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浏览器的DNS解析时间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如何获取浏览器的DNS解析时间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首先看原理:
| a <= <random number>t1? http://a-doppler.facebook.com/test_pixel?HTTP1.0&t=1&size=0kt2? http://a-doppler.facebook.com/test_pixel?HTTP1.1&t=2&size=0kt3? http://a-doppler.facebook.com/test_pixel?HTTP1.1&t=3&size=0kt4? http://a-doppler.facebook.com/test_pixel?HTTP1.1&t=4&size=10kt1 = DNS + New Connection +RTTt2 = New Connection + RTTt3 = RTT10k /(t4–t3)~TCP bandwidth來源:《MobilePerformanceVelocity2011.pdf》 by DavidWei. |
這方案有兩個關鍵點:
1、為了避免各種DNS緩存,每組請求必須用一個從來沒被用過的全新N級域名。這就要求你的域名支持泛解析。例如我為了這個實踐,開了*.qgy18.com的解析。
2、每組的第一個請求響應必須以HTTP/1.0返回。我開始還沒注意這個,經aoao提醒才明白,這樣才可以確保后面的請求會重建Connection。
t2 和t1指向同一個域名,且都需要重新建立連接,所以t2-t1是DNS解析時間;t2返回Connection: Keep-Alive,t3是在Keep-Alive指定的timeout時間內發起的新請求,且返回內容為空,所以是RTT(Round-Trip Time);t4在t3的基礎上只是把返回內容大小由0k變成10k,所以t4-t3是加載這10k資源花費的時間,這就可以得到網絡帶寬了。為了減少網 絡波動,也可以多測幾次取平均值。
明白了原理就好辦了,剩下的幾行代碼相信大家都會寫,略過。
相比Navigation Timing提供的統計,這種方法好處是兼容絕大部分瀏覽器,沒有瀏覽器實現上的差異和bug,能較準確的反應瀏覽器查詢DNS所花費的時長;缺點是部署起來比較麻煩。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获取浏览器的DNS解析时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开始新的博客之旅
- 下一篇: 写给程序员的最好的13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