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翅医话——小青龙加石膏汤
??原來我有兩篇文章是說小青龍湯的,覺得意猶未盡,今引醫家說及實例再絮叨絮叨。
? ?? ???張錫純先生在論述【太陽病小青龍湯證】時說“凡遇外感喘證可治以小青龍湯者,莫不投以小青龍湯。而臨證細心品驗,知外感痰喘之挾熱者,其肺必脹,當仿《金匱》用小青龍加石膏,且必重加生石膏方效”,又云“平均小青龍之藥性,當以熱論。而外感痰喘之證又有熱者十之八九,是以愚用小青龍湯三十余年,未嘗一次不加生石膏。即愚所遇之證分毫不覺熱,亦必加生石膏五六錢,使藥性之涼熱歸于平均。若遇證之覺熱,或脈象有熱者,則必加生石膏兩許或一兩強、、、、、、蓋如此多用石膏,不唯治外感之熱且以解方中藥性之熱也。為有石膏以監制麻黃,若遇脈之實者,仍宜用麻黃一錢。”
? ?? ? 讀曹穎甫先生《經方實驗錄》云:“予近日治丁姓婦十年痰飲,遇寒即劇,日晡所惡寒而喘,亦用此方。方用麻黃三錢,細辛二錢,干姜三錢,白術三錢,半夏三錢,桂枝四錢。服經二劑,咳喘略減,而無汗惡寒如故。再加麻黃二錢,合五錢,細辛加一錢,合三錢,外加杏仁四錢,炮附子四錢,效否待明日方知。然姜生治張君,兩用輕劑而即效者,實由本年新病,不同宿疾之未易奏功也。”
? ?? ? 張曹二位醫家均為民國時人,張居河北,曹在滬上,何用藥有此冰炭之反?有謂處方用藥因地制宜。北方寒冷,人多腠理致密,平素少汗,里之郁熱尤多,故張加石膏;南方炎熱,人多腠理疏松,平素多汗,衛外之陽多虛,故曹用附子。此之謂乎?亦或用藥習慣使然乎?還望同志者釋疑。祝味菊先生治咳喘亦常用小青龍湯加附子,以為:“哮喘為陰陽俱虛,痰濁為祟,肺分泌痰涎愈虛(多?),則陰愈虛,陽虛用溫,陰虛不能用甘寒,始克有濟。”祝氏對于陰陽俱虛之證,一向主張溫陽為先,反對寒涼。噫!讀書之難也,臨證用藥欲絲絲入扣尤難矣!雖理說均通 ,然用藥總要以見證為準,因人因病制宜始為正途。
? ?? ?何姓八歲小兒,素有咳喘之疾,一有外感,勿論何季節,必咳嗽無疑。小時好找我看,視病情或給以藥片,或適當輸液,或給予中藥,因各種因素也住過醫院。這幾年隨著年歲的增大雖然抵抗力增強,但是一旦患感就不好快速治愈,因孩子大了搞怪調皮不易說服吃藥,打針吃小藥片,咳嗽常達半月甚至一月之久方慢慢痊愈。停痰伏飲故然。三月初感冒咳嗽打針消炎多日,雖有小效,反復發熱已十余日,轉我處診治。發熱38℃,咳嗽陣作,喉中痰鳴,不易咯出。見面色紅,舌苔白厚而干,飲食二便尚可,予麻杏石甘湯加味:麻黃6克、杏仁6克、甘草10克、石膏20克、桑白皮6克、蜜紫菀6克、炙杷葉6克,煎取400毫升,日四次溫服,一劑熱解,再劑咳出大量黃粘痰涎,舌苔也退,以為病解,再者孩子也不愿再吃藥,隨即停藥觀察。越二日,熱再起,咳復舊。家長心急,詢可否去醫院檢查,這個當然同意。囑若有大問題,可聽醫生話住院治療。半日后復來,拿肺X光片,報告稱“左肺紋理增多,左下肺斑片影,考慮肺炎。建議CT檢查”;血檢:“白細胞計數23.2(10的九次方每升打不出來),中性粒細胞75%(增高),淋巴細胞18.3%(下降)”,診斷結論:“1、肺炎,2、敗血癥?”。孩子媽媽雖然相信我,但是看到這兩個檢查報告,心里是七上八下,問不住院行嗎。老百姓對于科學的東西常常是懷有敬畏之心的,我也不置然否,只是解釋說,看孩子表現本無大問題,中醫治病看到的是人,不像西醫看到的是檢查的病,想住院不反對,讓我治也可以,二日為限,不緩解再去不晚。其肺上的陰影是否此次才有還是以往就有,無法定論,但是總的來說是個病根,血象白細胞增高不是壞事,國有堅兵也。現證:脈滑大,舌紅薄白干苔,身常有小汗出,咳嗽陣作,熱依舊38℃,無渴二便可。處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5克、桂枝6克、干姜4克、芍藥5克、半夏5克、細辛4克、五味子5克、甘草6克、石膏20克,再加杏仁5克、魚腥草20克,一劑熱下,僅僅36.7℃,下午量體溫稍高。方不變,續吃三劑,熱解咳無。至于肺上的陰影還有否,囑過些日再復查看看。
? ?? ?《溫病條辨》下焦篇,“四十八、喘咳息促,吐稀涎,脈洪數,右大于左,喉啞,是為熱飲,麻杏石甘湯主之”,提出了“熱飲"一說。“蓋飲屬陰邪,非溫不化,故飲病當溫者十有八九,然當清者,亦有一二”,此飲病有當用石膏者。《金匱》“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此也仲圣之治熱飲者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凤翅医话——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语言中volatilekeyword的
- 下一篇: an unsupported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