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软工】第1次个人作业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20170926】【软工】第1次个人作业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一、不懂的問題
- 關于注釋以及命名的問題,在4.2.9節中講到“不要寫多余的注釋”以及“不要解釋程序是怎么工作的”,我的問題是注釋在項目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我們在變量以及方法命名上下足功夫,那解釋方法工作的注釋是不是就可以省略?在編譯課上老師提到了“零注釋編程”這樣的一個概念,意思就是在命名變量或者函數時,起的名字要帶有功能或者意義。我回來查閱了一些文章,發現這方面的內容不多,但國內應該還是有的,比如這篇博文,當然博文的觀點太過絕對我不完全贊同,但是我還是覺得如果變量以及函數有好的命名,是可以省略部分注釋的,這樣也可以避免注釋更新滯后的問題。我在這次的項目中試驗了一下,感覺還可以,也可能是因為項目太小沒感覺出來問題。。。
- 在13.3中,講到“測試人員早期就應該積極介入,并制定測試計劃以及總綱”,我的問題是既然測試是基于代碼方面的,那怎么在設計時就定好需要的測試計劃?是要看開發人員的設計文檔嗎?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有時候應該會因為某些問題而更改設計文檔,這就可能導致一部分測試計劃失效,應該選取怎樣的時間進行測試設計使效率盡可能地高?我查閱到這篇文章,提到對測試產品分解成可獨立測試的單元,看起來測試計劃的制定是在開發初步結束后,那在開發人員開發的時候測試人員應該進行哪些工作呢?
- 在今天這個時代,很多代碼都可以由機器生成,目前來看,軟件從業人員對于機器的優勢我認為在于人員之間的合作溝通,以及軟件工程的工作流程,但是比如測試,我覺得應該也可以交給機器來實現,那測試人員與機器來講優勢在什么地方。
- 在第二章中講到軟件設計,我的問題是設計文檔究竟要寫到什么程度?設計文檔一旦確定,開發人員還可不可以更改?在這次項目中我自己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因為某些知識自己理解的有偏差,所以導致設計文檔無法實現,于是我修改了設計文檔,變成一個我掌握的實現方式。這種情況是要去找資料去完成原有設計呢?還是求快求簡單,改用自己熟悉的設計?
- 在3.1節“團隊對個人的希望”中,第一條是“團隊成員間要進行有效的交流”,我的問題是什么樣的交流是有效的,人員間交流的無外乎就是代碼,小強以及工作進度這些東西,這些就足夠了嗎?還是需要再交流其它的內容?
二、名詞溯源
- 軟件:存儲在存儲程序計算機的存儲器中的共處理器執行的指令,1953年8月由Richard R. Carhart在一個工程文本中提出的。
- 軟件工程:以系統化方法應用于軟件開發工程。1968年在前聯邦德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召開的軟件工程會議上提出。
三、逸聞趣事
- Alain Colmerauer設計了邏輯編程語言Prolog。他的目標是創造一個具有兩歲小孩智商的程序語言。為了證明他成功達到了這個目標,他展示了一個Prolog程序,它對于每條查詢都會機智地給出相同的回答:“No”。
- 為了紀念偉大的先輩程序員Ada Lovelace那能夠寫出永遠也無法被執行的代碼的彪悍技能,Jean Ichbiah和美國國防部創造了Ada語言。盡管缺乏證據顯示有任何重要的Ada程序曾經被完成過,歷史學家仍然確信Ada是個成功的公益項目,它讓數以千計的國防承包商免于淪落為與黑幫為伍。Ada曾經是美國國防部指定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唯一開發語言,在其研發上耗資巨大。(國防承包商們于是不用靠販賣軍火給黑幫來維持生計了)雖然有充分的證據顯示Ada的整型范圍溢出檢查失敗導致弄壞了歐空局的一枚Ariane 5運載火箭,不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對此表示:關我P事。
四、管理軟件優劣
| Microsoft TFS | 需求、項目進度一覽無余, 能與 VS 無縫接合 | 維護起來比較復雜, 瀏覽器訪問相當慢 |
| Git | 代碼庫占極少的空間。易于代碼的分支化管理。 | 圖形界面支持差,使用難度大。不易推廣。 |
| Mercurial | 命令行簡單、容易上手 | 分支模型冗雜,多個版本庫交流存在問題,用戶少交流困難 |
| github | 支持多人共同完成一個項目,代碼不需要保存在本地或者服務器,能夠跟蹤錯誤,Bugs可以公開,不需要設置主機或者DNS。 | 上手不易,不是最好的設計跟蹤工具,GUI 有點混亂。 |
| bitbucket | 支持免費的私有項目,提交大文件速度快,不限容量 | 維護復雜,硬件要求高 |
| Apple XCode | 編譯速度極快,可編寫iOS App | 只能在Mac環境中運行,體積臃腫 |
| Trac | 有良好的擴充性;權限體系較完備;非常靈活,可以定制 | 不支持多項目,需求和缺陷沒有分離,核心功能少。 |
| Bugzilla | 免費,有中文版支持 | 快速搜索結果不準確。只能管理缺陷。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uoboLiam/p/7594679.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70926】【软工】第1次个人作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MMI模型
- 下一篇: 移动端数据java后台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