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本寻常,我们要不要跳槽
為什么80%的碼農都做不了架構師?>>> ??
年后了,講到跳槽的問題,或許大家比較關心。也有很多VC朋友問我有沒有創業的想法,有沒有想動的意向?面對這些問題,我比較坦然。我在上一家公司其實干的還不錯,但最后CEO在我個人的空間上許諾了我一個事業部的總經理,當時我掛的是總監。后來過了2周沒等到正式任命,就把我掛在另外一個事業部總經理下面。那時候也有點憤青,比較偏激,也不會和去CEO向上溝通,一氣之下到倉促到了阿里巴巴。那會我還是很在乎很多同事說,你不是很牛么,這么總監跑過來做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當然將我的人也沒在阿里混多久最后也走了。畢竟我前面幾年的發展,還是依賴CEO的肯定,我這個人一直比較感恩。經常和CEO保持著常年聯系,過年過節送上點祝福,也力所能及的幫前面的老板幫點小忙。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也不知道當初的選擇對還是不對。當然來阿里也3年半了,因為這個平臺比較大,視野比較開闊,發展比較快,個人的成長也比較快。相信很多朋友的離職跳槽和不理解、不爽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一個公司大了以后,你最上面的老板或許都不認識你,而關系你直接利益的領導對待你,讓你覺得厚此薄彼,讓你覺得不公平了、委屈了,該得到的利益沒有得到,該得到的肯定沒有得到。當然確實很多領導的管理水平不到位,他們本身也需要提升。還有很多情況也確實是因為偏見或者誤會。
? ?我們見過的很多情況是原來跟著一個領導干的開心,干的好好的,結果這個領導換走了。之前付出的努力都沒有被新來的領導所感知、認知到,而每一個新的領導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理念,新官上任的過程中容易對以往的事情褒貶不一,導致了一些彼此認知上的摩擦;其二呢,不管政府官員還是企業骨干都會第一時間重要自己的信任的人,好快速放心的把事情推下去。于是很多人在領導的親信下,產生了消怠的念頭,早早的下決定認為自己的發展空間沒了。事實證明空間或許還會有,但跟對人還是非常的關鍵,這些事情也是客觀的事情,領導們也是從公司的角度進行了最佳決策,而不是主觀的行為。
?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客觀的反省自己的能力,做好向上溝通的準備。在企業中,個人的價值階梯往往由你上面的那個人決定的,所以向上溝通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我看過幾個朋友有想法,在原來的公司提的想法沒有被準,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公司還是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再此跳出來以后才客觀的認識到自己需要加強改進。除了自我反省提升以外,我個人認為跳槽該不該跳,多去分析一下成本。按標簽式衡量一個人背景的方法來看,頻繁跳槽肯定不好,讓人覺得不踏實不靠譜。
? ?實際大多數都是被跳槽,一個人重新把熟悉了很久的公司、配合的很好的同事換了,重新在一家公司成本很大的,除非原來的公司真的支撐不下去了。我曾經幾度也有跳槽的念頭,之前想了想,這些念頭發生在業務發展不順利,大家信心不足等逆境的情況下。但真正幫助一個人成長、強大起來的環境,其實是逆境。只有在不舒適的環境中,讓你焦躁煩惱搞不好睡不好覺有危機感的時候,這個時候主觀解決問題的斗志、能力才被會激發出來。很多人都是被逼出來的,講的就是這一點。所以我現在告訴自己,混不好,沒混好,不走。要走也是在這里混的很好的時候。每一家公司外面看起來都是很光鮮,但實際上進去了以后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你遇到的這些問題,你不去解決,到了另外一家公司還是會遇到。人需要的去面對,而不是消極的去逃避問題,這樣的話叫做沒有責任、勇氣、擔當。
? ?觀望了周圍一圈,發現多半跳槽的人其實不是干得很好才跳的。人的本性是喜歡舒適,合適自己的,然后期望著有點空間發展。所以建議大家不要一不開心就想跳,獵頭一忽悠你就要跳,能在一個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能夠堅持下來、積累下來,肯定會有回報的。但很多人說跳槽是提升身價的最快途徑,這句話說的也是一個客觀的現狀,我周圍很多朋友2倍去了騰訊 2倍去了百度 3倍去了騰訊的都有,他們的薪水向火箭一樣上去了。不過后面還是會自己的命運買單,有些人過去適應了,去的業務部門也蠻好,活的蠻好。也有過去了沒有著陸,最后過了半載只能靠自己以往的背景和資歷,被動以及主動的去找下家。
? ?機會成本和風險成本是對等的,人很多時候都是和自己對賭。特別是行業泡沫多的時候,很多企業拿你現有薪水幾倍的數量來和你商談,高的超過市場游戲規則了,多數人好景不長自己后悔。說到這個地方就說到了選擇問題,努力很重要,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你在什么環境中生長,基本上決定了你是什么樣層次的人,基本上會具備不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特征。所以跳槽的話,一定要選擇對你的價值發揮,或者積累幫助最大的平臺。平臺大,才會拉升你的視線,才會幫助你拔高。你得想了跳槽除了拿到比原來多一點的薪水以外,真正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的發展積累起起到什么關鍵性的幫助。僅僅是覺得錢多(比原來多一點)然后這個公司看起來也行,也差不多就去跳,基本上不是很好的選擇。或許留在現有的公司,日耕月耕慢慢成為元老,得到的反而來得多。
? ?剩者為王,能做到剩,不僅僅是心態能忍下來熬下去,更是一直能力。職場上大家的智商其實都差不太多,但情商的差異非常的大。好的人為人處事都輕松,氛圍也積極向上,非常享受工作,不斷的追求到成就感,開心。開心、健康是人生很重要的2個狀態,如果不開心了,每天都很壓抑、對很多同事計較、憤恨,然后拿了不多不少的錢又為了什么?如果學會了開心以后,真正覺得客觀上公司的發展沒落了,個人對整個行業趨勢性無能為力了,也沒有空間了,有更好的平臺去嫁接、放大你的價值了,這個時候我個人還是建議你去跳一下。人民幣雖然是賺不完的,也永遠不夠花的,但多一點消費能力上去了全家享福。畢竟每個人都要去做價值最大化的決策,否則那就傻。那通常到這個時候來講,你已經不需要去市面上主動的投簡歷了,也不需要去找獵頭了,自然該會找到你的人找到你,因為你到這個時候火候人脈資源各方面也差不多的,到那個時候你的想法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 ?很多事情跨出去就回不來頭的,人性就是這樣。有個朋友原來收入平平,偶然一次機會跳槽拿了高薪,這個時候自己對自己的身價已經以最后到手的薪水自居了(毒瘤已經滋生)。遂不久失業,于是第二份工作的基本上肯定要稍微加一點才愿意就業,很多企業沒法拋出橄欖枝,后面工作問題一直困擾很久。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在跳與不跳的觀點上,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但相信有一點一樣的,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真正帶給你快速成長的還是你相伴的平臺,是否可以快速的發展。最后說到一點,轉行要謹慎,很多人問我:“我做了幾年工程師想轉行做產品經理,怎么樣?我做了幾年運營想轉行做產品經理,怎么樣?”我的觀點是一通百通,沒做好一個專業領域之前就老老實實干著不要轉行,說到底誰都是看著別人碗里的香。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phpyer/blog/155840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是是非非本寻常,我们要不要跳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中Split函数的使用
- 下一篇: Python print函数用法,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