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中的EIP EBP ESP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堆栈中的EIP EBP ESP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EIP,EBP,ESP都是系統的寄存器,里面存的都是些地址。
為什么要說這三個指針,是因為我們系統中棧的實現上離不開他們三個。 我們DC上講過棧的數據結構,主要有以下特點: 后進先處。(這個強調過多) 其實它還有以下兩個作用: 1.棧是用來存儲臨時變量,函數傳遞的中間結果。 2.操作系統維護的,對于程序員是透明的。 我們可能只強調了它的后進先出的特點,至于棧實現的原理,沒怎么講?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小例子說說棧的原理。 先寫個小程序: void fun(void) { printf("hello world"); } void?main(void) { fun() printf("函數調用結束"); }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函數調用的例子了。 當程序進行函數調用的時候,我們經常說的是先將函數壓棧,當函數調用結束后,再出棧。這一切的工作都是系統幫我們自動完成的。 但在完成的過程中,系統會用到下面三種寄存器: 1.EIP 2.ESP 3.EBP 當調用fun函數開始時,三者的作用。 1.EIP寄存器里存儲的是CPU下次要執行的指令的地址。 也就是調用完fun函數后,讓CPU知道應該執行main函數中的printf("函數調用結束")語句了。 2.EBP寄存器里存儲的是是棧的棧底指針,通常叫棧基址,這個是一開始進行fun()函數調用之前,由ESP傳遞給EBP的。(在函數調用前你可以這么理解:ESP存儲的是棧頂地址,也是棧底地址。) 3.ESP寄存器里存儲的是在調用函數fun()之后,棧的棧頂。并且始終指向棧頂。 當調用fun函數結束后,三者的作用: 1.系統根據EIP寄存器里存儲的地址,CPU就能夠知道函數調用完,下一步應該做什么,也就是應該執行main函數中的printf(“函數調用結束”)。 2.EBP寄存器存儲的是棧底地址,而這個地址是由ESP在函數調用前傳遞給EBP的。等到調用結束,EBP會把其地址再次傳回給ESP。所以ESP又一次指向了函數調用結束后,棧頂的地址。 其實我們對這個只需要知道三個指針是什么就可以,可能對我們以后學習棧溢出的問題以及看棧這方面的書籍有些幫助。當有人再給你說 EIP,ESP,EBP的時候,你不能一頭霧水,那你水平就顯得洼了許多。其實不知道我們照樣可以編程,因為我們是C級別的程序員,而不是ASM級別的程 序員。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milantgh/p/3881278.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堆栈中的EIP EBP ESP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mca 更改监听端口
- 下一篇: [leetcode笔记] R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