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培育的蛇器官可以产生真实毒液
據外媒報道,盡管蛇毒通常對人體有著相當惡劣的影響,但它也被用于生產能夠挽救生命的抗蛇毒血清以及其他各種藥物。隨著科學家們在實驗室里培育出微型分泌毒液的腺體,這種毒液可能很快就能更加容易地獲取到。
目前,蛇毒是在特殊的養殖場里從蛇的毒牙里“擠出”來的--這些蛇被迫咬下收集容器。這個過程不僅對技術人員來說是困難和危險的,而且為了獲得可用的毒液他們還需要多次這樣的操作。
作為一項國際合作的一部分,荷蘭烏得勒支大學三名博士生研究了另一種選擇--培育能產生毒液的腺體的微型版本,這樣一來,大量的毒液來源就能很容易獲取到。
研究人員從一位飼養員那里獲得的已受精珊瑚眼鏡蛇(Cape coral snake)的卵開始。幼蛇在孵化前從卵中被取出,然后從它們的毒液腺中提取微小組織樣本。隨后,這些樣本被放入凝膠中并添加生長因子。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樣本中的干細胞長成了小型的“類器官”毒液腺。事實上,它們長得非常快,以致于每一個類有機物都可以被分解開來,另外還可以在一周內被用來培育多個其他的類有機物。
據了解,這種小腺體非常活躍。更具體點來說,它們的結構跟實際的毒腺中含有毒液的囊泡相似。這些結構產生的肽具有生物活性,跟活蛇毒液成分非常相似。
事實上,跟天然毒液中的神經毒素一樣,由類器官產生的神經毒素會阻礙肌肉細胞神經放電過程的發生。然而有趣的是,通過調整生長因子的成分,有可能會改變類器官毒液的特征。這表明,這種毒液因此可以被定制從而優化其在抗蛇毒血清或其他藥物開發中的用途。
“每年有超 10 萬人死于蛇咬傷,大部分在發展中國家。然而,制造抗蛇毒血清的方法自 19 世紀以來就沒有改變過。很明顯,對新療法的巨大醫療需求尚未得到滿足。”這項研究論文的首席作者 Hans Clevers 說道。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实验室培育的蛇器官可以产生真实毒液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商务部:重点保障武汉生活必需品 协调口罩
- 下一篇: 京东物流:义务为武汉地区提供救援物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