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基础]团队作业Week3
團隊介紹
團隊名:弗朗明哥舞步
團隊角色
開發:楊藝媛,易子沐,趙曉宇,夏欣怡
測試:張華杰
PM:劉斯盾
劉斯盾
我是劉斯盾,喜歡編程,喜歡運動!很高興和大家一起開發這個項目!
楊藝媛
我叫楊藝媛,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做一個項目,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易子沐
愛好:不斷提高生活品質。
趙曉宇
喜歡編程,喜歡電音,喜歡睡覺。
夏欣怡
有點完美主義,有點拖延癥的green hand;有責任心,不懼挑戰夜間生物(劃掉)讓我們一起學習吧!fighting!
張華杰
因為最菜所以放在最后。喜歡電影,喜歡玩耍,喜歡編程。猥瑣發育,不要浪。
往屆團隊采訪
我們團隊選擇采訪學霸在線項目的王文基學長。通過采訪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
1. 你們當時團隊做是什么項目?最后的結果如何?現在還有多少用戶使用?
當時的項目:學霸在線的項目,是一個在線學習資料的整合的網站,我們是一個pipeline的第三層,前兩層分別是數據爬取和數據分類整理,這兩層也分別有組在做。
最后的結果:我們最后沒有完成所有的功能,只是一部分,而且在beta階段CTO改變了前端框架,導致團隊整體的學習成本增大,開發效率很低下,基本變成了CTO一人挑大梁的局面。
現在還有多少用戶:目測為0。2. 怎樣選擇開發框架?怎么平衡框架性能和學習周期的問題?
怎樣選擇開發框架:說白了這個項目這是一個網站建設,大家基本對網站建設沒有太多的認識,CTO王鹿鳴同學基本上主導了前端(sematic UI reactjs)后端(Django)框架的選擇。
怎樣平衡性能和學習周期:這兩個還真沒平衡過,我們平衡的就只有迭代的速度和學習周期的矛盾,也就是說基本上哪個框架最成熟,社區最好,最穩定我們就選哪個。3. 當時團隊成員的工作量怎樣?平均每周要花費多少時間?
團隊員工工作量:普遍都不小,至少學習成本都挺大,而且中途有過改變框架的轉折點,所以其實大家一致沒閑著。
平均每周時間:前幾周的時間耗費是最多的,可能一周要有4-5天在項目上,后來大約一周也要有2-3天耗在項目上。4. 你們當時開發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遇到的困難就是技術的困難和與其他課業沖突的困難,技術的困難可以找外援,其他課業的困難就只有咬牙硬挺了,大家那個時候都很熱血,所以你自己也不覺得孤獨,我大學的兩次通宵第二次就是獻給了軟工的。
5. 當時你們是怎么分配任務和協調開發的?
分配任務協調開發:主要是PM的任務,他會比較忙,而且需要經常push成員,我們當時主要是分配了3個前端,一個后端,一個全棧還有一個PM。
6. 最后,學長有什么建議給我們嗎?我們團隊參考ratemyprofessor想做一個課程評價的網站。
一定要把任務往前趕,不要拖到和其他的課程撞車。而且一定做好技術調研,不要中途易轍。- 在采訪中, 我們學習到:
- 軟工絕不是一門輕松的課。或者說,這是一門很累,要花費很多時間的課,但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 在開始項目前對開發環境和框架的選擇一定要慎重,中途修改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需要學更多新的東西。所以在動手之前做好調研和規劃至關重要。
- 不要怕吃苦,團隊應當齊心協力,攻克難關。而且。。。不要趕deadline,一定要把任務往前做!
實際時間:采訪40分鐘,寫博客40分鐘。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Flamenco/p/766295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工程基础]团队作业Week3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bservableCollection
- 下一篇: linux下ntp服务器搭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