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客座主编(一)--安普布线亚太区业务总监黎启枝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IB客座主编(一)--安普布线亚太区业务总监黎启枝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2008年中國布線市場何去何從? ? 編者語:為引領行業發展,推動市場創新,2008年,《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將啟動“IB客座主編”大型訪談活動,特別邀請智能建筑行業最前沿的企業領導人參與到行業媒體平臺,作為客座主編,與本刊執行主編一起圍繞有關智能建筑行業發展的一些熱點問題,展開探討和分析,真正做到集行業智慧,匯行業觀點。 本期客座主編:泰科電子NET CONNECT開放式布線系統部亞太區業務總監? 黎啟枝 黎啟枝(Neville Lai)先生從90年代起就從事與綜合布線有關的市場與銷售工作,在布線行業有超過17年的工作經驗,尤其對中國市場有深刻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黎先生曾在安普/泰科任多項區域性職位,包括亞太區市場總監、光纖部門業務經理、泰科電子北京、西安和長春等辦事處首席代表。 IB執行主編陳蕓華先生(左)和客座主編黎啟枝先生(右) 陳蕓華(以下簡稱陳):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黎啟枝先生來到IB會客室,成為本刊2008年第一期也是第一位客座主編。 黎啟枝(以下簡稱黎):謝謝你的邀請,很高興與你一起討論2008年中國布線市場的發展。 陳:談到中國布線市場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2007年中國GDP增長11.4%,連續第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是中國奧運年,我們相信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這為布線市場的平穩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黎先生對中國布線市場是否抱有非常樂觀的預期? 黎:是的,我對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中國市場空間很大,特別是沿海城市的發展潛力將是空前的,2008年布線市場的發展還會處于穩步增長的態勢。 陳: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將信息化并入“五化”之中,使信息化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07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5.6萬億元人民幣,產業規模居世界前列。政府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將對信息產業包括布線等相關行業帶來持久旺盛的需求。 黎先生是否認為信息化的發展為布線行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黎: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增長來源于需求。近幾年來,在中國信息化發展的大環境下,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醫療、教育、金融等行業的智能化建設如火如荼,用戶對智能化的認識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用戶認識到網絡安全和網絡傳輸能力的重要性,并相信只有基于優秀的網絡布線系統,新的信息技術如會議電視、視頻點播、多媒體通信等才有可能得到最充分的應用。 陳:隨著經濟發展和企業對互聯網認識的不斷加深,從2006年開始,數據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迅速紅火起來,2007年國內數據中心IT投入高達124億,遠遠超過2006年。康普委托AMI開展的一項調查表明:數據中心綜合布線業務的應用是2008年亮點中的“亮點”,未來幾年內將一直保持高增長。根據AMI的研究,2005年亞太地區只有13.8%的綜合布線業務來自數據中心市場,而到2010年,數據中心在該地區的綜合布線業務中將占據32%的份額。 黎先生怎樣評價這個結論?數據中心業務是2008年布線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嗎? 黎:單純從數據上來說,我認為在量上不一定是32%。目前在中國,數據中心的銷售比起亞太其他一些地區,相對低一些。如印度的數據中心的銷售比例在30%以上,中國香港也達到了30%左右。而中國內地,目前只是以北京、上海以及沿海城市為亮點。但是中國數據中心的業務總量卻比其他亞太國家要大很多。雖然綜合布線在數據中心應用的市場比例不大,但其總價值比例上要比其他行業高。因為數據中心要用很多高端產品,所以2008年數據中心的應用不僅是量的增加,也是總體價值比例的增加。我們是很看好數據中心建設市場的。 我認為目前數據中心面臨的顯著問題就是耗電量較大,同時數據中心帶來的電子垃圾不能及時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服務器的使用量沒有達到最佳。因此數據中心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以綠色為主題,打造“綠色環保的數據中心”,生產壽命長,高效能、可重復使用的產品,同時為節約能源和未來擴展提供不同的選擇方案。我們安普布線近年推出的一些針對數據中心的系統,就是針對這種要求而開發的。 陳:有專家認為全球建設FTTx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于競爭驅動、政策驅動、業務驅動和技術驅動。而目前中國“光進銅退”建設進展加快,還有其他方面的推動因素。首先,用戶(特別是企業用戶)對投資費用非常敏感,與將來可能需要一次次的帶寬升級相比,一勞永逸的光纖接入越來越受到青睞。同時在價格上“光降銅升”,使得部署FTTH的成本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其次,目前我國大力發展村村通工程,農村通信設施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與此同時,有些農村地區盜竊破壞通信設施的現象十分嚴重,敷設銅纜運維管理的成本也很高。2008年,我國“光進銅退”建設將有更快更大的進展,并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 黎先生如何解讀“光進銅退”這一發展趨勢?光纖會成為銅纜的“終結者”嗎? 黎:“光進銅退”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因為光纖轉換設備價格昂貴,使得“光進銅退”的發展仍需循序漸進。目前銅纜還是市場的主角,隨著國際銅纜價格的上漲,銅纜接入網運營成本的攀升,以及光纖接入成本的降低,銅纜最終會被光纖所取代,我這里說的是整個系統,包括電纜、連接器和有源設備。關鍵問題是價格差異。國際市場上每噸銅的價格如果超過2萬美金,那么銅纜與光纖的價格比起來才會基本持平。如果光纖與銅纜價格相同,那么銅纜就可能被淘汰。這一點與5類布線降價時,3類非屏蔽雙絞線被淘汰的情況非常類似。 此外,無線技術也很重要,尤其在農村和一般企業,無線比銅纜、光纖更占優勢。因為無線具有成本低、覆蓋面廣的特點。剛才你也提到,農村市場具有其特性,地廣人稀,所以無線產品在城鎮以下的農村市場就有優勢。城市以光纖、銅纜為主,但經過時間的推移,光纖的主導地位將會逐漸凸顯出來。我們做過估算,目前整個銅纜系統建設成本還要要低于整個光系統的建設成本,但是隨著銅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二者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因此在未來的3~5年內光纖的增長比例將是非常大的。而且城市的數據中心都是以光纜為主,同時用戶在選擇產品時也不會單純的考慮到價格的因素,更關注的是技術問題,所以光纖的優勢將會脫穎而出。2008年雖然還是銅纜占市場主導地位,但光纖的增長比例一定會比2007年提高很多。 注:本文為部分刊登,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8年第2期。 聲明:本文版權為《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嚴禁引用轉載。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cteam/71121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B客座主编(一)--安普布线亚太区业务总监黎启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将DVD刻录盘变成移动硬盘
- 下一篇: oracle 的float(b)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