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中国首款编程语言“木兰”疑抄袭 Python
近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布,由該實驗室編譯組主導研發的國產編程語言“木蘭(Mulan)”正式發布。
更重要的是,這是由我國科研人員自主設計、開發和實現的編程語言,與之配套的編譯器與集成開發工具,也由科研團隊自主實現。
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然而,這款備受期待的編程語言卻受到了不少開發者的吐槽。
定位于面向智能物聯應用
據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編譯組負責人劉雷對《中國科學報》介紹,這款編程語言充滿中國風的名字(木蘭,Mulan)原本是 Module Unit Language(模塊單元語言)的簡寫。他說:
我們最初就是想做一種能像模塊一樣方便的、可以隨時擴展語言的編程語言,縮寫詞“Mulan”中的“M”是希臘第十二個字母(音近“謬”),表示“微小”的意思,表明這是一款簡易的語言,沒想到, 中科院計算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志偉一下就念成了“木蘭”...... 我們都覺得“木蘭”更好,有濃濃的中國文化印記。用“木蘭”命名這樣一款國產編程語言,再合適不過。
雷鋒網注:工作人員演示基于木蘭編程語言的“下棋機器人”
具體來說,木蘭是是一款定位于面向智能物聯應用的編程語言,采用創新的彈性 actor 執行模型(擅長執行并行計算),可成倍地提高應用執行效率,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大幅降低平臺運營成本。
如今,在智能物聯應用領域,尚無一款專用的編程語言,在既有的語言系統中做智能應用開發,需要多個工程師、跨多種語言實現,導致開發效率低下;而“木蘭”就致力于打造物聯網智能執行平臺,并為編寫的應用程序提供執行環境。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由于“木蘭”編程語言的語法更加寬松,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掌握,目前,木蘭已率先在編程教育方面投入應用。它同時支持模擬仿真和調試功能,在軟件上既可以驗證軟件和硬件設計的正確性;支持跨平臺,對 Android、IOS、Linux、Windows 都可以很好的兼容;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可以很好地支持龍芯等國產處理器,后續會支持更多類型的國產處理器。
劉雷繼續說道:
如 Google 在云計算領域推出的 Go 語言、蘋果公司自行設計的 Swift 語言、Oracle 控制的 Java 語言標準等等。一旦某個編程語言在一個領域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統,那么它的地位幾乎很難撼動。
而木蘭編程語言的開發團隊也表示,將致力于把這款語言打造為“智能物聯時代的 C 語言”。
是木蘭,還是 Python?
在美國宣布限制 AI 軟件出口中國之際(詳見雷鋒網此前報道),“木蘭”的誕生顯得格外振奮人心,一時間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然而,在木蘭編程語言發布之后,國內開發者懷著期待下載研究后卻對其產生了質疑:原來木蘭是 Python?
根據 CSDN 博主“沉迷單車的追風少年”的反饋,木蘭的下載速度非常慢,而且無論是從圖標上來看,還是根據內部提供的函數顯示,木蘭都與 Python 語言幾乎一模一樣。
而且在安裝后的文件夾里,出現了大量的“.pyd”文件——這正是 Python 語言常見的文件格式。有開發者總結道,木蘭似乎就是建立在 Python 之上,就像在頂層做了一個接口,而底層編譯、優化等其他工作仍然由 Python 來做。
這顯然不能稱為是“一門自主產權編程語言”,畢竟,如果想要在特定領域開發一門全新語言,底層優化與設計都需要“重新來過”。
隨著網友的進一步探索,這款編程語言背后的研發企業也被扒了出來,是一個叫作“中科智芯”的企業,中國科學院為其股東之一。然而,雷鋒網嘗試了幾次,中科智芯官網均無法訪問;根據企查查上的信息顯示:
中科智芯是一家教育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自主研發教育軟件、硬件、課程體系的技術,旗下研發了硬件與軟件兩類課程產品,并設有少兒探究空間、創客實驗室、虛擬交互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交互藝術實驗室。
雷鋒網注:上圖為知乎網友余天提供的截圖
根據以上信息以及知乎網友提供的中科智芯官網圖片,相比起研究機構,中科智芯更像是一家專注于編程課程的公司。另外,中科院計算所官網上找不到與“木蘭”相關的任何內容;木蘭編程語言的下載網址也已無法打開。
這一系列的操作讓不少網友懷疑,近期被刷屏的”木蘭“相關文章可能是打著“自主產權”的幌子來實現企業的推廣目的。
似曾相識的紅芯瀏覽器事件
對木蘭編程語言的吐槽在網絡上不斷發酵,不免讓人想起此前的類似的事件。
2018年8月15日,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產品的紅芯公司(redcore)宣布完成2.5億元融資,并自稱打破了美國壟斷,擁有中國首個自主創新的智能瀏覽器內核。(詳見雷鋒網此前報道)
按理來說,在國內較為主流的瀏覽器(包括360、百度、搜狗等)均使用的是谷歌 Chrome 瀏覽器的 Blink 內核的背景下,紅芯自研出瀏覽器內核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然而,很快就有網友曝出,紅芯瀏覽器的眾多設置與谷歌 Chrome 雷同,安裝文件的目錄結構也很相似,安裝程序 Redcore.exe 的屬性甚至顯示為 Chrome。而且,其版本號為49.1.2623.213,當時最新版的 Chrome 已經到了 v69.0.3493.3。
另外,紅芯的 redcore 與 Blink 等瀏覽器內核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它只是在 chromium 基礎上造的輪子,仔細看兩個 logo 其實都有相通之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尴尬!中国首款编程语言“木兰”疑抄袭 Python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DC:2019全球二手智能手机销量达2
- 下一篇: 我们真的需要 144Hz 甚至 24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