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简例
1.常見黑盒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因果圖法、狀態遷移法、判定表法、流程分析法、正交試驗法、錯誤猜測法、輸入/輸出域測試法、異常分析法、
2.等價類劃分法
??概念:某個輸入域的集合,在這個集合中每個輸入條件都是等效的。
?原則:
A.規定了取值范圍或值的個數,則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兩個無效等價類
B.規定了輸入值的集合,或是規定了必須如何的條件,則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C.布爾量,則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D.輸入數據的一組值假定N個,并且程序要對每一個輸入值分別處理,則可確定N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E.輸入數據必須遵守什么的情況下,則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若干個無效等價類
F.已劃好了等價類,各元素在程序處理中的方式不同,則應該進一步的劃分
步驟:
3.邊界值分析法
??邊界值使用條件:
??邊值點定義:上點、離點、內點
????????原則:
步驟:
4.等價類+邊界值
??適用范圍:輸入與輸入之間、輸出與輸出之間各項無牽制關系的情況。
例如:用戶注冊
適用的測試類型:功能測試、性能測試、GUI測試、配置測試等
5.判定表法
概念:是分析和表達多邏輯條件下執行不同操作的情況的工具。
應用:
組成:條件樁、條件項、動作樁、動作項
步驟:
優點:能把復雜的問題按各種可能的情況一一列舉出不,簡明而易于理解,可避免遺漏。
缺點:合并存在漏測。
適用范圍:
6.因果圖法
是把規格轉化為判定表的系統化方法。它適合檢查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情況。
步驟:??1.把大的系統規格劃分解成可以測試的規格片段(可選)
? ? ? ? ? ? ?2.找出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結果
? ? ? ? ? ? ?3.畫出因果圖
? ? ? ? ? ? ?4.將因果圖轉換為判定表
? ? ? ? ? ? ?5.簡化判定表(可選)
? ? ? ? ? ? ?6.生成測試用例
優點:
缺點:
條件與結果:恒等、非、或、與
條件與條件:異、唯一、要求、或
要求:只要其中一個輸入發生,其他輸入也會發生(誤區:為什么充值和充值成功不是這個,因為他們不是同屬輸入條件,而是由先后條件,沒什么關系)
7.流程分析法
這是從白盒測試中路徑覆蓋分析法中推廣到黑盒測試中來的測試分析方法。
步驟:
總結:重點在測試流程,流程測試沒有問題并不能說明系統功能就沒有問題
8.狀態遷移圖法
概念:狀態遷移法實際上是測試了各種狀態的轉換,這些狀態轉換的測試在實際工作中是很容易遺漏的,只要將這些狀態的轉換測試到,是不是采用狀態遷移法并不重要,因為狀態遷移圖只不過是給出一種將多個狀態的轉換串起來進行測試的思路
步驟:
1.畫出狀態遷移圖
2.列出狀態-事件表
3.畫出狀態轉換樹(列出每個狀態,畫出所有從這個狀態出發的狀態)
4.從狀態轉換樹推導出測試路徑
5.根據測試路徑編寫合法測試用例
6.編寫非法測試用例
9.正交試驗法
概念:是從大量和試驗點中挑出適量的、有代表性的點,應用迦羅瓦理論導出的“正交表”,合理的安排試驗的一種科學的試驗設計方法
相關概念:指標、因子、因子的狀態
步驟:
總結:不考慮實際取值的意義,故刪除無效的組合,補充漏掉的常見組合。
10.輸入域測試法
只需要在使用完等價類、邊界值的基礎上再考慮特殊值和長時間輸入
11.輸出域覆蓋法
期望達到輸出或等價類覆蓋
12.異常分析法
容錯能力、故障恢復能力
13.錯誤猜測法
根據經驗猜想。只能作為測試設計的補充,而不能單獨用來設計測試用例。
14.用例設計方法總結
| 方法名稱 | 特點 | 不足 | 測試類型 | 系統類型 | 備注 |
| 等價類,邊界值 | 分類、覆蓋 | 不考慮組合 | 所有類型 | 所有系統 | 需要關注數據背后的信息 |
| 判定表因果圖 | 全排列組合、人工化簡 | 比較繁瑣 | 功能測試 | 控制系統、游戲 | 用于測試比較復雜的處理過程 |
| 正交試驗 | 兩兩組合、自動選取 | 不關心組合的實際意義 | 功能測試、配置測試 | 所有系統 | 關鍵是正交表的選取 |
| 狀態遷移 | 測試修改 | ? | 功能測試 | 手機、MP3 | 編輯修改功能也可采用 |
| 流程分析 | 測試流程 | ? | 功能測試、安裝測試 | 金融系統、物流系統、電子 商務系統 | 業務流程復雜的系統適用,只檢查流程,不保證單功能正確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3554558328-s/p/7302523.html
總結
- 上一篇: android studio ndk-b
- 下一篇: 如何删除Safari浏览器的扩展程序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