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贴近眼球,这款隐性眼镜想让视力障碍者恢复光明
Mojo Vision是位于硅谷的新創公司,這家公司只有84名員工,比大多數科技企業的規模要小很多。
這家公司在今年的CES上展出了一副隱形眼鏡——當然它不是普通的隱形眼鏡,而是帶屏幕的「智能隱形眼鏡」。Mojo Vision通過在隱形眼鏡中增加微型屏幕和傳感器,將AR直接貼近眼球顯示,并通過AR來為使用者提供更便利的生活。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聯想到《碟中諜4》中特工用隱形眼鏡追蹤敵人的鏡頭。但實際上Mojo Vision打造這副眼鏡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視力障礙者恢復光明。
原理
Mojo Vision展出的隱形眼鏡是一個原型機,他們在這塊定制鏡片里「塞」進了幾樣東西——一塊超微型的屏幕、圖像傳感器、運動傳感器。
在此其中,超微型屏幕由MicroLED打造,直徑大小僅有0.48毫米,比甲蟲還要小數倍,但其屏幕像素密度卻達到了14000ppi。
外媒Venturebeat之前曾在Mojo Vision的實驗室中看到這塊單色屏幕顯示愛因斯坦的吐舌圖像,當然這個圖像是用顯微鏡放大的顯示的,屏幕本體用相機根本拍不到。
▲ 圖片來自:Venturebeat
根據Venturebeat在Mojo Vision的獨家訪問中介紹,這塊屏的造價高達1.08億美元。其中向Mojo Vision提供資金支持的不乏有LG、惠普、Motorola、盛大集團這些知名企業。
▲ 圖片來自:The Verge
通過The Verge公布的原型機圖片看,位于鏡片居中的屏幕僅有一顆芝麻大小,在它旁邊環繞著的是銅金色的排線。
然而Mojo Vision這次展出的原型機并不能工作,原因主要是鏡片需要定制、消毒,而且這個隱形眼鏡還需要額外的處理器、電池才能驅動其運作。
▲ 圖片來自:Venturebeat
相比于Google Glass一類的智能眼鏡,隱形眼鏡無論是體積還是空間,都比智能眼鏡小數倍甚至數十倍。因此零件和供電就成了這種「小而美」設備必須要解決的運作難題。
Mojo Vision的行銷高級副總裁Steve Sinclair向Venturebeat的記者解釋了隱形眼鏡的原理和作用:
首先,用戶在使用這種隱形眼鏡時需要讓驗光師對眼球進行測量,然后根據眼球形狀切割鞏膜鏡片(當然定制成本也比較高昂)。鏡片內的運動傳感器能追蹤用戶的眼球運動方向,用戶能通過眼球左看、右看等方式來控制屏幕顯示。而為了保障眼鏡25小時的續航時長,Mojo Vision正在將眼鏡的功耗控制在一毫瓦。
但很顯然,即使Mojo Vision使用了功耗更低的MicroLED屏幕,眼鏡現階段在如此多的傳感器布置下也很難能做到僅1毫瓦的功耗。而且眼鏡所承載的功能除了顯示還有圖形計算,讓隱形眼鏡在超低功耗下實現顯示和控制,可以說是一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事情。
所以在隱形眼鏡之外,用戶仍需要佩戴額外的配件來支持眼鏡的數據連接和計算,眼鏡僅作為顯示和眼球追蹤。
作用
Mojo Vision的隱形眼鏡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但他們已經為這種智能設備前途找好了發展方向——作為醫療設備,為視力障礙者恢復光明,重見世界。
在Mojo Vision的采訪中,他們介紹了智能隱形眼鏡如何為視力障礙者恢復視力,借助AR視覺增強,鏡片能在屏幕中顯示視障者眼前的物體,以便讓他們更好地辨認出路牌、馬路、提示等,恢復獨立生活的能力。
▲ 體驗Mojo Vision隱形眼鏡.圖片來自:TechCrunch
Wired的記者在CES期間體驗了隱形眼鏡對弱視用戶的幫助,團隊將記者帶到了一個漆黑的房間,里面放滿了各種標志和物品。通過傳感器檢測,眼鏡能向屏幕傳送房間內的物品信息,并像夜視儀一樣在屏幕中顯示出來。
不過由于Mojo Vision的隱形眼鏡仍在研發當中,因此這種設備尚未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上市銷售,但Mojo Vision表示目前正在與非營利組織Vista盲人和視障者中心合作,通過視障患者和中心為研發提供建議和意見。
而在另一方面,Mojo Vision也在最近宣布與FDA合作一同推進這種「突破性設備」的研發,以獲得更專業的專家反饋,開發符合安全規定的產品,并獲得特殊審查的優先權。
Mojo Vision這副隱形眼鏡本質上就是一副AR眼鏡,但這家公司更明智地避開娛樂等類目競爭,將AR用在發展潛力更大的醫療行業中,并以此作為產品起點。
放更長遠地看,這副隱形眼鏡實際也能為非視力障礙者提供服務,Mojo想通過這塊超微型的屏幕為用戶及時顯示關鍵信息,并避免Google Glass曾面臨的尷尬使用障礙。
當然,智能隱形眼鏡的作用放在用戶手上總會有千百種創意誕生,比如有人想到用它來當主持人的提詞器、閉眼看電視的播放器、用眼球控制的游戲機……
如果這些想法能實現,那么當你在路邊看到有人向你打眼色,請不要以為他在挑釁,別人可能只是在刷微博而已。
當然,這也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盡管Mojo Vision計劃在未來兩年內發布這款隱形眼鏡,但從前面我們的介紹看,這副眼鏡在面向大眾消費者之前仍然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至少在成本上它十分高昂,而功能上它非常有限,這使得它完全無法與其他AR設備競爭。
因此Mojo Vision專注將隱形眼鏡發展成醫療設備,通過AR來為視力障礙者恢復光明,從長遠角度看也是個明智的選擇。
Mojo Vision不是第一家想造它的企業
嚴格來說,Mojo Vision并不是第一家有造智能隱形眼鏡設想的企業,早在Google Glass問世的第二年(2014年),Google也曾公布過「Google Contact Lens」計劃。
和Mojo Vision的定位一樣,Google的隱形眼鏡也被用于醫療,不同的是這副眼鏡是通過用戶的淚液來檢測用戶的葡萄糖含量,以此來檢測用戶當前的血糖濃度。
當前檢測血糖成分需要提取一定的血液來完成,這便需要通過針刺的方式進行檢測。而Google的隱形眼鏡則僅需要通過患者的眼淚來進行測試,這避免了用戶需要被針刺的困擾,并且能及時提醒患者警示信號。
Google在這副眼鏡中加入了無線芯片和小型葡萄糖檢測傳感器,這兩個傳感器被設置在兩層眼鏡薄膜之間。而通過薄膜間的小孔,患者的淚液可滲進檢測傳感器,隨后通過天線向外部設備發送信號,提醒用戶。
然而在2018年11月,Google旗下的生命科學子公司Verily突然宣布「淚液葡萄糖與血糖缺乏相關性」而終止該項目研發。
實際上除了Google以外,三星和索尼在2016年前后都申請過智能隱形眼鏡的相關專利,索尼的專利是通過眼球運動來判斷控制信號,繼而實現用眼球來控制多媒體終端的能力。
而三星想法則更加激進地將屏幕、傳感器、相機都融入到隱形眼鏡內,用戶能通過眨眼的方式進行拍照。
不過這些專利至今都沒有應用到任何一款隱形眼鏡產品當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R贴近眼球,这款隐性眼镜想让视力障碍者恢复光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韩国人开发了全兼容 Win7 的自主操作
- 下一篇: 波音发现737Max软件存在新问题 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