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王者之树,是自然界最有智慧的“纵火犯”
怒燒了 5 個月的的澳洲大火,終于在 13 日宣布結束。
得益于悉尼及周邊地區 30 年來最大規模的一場持續降雨,基本所有著火點的火情都得到控制。
這場大火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統共燒毀了超過 1000 萬公頃土地和 2500 棟房屋,造成至少 33 人死亡,約 10 億動物葬身火海。
而在這場大火中,一種神奇的植物,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它就是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桉樹。
食物只認桉樹的考拉
很多第一次知道桉樹,可能還是其考拉唯一指定食物的身份。但經過這場大火,桉樹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也變得復雜,或者是立體了起來。
大火還沒被徹底撲滅前,那些曾被火焰席卷過的土地上,桉樹就已經“浴火重生”了。在原來被燒得焦黑的樹干上,桉樹嫩芽“破皮而出”,充滿了生機。
火災后的桉樹嫩芽,不禁讓人感嘆生命的頑強
不過,不少人也從快速恢復的桉樹身上讀出了一種“陰謀論”的感覺,認為桉樹有“故意”縱火之嫌。而當我們真正了解桉樹與大火的關系,就可以發現這更像是一場“基因層面的屠殺”。
01
桉樹是澳大利亞的國樹,早在 16 世紀初歐洲人登陸時,澳洲大陸就已經遍地桉樹了。
不過桉樹并非只有一種,而是指桃金娘科 Myrtaceae,桉屬 Eucalyptus 下所有植物的統稱,有超過 800 多個種類和 100 多個變種和亞種。
桉樹幾乎主宰著整個澳洲。澳洲的森林覆蓋率大約為 20%,但其中 80% 都是以桉樹為主,達 92000000 公頃。盡管桉樹是澳洲的象征,但桉樹的一些特定也決定了它需要為大火背一部分的鍋。例如,高度易燃。
我們從桉樹,尤其是藍桉(學名 Eucalyptus globulus)的一個綽號“汽油樹”,就可窺見端倪了。桉樹渾身上下都含大量易揮發的芳香油(桉樹油),特別是桉樹的葉子,就以其明顯的油腺斑點(oil glands)而著稱。在天氣炎熱時,桉樹油會在高溫下揮發,使整片桉樹林都氤氳在這種易燃氣體中。
無論是活葉還是將要掉落的死葉,都清晰可見其油腺斑點。圖源:Thomas Fairman
另外,當揮發的桉樹油與塵埃、水蒸氣以及陽光等混合,還會在空氣產生一種詭異的藍色調。而這種現象在澳洲,特別是新南威爾士州的藍山就很常見,“藍山”這名字便是起源于桉樹制造的“藍色霧霾”。
新南威爾士典型的藍色霧霾
但與其說這是一種藍色霧霾,不如說這是一顆潛伏的定時“汽油炸彈”。如果剛好遇上高溫干燥且多風的天氣,一支煙頭、一個閃電或一點火星,都能帶來一場焮天鑠地的森林大火。
此外,桉樹本身還提供大量易燃的材料,它們在地面積攢的可燃物也遠超其他植物。那厚厚一層的剝落樹皮和殘枝落葉,會使火勢發展更加迅猛,猶如“釜底加薪”。
再加上那些易揮發的桉樹油,就算挖出隔離帶,大風依然能讓火勢迅速蔓延,這讓許多常見的森林防火方式失靈。有時候,被點燃的桉樹還可能會發生爆炸。
全球森林火災觀察顯示,超過 70% 的火災發生在森林景觀,而這其中主要是不同類型的桉樹林地。例如 2017 年造成 66 人死亡的葡萄牙大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規模種植的桉樹。
而在遍地都是桉樹的澳洲,林地火災幾乎已經成了標配。只是澳洲適逢 120 年來極旱和極熱,這才讓這次火災的規模空前,而 2019 年新南威爾士州的火災警報數量也比過去 20 年都要高出 4 倍。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2019 年的火警數量飆升
02
但問題來了,既然桉樹如此易燃易爆,它們為什么還能在澳洲坐擁如此多的土地?
事實上,自然界的許多生物都懼怕火,火焰幾乎是死亡的代名詞。即便是懂得利用火是人類,也要對火忌諱三分。而對于那些沒長腿、不會跑的植物來說,火帶來危害也嚴重得多。
不過,在漫長的演化歲月下,很多樹木也演化出了許多預防火災發生或能在火災中降低損失的策略。例如橡樹林就因為不易被點燃且不易引起火災,而成為一種防火樹被種在生物防火隔離帶上。
400 歲的大橡樹
按理來說,桉樹的易燃簡直就是在自尋死路,早就該在生態環境中滅絕了。只是現實與理論剛好相反,它們反而成了澳洲大陸活得最好的植物。因為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桉樹非但不怕火,甚至還對火充滿了強烈的渴望和需求。
首先,桉樹的樹干是筆直高大的,相對樹干的高度,它們的樹冠又總是太過稀疏,和“枝繁葉茂”四字不太沾邊。當火災發生時,這高高在上的樹冠就能在一定程度避免了火苗的向上攀爬。盡管延伸到地面的剝落樹皮,也會將火焰往樹葉上引,但這種樹冠大火往往來得快去的也快,避免了山火的長時間炙烤。
其次,桉樹還有厚厚的樹皮,其位于樹干中心輸送養分的導管也藏在木質部深處,不易被傷及。與其他植物相對,桉樹在大火過后的存活率更高,受影響也更少。
而更讓人感覺驚訝的是,桉樹還會利用大火讓自己的種子和嫩芽進入新一輪的萌發。桉樹的樹皮下會有一些處于休眠狀態的芽,桉樹的種子也擁有堅硬的外殼。大火的高溫正好能喚醒沉睡的休眠芽和讓種子外殼爆裂,讓它們快速萌發。
再加上大火過后的草木灰滋養著土地、其他植物都被燒死燒傷,率先恢復的桉樹簡直如有神助,搶盡先機。盡管火災對桉樹也有傷害,但火災過后它們很快就能扭轉逆境,快速霸占有利的生態位。
而許多研究也顯示,幾乎每一次森林大火過后,澳洲的桉樹占比都會有所提升,直至成為澳洲的王者之樹。再結合前面的“汽油炸彈”來看,桉樹就像是在蓄意縱火將競爭對手趕盡殺絕,充滿了演化的智慧。
03
不過,說到桉樹的頑強和強勢,它們作為一種人工經濟林木引起的爭議也不少。
從經濟上來說,桉樹可謂渾身是寶,它們的身影混跡在各類清涼油、精油、涑口水、紙張和花卉園藝中。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桉樹能快速地提供大量優質的木材。
綠植界的第一大網紅尤加利便是桉樹,這一名字就是 Eucalyptus 的音譯
要知道,桉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樹種。在巴西,桉樹最高年生長速度能達到 117m³/h㎡。靠著這些優勢,桉樹早在 18 世紀就邁開了其“殖民”全球的步伐,一躍成為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人工樹種,與楊樹、松樹并稱為世界三大速生造林樹種。現在從熱帶到溫帶的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經濟價值。
而在我國,桉樹種植面積最大的便是廣西省。2017 年,全國 45% 的木材就出自廣西,生產總量達 3.059×10^7 立方米。而桉樹木材則占了其中的 75%,貢獻了全國 25% 的木材產量。而桉樹也一度被桉農稱為“搖錢樹”和“發財樹”,為中國提供了超過 1000 萬個工作崗位。
但近年來,桉樹在我國口碑下滑嚴重,成了不少人眼里的“妖樹”。我國民間甚至還掀起了“滅桉”、“滅桉”的風潮。他們認為桉樹是“抽水機”——需大量水分,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地沙化;“吸肥器”——對肥料需求很大,導致土壤退化、土地貧瘠;“霸王樹”——對其他物種有抑制性,導致其他植物無法存活;“毒樹”——釋放毒素,危害人體,使孕婦流產等。
不過,這都是陳年老謠言了。桉樹確實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優勢,但還不至于到妖樹的地步。關于“抽水機”一說,已有研究顯示:每合成 1 公斤生物量,松樹需 1000 升水,黃檀、相思也在 800 升以上,而桉樹只需要 510 升。由此可見,說桉樹抽水機并不成立。
“吸肥器”說法也類似,國外一位學者 Liani 早在 1959 年就對 25 年生的桉樹林土壤做過觀察,發現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達 20.33 克每平方米,而松樹林土壤有機質含量僅為 7.54 克每平方米。
至于“霸王樹”說法,也是對植物的“化感作用”的誤解。生物本身就存在相生相克的現象,桉樹對一些植物確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這也屬于正常的自然規律。而“毒樹”一說更是無稽之談,目前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
不過,在中國桉樹人工林中,土地肥力下降、水平流失和生物多樣性衰退等問題是存在的。但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桉樹這一植物本身,反而是人為錯誤的種植和管理方式致使。而林業部門及研究專家也比較一致地認為:真正的問題是現有的種植方式太片面追求產量和效益,如高密度種植、超短期輪伐,掠奪式攫取地力。
所以近年來,我國關于桉樹的種植也在不斷優化調整。而這場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博弈,可能還需要持續很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澳洲的王者之树,是自然界最有智慧的“纵火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爱奇艺全面崩溃!官方紧急行动
- 下一篇: 求一个2个字的游戏名字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