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测呈阳性,或需关注新冠病毒对消化系统影响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月1日晚間,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發現,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做進一步分離病毒的研究。
因此,該院副院長劉映霞表示,提醒廣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時,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也已有指明確診患者糞便中存在2019-nCoV。地時間1月31日,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該論文中也提到,美國第一例確診的2019-nCoV感染患者在住院后的第2天出現了腹瀉和腹部不適。
而在腹瀉的糞便樣本中,美國醫生也檢測出2019-nCoV的存在(rRT-PCR結果陽性)。論文作者們還就此強調,該病毒對于在呼吸道外的潛在影響,“目前我們還不甚了解。”
同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也觀察到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首發癥狀僅為腹瀉后,懷疑消化系統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后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實驗室進行的相關檢測證實,在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也發現病毒核酸。
研究團隊據此提出,在前期國家權威指南提出的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的基礎上,新冠病毒還存在一定的糞-口傳播。臨床醫師特別是消化內科醫師應高度關注新冠肺炎不典型癥狀,針對患者嘔吐物、糞便等做好個人防護。
而腹瀉這一癥狀此前也早就出現在確診患者群體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線臨床工作者和專家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1月30日發表于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這份研究武漢金銀潭醫院99名患者的臨床數據中,有83%的患者出現了發熱,82%的患者有咳嗽。這兩者是最為常見的臨床特征。但患者也會出現其他現對少見的癥狀,其中包括2%的患者出現腹瀉。
實際上,科學家對冠狀病毒的研究顯示,該類病毒與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除呼吸系統外,還可引起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病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粪便检测呈阳性,或需关注新冠病毒对消化系统影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3D面具破解人脸识别的AI初创公司耐能
- 下一篇: 柳叶刀谈新冠病毒:蝙蝠冬眠,谁是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