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武汉疫情,这是大数据能贡献的力量
這幾天,我們周圍很多全媒體平臺的記者,已趕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發源地,進行一線采訪報道,他們的行動力與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而作為科技媒體,我們一直在想,是不是也能從技術角度出發,為這場必定會十分艱苦的戰斗貢獻一些綿薄之力。
在虎嗅今日與多家大型數據科技公司進行溝通后,其中,百度向虎嗅提供了一個關于“全國春運人員遷徙熱力圖”城市數據的鏈接。
雖然這聽起來與病毒疫情沒一毛錢關系,但是我們還是從百度遷徙地圖的城市大數據中發現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如果你輸入“武漢”這個城市,從1月10日正值春運大幕拉開,到1月22日春運第一階段高潮將要落下的時間點,從武漢(起始地)流向全國各地的城市客流量排名,與各地新型肺炎病例被發現的數量與時間早晚,有著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1月15日從武漢流向全國各城市分布圖,圖片來自“百度地圖慧眼”
百度告訴虎嗅,這個春運期間的人口流向圖,主要是基于下載了百度地圖app的用戶地理位置數據以及用戶自愿提供上傳的信息進行了數據追蹤,并結合大數據分析和挖掘等技術總結描繪出的(由于下載基數較為可觀,因此我們認為這些數據具備一定的可信度)。
我們輸入了從1月10日到1月22日不同的時間點,發現這12天以來,從武漢出發人員流向最多的地點基本是武漢周邊區域,也就是湖北省內的其他城市,這些城市排名在十幾天內基本沒有太大變動。
特別是黃岡與孝感市,是過去十天平均從武漢流出人口匯集最多的兩個城市。與之相對應的是,截止發稿,除了武漢,黃岡成為全國第二個“暫時關閉城鐵站與火車站離市通道”的城市。
而一出湖北省,流動人口雖然像天女散花般飄向全國33個省市,但一二線城市及省會城市仍然是武漢流出人口最主要的聚集地。
譬如以下是在1月10日到15日期間,從武漢流入人口最多的外省城市。其中,長沙市、北京市、重慶市、上海市、深圳市等比較靠前。
截圖來自百度地圖慧眼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深圳等)、上海與北京也是公開通報武漢新型肺炎病例最早,除湖北以外病例最多的地區,而其他省會城市也均陸續發現并通報病例(浙江、湖南、四川、安徽是目前發現病例最多的省份)。
數據來自人民日報23日0時消息
當然,除了人員流動,各地病例發現率肯定有其他因素干擾,譬如醫療水平、各地衛生部門及群眾的重視程度、各地應急響應程度等等。但令人疑惑的是,從1月10日到1月15日的平均數來看,北上廣并不是武漢流出人口匯集最多的地區。
而1月15日~1月22日的武漢流出人口去向則更為明顯:
四川?。ㄌ貏e是成都)、河南?。ㄌ貏e是信陽、鄭州、駐馬店)的部分城市以及重慶市在排名中十分顯眼,平均流入比率要高于北上廣。眾所周知,四川省與河南省是對外輸送勞動力的大省。
此外,這個時間段,也是安徽與江西省部分城市打工人士的集中返鄉時間。
截圖來自百度地圖慧眼
當然,大數據不可盡信(再次提醒,只做相關參考),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引起地方相關機構以及普通民眾的重視。
此外,就在今天下午,四川移動也利用網絡大數據,協助四川省內相關部門進行武漢肺炎輿論監控,通過移動用戶數據來分析從武漢進入四川各地的人口數量。
從1月10日到20日,流入四川的武漢用戶共5.9萬,其中成都地區人口最多,為2.2萬。這與百度地圖提供的數據有一定吻合度。
數據來自“快文信息”
近日,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在接受財新采訪時表示,春運回鄉大潮將要結束,大部分人在過去十幾天,已經把病毒帶去了全國各地,甚至過年期間還會有更多處于潛伏期的病例被發現。
假如真如其所說已經錯過了“黃金防控期”,那么接下來抗擊新型病毒的戰役,就更需要各地區政府、人民以及產業界的協同力量——機構及時發現并上報病例,普通發熱民眾自發去醫院檢查,各地企業有資源出資源,有技術出技術,合力抑制地區性感染持續爆發。
值得稱贊的是,作為科技公司,百度今日根據衛健委發布的官方數據,上線了針對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四個城市的“發熱門診地圖”,普通用戶可以直接查找附近所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
圖片來自百度地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面对武汉疫情,这是大数据能贡献的力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新型冠状病毒战役打响,口罩生产商压力倍增
- 下一篇: 车站及12306网站购火车票的旅客不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