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为主与刚刚好(自省)
I make a big mistake last week,我不愿提起傷口,不然每次看到,都似用手指輕輕戳著,疼痛敏感。但寫下犯錯的因由,總歸留下一些我日后該警醒的東西,引以為戒,不至于在同一個坑跌得狼狽。
有一種思維,就是先入為主的想法。一旦這種念想是錯的,在形成之后,自己根本無法察覺,即便是看到對的東西,也自動轉換為自己認為該是什么的。念想變深就成了執念,病癥越發嚴重,所看的東西就成了想看的東西。沒旁人打醒,自己還會錯的路上走下去,因為自己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是錯,以為行走的路還是正確,丟失了自省可能。能被打醒算是陷得較淺,也算是迷途知返,陷得深的,把真相拍到他額頭上都沒有用處,他還要將它撕碎,狠狠甩在地上。
我記得在盜夢空間里,有在深層夢空間種植執念的手段,一旦執念形成,就無時無刻暗示引導人的思緒,再也無法擺脫。真實生活中當然沒有這種手段,無論對的還是錯的執念,都產生于自己,雖然可能被外界因素影響,但畢竟念想是自己承認生成的。先入為主的錯實在難以防范,它就像是周圍的空氣,不經意之間吸入就在腦中形成,潛伏著,時時左右我們思緒。這種例子太多了,類似陌生人是不好溝通的;女人是貪慕虛榮的;男人是沒有良心的。不用去論證這些觀點的正誤,重點不在于這里,而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如果在一開始溝通交往就抱著這種念頭,就太容易被引向這些觀點的路上,越走越遠。想避免這種錯,我還沒思考到好的對策,目前只能是拓寬視野,與人溝通,反復論證。
剛剛好的做事方法,我之前一直認為是還不錯的方式。“剛剛好”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時機,另一個是完成程度。
時機的“剛剛好”,計劃流程安排的井井有條,事情按節奏一步步進行,恰好能剛剛好完成,看起來是一個人計劃有序,運籌帷幄的體現。在于小事上,按這種方式也沒多大問題,因為出了事,也不會多嚴重。但重要的事情還這么去安排的話,一旦出現問題,就沒有挽回的余地,付出難以接受代價。所以,在大事情上,無論如何,留個余地。
完成程度的“剛剛好”,這樣日常工作是沒有問題,畢竟有時剛剛好還不可企及。不過我覺得,“剛剛好”其實是不夠好,做到剛剛好沒什么值得驕傲的,本該就做到這程度。而且有的時候,按“剛剛好”的標準去做事,達到的效果是不大好。工作能超出“剛剛好”,自己才能有更好的突破,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兩個錯,在我身上劃上兩道傷口。夜深,傷口該蓋上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先入为主与刚刚好(自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别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搞混了!
- 下一篇: Android内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