢正信投資……
至 2013 年,方正集團總收入 680 億元、總資產 960 億元,凈資產 339 億元。
“致命斗法”
2013 年,李友遇到了“宿命”中的對手郭某。
起初,雙方關系親密。2013 年 5 月,郭某旗下的政泉系注資民族證券時缺少資金,通過方正集團旗下的方正東亞信托融資 80 億元,絕大部分資金用于增資民族證券。
李友則希望政泉控股幫助代持北大醫藥部分股票。
雙方的合作算盤為:方正通過方正證券吃下民族證券,讓方正證券的資產規模跨入行業第一梯隊;而政泉控股則試圖通過換股收購的方式將民族證券“借殼上市”,從而獲得來自方正的資金援助。
2013 年 10 月,方正東亞信托向上海銀行北京分行轉讓了政泉系 49 億元為期兩年的債權,而政泉控股沒有在期限內還款,導致政泉系危機被引爆。
郭某認定李友故意想逼政泉控股資金鏈斷裂。方正的高管則宣稱,政泉想控制方正證券的董事會。
2014 年 11 月 2 日,政泉控股連發 5 份公告,舉報方正集團高管涉嫌內幕交易。
2015 年 11 月 5 日,方正集團在官網發布公告,稱魏新、李友、余麗三位董事應相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三人分別為方正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總裁。
政泉控股舉報后,李友的“關系網”和“外圍公司”開始浮出水面。“協助調查”的方正集團董事、總裁余麗為李友“鄭航系”的同學;集團高級副總裁曾是李友在校時上下鋪的兄弟。
除此之外,方正集團副總裁、北大醫藥法人代表李國軍為李友胞弟,方正集團另一位副總裁郭旭光為李友的侄女婿。根據政泉控股的舉報,除李友外,李國軍和郭旭光亦參與了北大醫藥代持事件。
不過,有“鄭航系”員工向雷達財經表示,李友本人并非任人唯親,而是根據個人才能安排崗位,有一些“鄭航系”員工,因能力不足離開。
李友入獄后,北大系隨即安排新的方正集團高管,重新搶回控制權。
2016 年 11 月 25 日,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李友等人內幕交易案一審公開宣判,法院認定被告人李友犯內幕交易罪,妨害公務罪和隱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 7.502 億元。
2017 年 5 月 9 日,方正證券公告稱,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構成信息披露虛假,證監會對方正集團、方正證券等 4 家企業分別處以 60 萬元罰款。
同時,李友被處終身證券市場禁入,余麗被處以 10 年證券市場禁入。
工商大廳搶公章
李友一方并不甘心失去方正集團控制權。根據裁判文書網信息,2017 年 12 月,在北大方正員工攜帶招潤投資證照前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工商大廳內辦理五證合一事項時,余麗、馮志丹、李立民等人搶走了招潤公司公章、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證件。
拿到招潤公司的工商資料后,2018 年,北京招潤在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對方正集團提起了三樁訴訟,起訴的案由分別是,作為方正集團的小股東——招潤公司的知情權,招潤公司存放在方正集團的財務資料等財產返還,以及方正集團 2018 年 3 月股東大會決議的有效性。
而北大一方也采取了法律手段。北大資產公司訴方正集團在 2004 年的改制無效。方正集團 100% 股權,應歸還北大資產公司所有。2019 年 6 月 14 日,北京市一中院對此正式立案。
北大資產起訴核心要點為:
一、方正集團改制所依據的財務文件存在造假。2001 年至 2004 年,時任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時任執行總裁李友、時任副總裁余麗,在方正集團的改制過程中,將方正集團 2002 年 12 月 31 日的凈資產審計值由 20.69 億元人民幣,降至只有 8029 萬元人民幣。
二、在股權受讓主體上,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北京招潤并非“實現員工激勵、體現人才為本的平臺”,而是用來騙取方正集團 35% 股權的持股工具。
三、拿方正集團自己的錢,買方正集團。魏新、李友、余麗,“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獲取方正集團巨額資金,用于支付他們非法獲取方正集團權益的轉讓款”。
在爭斗中,方正集團迎來危局。
2019 年前三季度,方正集團實現營收 917.7 億元,凈利潤虧損 24.69 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 31.9 億元。
截至三季度末,方正集團總資產為 3657.12 億元,總負債為 3029.51 億元,包括應付債券 872.37 億元,非流動負債合計 1122.22 億元,流動負債合計 1907.30 億元,資產負債率達 82.84%。
除了違約的“19 方正 SCP002”外,方正集團還有存量人民幣債券 23 只,余額 345 億元。
今年 2 月 14 日,方正集團收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北京銀行向法院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的理由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未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不具備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
2 月 21 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對方正集團破產重整申請,并指定方正集團清算組擔任管理人。
“最牛校企”瀕臨破產重整境地,時也?命也?內斗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最牛校企”方正集团濒临破产:经历多轮内斗,负债超3000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求一个创意好听的小店名字!
- 下一篇: 汽车首保需要带什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