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进修章节
20、LSA類型(周期性更新30分鐘泛洪)
LSU報文包含LSA,LS Type,Link state id,Advertising router作為LSA的唯一標識;LSA Age(存放1小時,越小越好),sequence(越大越新),checksum代表LSA新舊
路由器不會存在兩份一模一樣的LSA,收到一份舊的LSA理想情況會回傳一份新的LSA或者忽略,收到壞(校驗和)的也是同樣處理。
ospf中誰產生的LSA誰才會有權利處理它,所以間接路由器down不會影響其他up路由器本地LSDB里的LSA信息,但是會影響路由信息!當間接路由器由down變為up時,LSA在原有的基礎上序列號增加進行全網的覆蓋。
重點關注1>產生者是誰2>傳播的范圍(泛洪的范圍)3>內容
LSDB分進程與區域進行存放
ABR:兩個區域及以上的路由器,其中一個為area 0
ASBR:引入外部路由的路由器
LSA-4余LSA-5一般會一起出現;LSA-3余LSA-4被稱為匯總LSA;option選項字段在hello、DBD、和每個LSA中出現;flags標記字段只在LSA1中出現,用于表明角色;
1、router-LSA(Type1)
ospf路由器產生,描述路由器的鏈路狀態和開銷(路由與拓撲信息),本區域內傳播
LSA1中linkstate ID = 產生者ID,等同于AdvRouter
LSA-1內容:4種鏈路類型(詳見LSA-1內容【圖片】)
LSA-1作用:表達路由;表明拓撲;表明角色;
針對loopback描述:只有路由描述(stubnet)
針對p2p(串行)網絡描述:p2p與stubnet
針對MA網絡:DR接口IP標識虛節點,描述類型:LSA-1中transNet與LSA-2【以太網屬于MA網絡】
標記字段:V = 1虛鏈路節點;E = 1 ASBR;B = 1 ABR;
2、network-LSA(Type2)
DR代替虛節點產生LSA,為LSA-2,;描述MA網段的鏈路狀態,本區域內傳播
Linkstate id = DR接口IP
Attached Router MA網絡真實節點router-id,從虛節點到真實節點開銷都為0
3、Network-summary-LSA(Type3)
ABR產生,描述區域內某個網段的路由,區域間傳播【域間路由】(特殊區域除外)
承載路由的網絡號,掩碼,開銷;每經過一次ABR重新生成一次LSA
linkstate ID = 域間路由的網絡號
AdvRouter = ABR的router ID
4、ASBR-summary-LSA(Type4)
ABR產生,描述到ASBR的路由,ospf域內傳播(特殊區域除外)
每經過一次ABR重新生成一次LSA
dis ospf lsdb asbr
5、AS-external-LSA(Type5)
ASBR產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OSPF域內傳播(特殊區域除外)
外部路由不屬于任何區域,初始度量值為1
linkstate ID = 外部(域外)路由的網絡號
cost type:默認為2類,不累加;1類,累加
FA轉發地址(forwarding address):一般都為0;解決次優路徑、防環;非0條件:MA網絡,這個非0地址在ospf進程中,非靜默接口
FA=0時,依靠LSA1,2,'4',5進行路由選路
FA=非0時,依靠LSA1,2,'3',5進行選路
確定FA的地址:MA網絡,這個非0地址在ospf進程中,非靜默接口
查看外部路由的LSA:dis ospf lsdb ase
6、NSSA LSA(Type7)
ASBR產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盡在NSSA區域傳播
LSA7與LSA5內容一樣,LSA5不屬于任何區域但LSA7屬于NSSA;只在nssa區域泛洪;NSSA區域的ASBR產生LSA7;LSA7中FA一定非0;
LSA7中FA確定:1、loopback地址(第一個宣告的最先加入ospf進程中)2、物理接口IP
LSA7轉LSA5變化(只能7轉5,不能5轉7):1、type2、adv 3、option中P位 變為 E位
dis ospf lsdb naas
21、特殊區域stub,nssa
1、作用:減少LSA泛洪相當于減少LSDB的大小,
2、stub:過濾LSA-4與LSA-5;不能再骨干區域配置(骨干區域需要中轉LSA-4與LSA5);不能在虛鏈路配置(虛鏈路不能穿過stub區域);不能存在ASBR;stub區域需要每個路由都要配置stub;ABR自己產生了默認路由就不會采用其他路由發過來的默認路由???
3、完全stub:stub的基礎上在ABR配置stub no-summary;過濾LSA3,4,5但存在一個特殊的LSA3(默認路由的LSA3);其他的一樣
4、nssa(以stub為,基礎發展起來的):nssa區域需要每個路由都要配置nssa;允許ASBR的存在;過濾LSA4與LSA5但允許LSA7存在;默認路由只能手動下方(文檔這么說但實現有區別,ABR會自動下發默認路由);當存在兩個及多個ABR時,LSA7轉LSA5由其中router-id高的進行轉換,選項字段中P位 = 1,FA非0;
ospf選路:域內>域間>type1(累加比cost)>type2(先比域外cost,再比域內cost)
5、完全NSSA:nssa區域基礎上在ABR上配置nssa no-summary;過濾LSA3,4,5;
如果在ABR路由器上引入外部路由,則option中P位 = 0,LSA7就不會轉為LSA5;
LSA小結:骨干與常規區域一樣,存在LSA1,2,3,4,5;stub區域存在LSA1,2,3;完全stub區域存在LSA1,2,3(默認0.0.0.0);nssa區域存在LSA1,2,3,7;完全nssa區域存在LSA1,2,3(默認0.0.0.0),7;
一定要防止路由回灌;'有區域0鄰接關系'的ABR不使用非骨干區域的summary LSA(LSA3與LSA4)【會放入LSDB但計算路由時不使用】保證3類與4類不會出現環路;5類是依靠3類(FA非0)與4類(FA為0)進行LSA泛洪,所以也不會出現環路;7類同樣也是依靠5類(除本區域),本區域是靠1類與2類所以也不會出現環路;
22、虛鏈路:擴散區域0;
工作原理:發送單播包,
cost:虛鏈路的cost等同于底層物理的cost;保證cost最小與鄰接關系的穩定;
應用場景:區域0不連續,被分割;與骨干區域不相接的常規區域;沒有骨干區域存在的多個常規區域,不鄰接的區域建立虛鏈路;
缺點:無法針對傳輸區域進行骨干區域的路由匯總(目的:放環); 穩定性受router-id影響;設計不當會成環;
23、ospf過濾工具
1、接口下:ospf filter-lsa-out {all,ase,nssa,summary}過濾LSA
2、進程當中使用:filter-policy 配合ACL過濾路由,
目,無法直接過濾LSA(間接可以),適用任何協議;import只是在計算路由時生效,不影響LSA泛洪(但在ABR上使用,可以過濾掉LSA3);export只能應用在ASBR上,對引入路由生效,其他設備不生效,間接過濾外部路由(LSA5與LSA7),如果一旦產生之后再次過濾就無法生效,
3、區域里使用:filter ;只能用在ABR上(進入區域的LSA3);import主要針對LSA3的過濾;間接過濾LSA3,5,7
24、幀中繼
DTE:用戶設備
DCE:運營商設備
NNI:幀中繼交換機之間的接口格式
虛電路VC:建立在兩臺網絡設備之間共享網絡的邏輯電路,包括PVC與SVC
DLCI:區分虛電路
通過LMI協議(華為采用Q.933A協議)感知到線路存在的DLCI號;ospf在幀中繼宣告,需要手動指鄰居(單播),需要在幀中繼網絡中保持DR的唯一性(手動指定DR),下一跳的map(映射關系);
25、點到多點P2MP
針對幀中繼網絡,最佳方案應該是修改網絡類型為P2MP,MA網絡中存在的三個問題(單播鄰居、DR確定、下一跳映射)就不復存在了;PVC的個數對應P2P的內容份數;
26、ospf路由匯總
鏈路狀態型路由協議(ospf,is-is)自動匯總沒有意義;手動匯總分為域間匯總(LSA1,2生成LSA3過程中生效【路由的起始區域匯總生效】)和域×××總(起始的ASBR生效)
27、ospf默認路由的下放
本地有默認路由直接下放;本地沒有默認路由強制下放;
28、認證
接口認證;區域認證;(接口認證優先級高于區域認證)
骨干區域的認證特別注意虛鏈路的認證;
29、GRE隧道
配了ip,目的可達,接口自動up;網絡類型可更改;GRE既傳路由也傳數據包(虛鏈路只傳路由);引入額外的coat;通過GRE傳的路由cost從1562起
*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1349787063/2096268
總結
- 上一篇: 在 Swift 中调用 OC 代码
- 下一篇: jsf页面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