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2): 观察者模式-1
先看看維基定義:
The observer pattern is a softeware desugn pattern in which an object, called the subject, maintains a list of its dependents, called observers, and notifes them automatically of any state changes, usually by calling one of their methods. (The observer pattern is also a key part in the familiar model-view-controller(MVC).)
觀察者模式:
存在兩個對象 ,主題對象 與 觀察者對象, 主題對象包含一系列觀察者對象。 每當主題的狀態改變時,都會通過調用觀察者對象中的方法來通知所有觀察者對象(MVC 模式中也包含了觀察者模式)。
重點: 觀察者定義了對象之間的一對多依賴,一個對象改變狀態,它的所有的依賴者都會收到通知并自動更新。 在程序設計時, 如果遇到一對多依賴的情況,首先要條件反射的想能否用觀察者模式。
?
按照面向接口編程的原則, 存在主題對象、觀察者對象, 則自然存在抽象主題對象以及抽象觀察者對象, 靜態類圖如下:
?
以上結構圖中角色如下:
- Subject(抽象主題角色):將所有觀察者對象的引用保持在一個列表中,動態的通知觀察者對象,并提供增加與刪除觀察者對象的操作, 一般由抽象類或者接口實現。
- Observer(抽象觀察者對象): 為所有具體觀察者定義一個接口,在得到 Subject 通知時更新自己。 一般由抽象類或者接口實現。
- ConcreteSubject(具體主題角色/具體被觀察者角色): 實現抽象主題接口。
- ConcreteObserver(具體觀察者角色); 實現抽象觀察者接口, 使自身狀態與主題的狀態相協調。
?
在 .net 以及 jave內置了觀察者模式 —— 事件。包含事件的類用于發布事件,被稱為 發布器(publisher, 對應上文的 主題類), 其他接收該事件的類被稱為 訂閱器 (subscriber, 對應上文的 抽象觀察類),? 使用 發布 - 訂閱 (publisher - subscriber) 模型。
簡化的位置,用 委托以及事件取代 抽象觀察者類:
public delegate void NotifiyEventHandler(Object sender); // 基于委托定義事件 public Event NotifyEventHandler EventHandler;?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aolin1228/p/7503070.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设计模式(2): 观察者模式-1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hp 多维数组 array sort
- 下一篇: JS 关闭window.open的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