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计划笔谈(9-1):泛BOM与虚拟产品
關系計劃筆談(9-1):泛BOM與虛擬產品?
????虛擬產品是客戶需求與能力單元之間邏輯緊耦合、實體松耦合的產物,是業務運營的基礎、前置條件和載體。邏輯的關聯面主要是工序結構,也就是一個產品或者一組產品(我們稱之為套裝產品)從訂單確認再到成品入庫直至到客戶倉庫或者生產線再到客戶的成品倉庫的過程。這個過程里面的活動會非常具體化地得到分析,并且落實到能力單元。“客戶需求-工序結構-能力單元”當然這個工序結構不僅僅是生產制造類的活動,還包括許多知識員工主導的活動,如圖紙制作,也包括模具加工商主導的活動等等。這是一個基于價值鏈的設計,不增值的部分會被處置。上面說的這個邏輯控制變量是時間,正是這一點確定了我們后面要說的“訂單項目化”。
????虛擬產品的另外一個特征是實體的松耦合,這主要是說,訂單履行過程中的各個行為主體、利益主體以及能力單元(它們三者更多時候是重疊交叉的)不一定要屬于同一個組織,這就是上面說的沒有企業邊界的概念。但是一旦有令,它們就會按照預設的方式展開行動,好比是預備役部隊,平常會按照自己的節拍行動,有具體任務的時候會序時切換角色,這是相對于供應鏈管理者的角度來說的。
????虛擬產品不只是對產品構件及其參數描述,在虛擬產品的屬性中它們大約只占到15%的信息量。虛擬產品的屬性結構是分層級的。除了我們通常的BOM類內容之外,還包括對它們一旦在兌現為實體產品時候,所需要的作業現場的活動模式與活動載體的詳細關聯,并以這個載體為中心進行輸入與輸出的邊界定義,確定投入的人工與材料,采用的具體的已經被論證有效的工藝方法等等。知識生產與物質生產兩種傾向的活動都有一樣結構的描述,在實際業務中知識生產與物質生產又是融合的。
????虛擬產品在擁有了這些屬性之后,才有意義,才能形成關系計劃的核心。
????虛擬產品在產品品類的結構設計上,需要不停地進行抽象,一輪再一輪的進行,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對一定時期里面新增加的產品與之前的產品進行比較,進一步“合并同類項”。特別是從基本材料、產品物相結構(一般為成型與結合方式)等方面進行抽象將更有利于實體產品的“計劃生育”,同時不影響客戶需求的滿足。這個方面的追求方式,類似于尋找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化學元素一樣,雖然沒有那樣的一個顆粒細度,但是實體產品抽象為虛擬產品的能力高低,實際上基于虛擬產品的實際地位,也決定了供應鏈的競爭水平高低。
??????????????????????????????????以上文字?摘自《基于虛擬產品的關系計劃模式》
????
??? 對于BOM,當前的一個實際的革命性是它已經不局限于具體的實物性質的物料構成,而需要將物料之間的關系(相當一部分是工藝方式)模式化之后視同BOM去管理,當BOM有了這些元素之后,又不是經典意義上的BOM了。我將它定義為“泛BOM”。實物在系統中越來越虛擬化,呈現出其信息的一面,信息除了描述自身的屬性之外,更多的是描述關系、狀態以及一定狀態下的關系。
這是新一代信息系統與傳統ERP在底層的區別與聯系。經典ERP里面的BOM架構發揮了重大的歷史貢獻,但是輝煌屬于大工業時代以及大工業的遺老遺少。這個架構在迭代之后,MRP也就捉襟見肘了,所以才可能誕生出沒有MRP(準確說是經典MRP)也能做好“一竿子到底”的計劃模式。
????CIO俱樂部社區qlhl2000進一步說“BOM的假設不再是單純的物料編碼和工藝參數的屬性,而是包含工藝方式上的動態搭配關系,以及線上線下的狀態”,我確實就是這個意圖!
??? 從經典BOM到泛BOM我們就可以將物料和工藝統一在同一個邏輯之下,這樣就有可能將不同性質的生產要素進一步統一到時間刻度之下,MRP以及MRPⅡ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步到位將任務分解到具體生產單位的具體班次的具體時段)就可以實現了。這個系列筆談里面將進一步探討“任務廣播”的話題,這里就不展開了。它是“五化”(“五化”是指一個管理信息系統或者一個企業的業務架構需要體現這樣的五個特性:【1】需求結構化【2】產品虛擬化【3】關系預置化【4】訂單項目化【5】業務財務一體化)的重要產出之一。
?
???? “泛BOM”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當前以及未來的業務變化速率已經遠遠高于我們所感覺到的。記得1997年我在江蘇鹽城工作的時候,當時我所在的公司和另外一家電氣企業談并購之類的事情,我們去調研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它的產品已經30多年沒有變了,就是做那種拉線開關,控制電燈,風扇之類。現在自然比較罕見,極偶爾你可以在一些小餐館的壁扇上可以看到改良了的拉線開關。這個企業在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是非常紅火的,一直沒有考慮過如何對產品進行升級,這雖然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但是我們還是不自覺地做了大工業的遺老遺少,不自覺地相對顯得被動地進行產品迭代,以至于一路滑到“多品種,小批量,緊交期”的運營漩渦之中。
??? 經典BOM應當追溯到福特生產方式年代,那是允許我們將時間維度以季度為單位、月為單位、周為單位進行交付的。現在不行了。所以我在2007年架構ISCM(內部供應鏈)系統的時候,果斷地以分鐘為交付的時間單位,著實覺得這個粒度過細了。系統運行一年多來,發現恰好符合這個行業的供需規律。
?
???? 在引文中說的清楚,虛擬產品的構建基礎其實就是泛BOM的元素。經典生產方式之下,產品的內在工序關系、工藝活動可以通過較大規模的批量處理來完成,關系是相對靜態的,現在已經沒有那個條件了。現代生產方式必須一攬子整體考慮物料、物料之間關系、加工狀態、成品化進程等因素,這樣才能精確制導,引領訂單按照一定的方式履行,將物料轉化為符合需求的產品來。
?
????泛BOM將以前屬于不同領域的元素進行系統思考,放置到一個較大的產業背景下去部署,就好像我們現在不能單純地考慮農業問題,必須將農業、農村、農民“三農”一起來考慮一樣。泛BOM支持了虛擬產品的構造,同時也確定了資源與能力之間的關系,能力與訂單之間的關系,資源與實物產品之間的關系(筆談系列的9-2,將專門談“關系”問題)。泛BOM包含了經典BOM,高于經典BOM,這樣新式的BOM與經典MRP的關系也就解構了,MRP以及MRPⅡ的使命將由誰來承擔,又如何承擔呢?我考慮在這個筆談系列的9-3里面進行深入探討
本文轉自 ? ?王甲佳 ? 51CTO博客,原文鏈接:http://blog.51cto.com/secajia/416391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关系计划笔谈(9-1):泛BOM与虚拟产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zabbix 安装时常见问题处理
- 下一篇: mysql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