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前所未有的超级爆发 矮新星亮度突增1600倍
美國宇航局(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非常擅于通過檢測恒星亮度的微弱變化,來發現遙遠系外行星的微妙痕跡。在執行任務期間開普勒已經成功發現了很多新世界,但近期的發現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趣的發現之一。
正如研究人員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中的一篇新論文中所描述的那樣,開普勒發現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超級爆發”(super-outburst)。它來自一顆以前未知的矮新星恒星系統。在不到 24 小時里,矮新星亮度突增達 1600 倍,然后慢慢消弱消失。
正在研究的矮新星恒星系統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褐矮星組成,其質量大約是白矮星的十分之一。白矮星是一顆老化類太陽恒星的殘余核心,在地球體積大小的球體中,含了大約相當于太陽質量的物質。褐矮星是一種質量在 10 到 80 倍木星之間的天體,因為它太小了,無法進行核聚變。這顆褐矮星每 83 分鐘繞著這顆白矮星轉一圈,距離只有 25 萬英里(約 40 萬公里),大約是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它們的距離如此之近,以至于白矮星的強大引力,將棕矮星的物質剝離,像吸血鬼一樣吸走了它的精華。剝離的物質在向白矮星旋轉時形成一個圓盤(稱為吸積盤)輸入。當這個矮新星恒星系統經歷了一次超級爆發,亮度會增加 1000 倍以上。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整個事件,觀察到亮度緩慢上升,然后迅速增強。雖然理論上預測到了突然的亮度變化,但緩慢開始的原因仍然是一個謎。吸積盤物理的標準理論不能預測這種現象,隨后在另外兩次矮新星超爆發中觀察到了這種現象。
觀測顯示,圓盤的溫度從正常狀態下的大約 5000-10000°F(2700-5300°C)上升到超爆發高峰期的 17000-21000°F(9700-11700°C)。這種類型的矮新星系統相對罕見,已知僅有約 100 顆。
這個天體的探測,為探測隱藏在開普勒數據中更罕見的事件帶來了希望。研究團隊計劃繼續挖掘開普勒數據,以及來自另一個系外行星獵人: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苔絲號(TESS)任務的數據,以尋找其他瞬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前所未有的超级爆发 矮新星亮度突增1600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法庭判决苹果侵犯通信专利 须赔偿850
- 下一篇: 开源组织向微软请愿:Win7既已退役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