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理层
1.物理層主要功能
完成相鄰節點比特流之間的傳輸,控制數據怎樣被放到傳輸介質上的,關心的是用什么物理信號來表示‘0’和‘1’,最初的鏈接是如何建立的,或者連接后是如何終止的。
主要設備:
中繼器(Repearter):雙絞線的有效傳輸距離是100m,超過100m后就會數據衰減,難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因此我們要借助中繼器。
作用:對信號進行放大,報紙元數據的相同。
集線器(Hub):相當于多個端口的中繼器,內部構造是總線型的共享帶寬的方式。
注:集線器會將消息發送給除發送給它消息的端口外的所有端口。
沖突域:當兩個比特流在同一介質上相同傳輸就是產生沖突,沖突域是指發送數據給一個單一目標(單播)所影響的范圍。
?
廣播域:發送數據給一個不明確的目標所影響的范圍。
集線器(不管網絡接了多少個集線器)只有一個廣播域和一個沖突域。
廣播發送數據有兩個不足的地方:
1.用戶的數據包向所有節點發送,這樣就給數據的通信帶來不安全的因素,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很容易截獲他人的數據包。
2.所有數據包都向所有節點發送,加上他是共享帶寬的方式,就會更加造成網絡擁塞現象,降低網絡的執行效率。
集線器應用的場合:
不能用于較大的網絡,通常適用于和交換機等設備一起分擔小部分的網絡通信負荷。
注:若網絡中要使用HUB(集線器),那么PC最好在10臺以內,帶寬要在10/100Mbit/s以上。
廣播方式有上面那么多的不足,為什么集線器還要使用廣播方式呢?
因為他是一個物理層設備,基本不具備”智能“的能力,跟別說學習能力,他也不具備交換機具有的MAC地址表,因此他發送數據都沒有什么針對性,只能使用廣播。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buzhidaojiaoshenmoleya/p/5142118.html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 上一篇: Cocos2d 游戏状态机
- 下一篇: 通过电机编码器AB相输出确定电机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