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100问1-20问
?
?
第1-10問
第1問:從物物交換到比特幣
1)物物交換——紙幣(可能本身價值低,國家信用背書)
2)紙幣——記賬貨幣(比如發工資只在銀行卡賬戶上做數字的+法,買衣服做-法)
比特幣產生的原因和動機:紙幣由于整個過程中都是銀行在記賬,只有銀行有記賬權,然而08年美國政府因為有記賬權隨意印刷貨幣,中本聰覺得這很不靠譜,于是他想創建一種新型支付體系(大家都有記賬權,貨幣不能超發,整個賬本公開透明)
第2問:什么是比特幣?
比特幣概念由中本聰提出,是一種點對點,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
2009年中本聰打包了第一個區塊(獲得了50枚的挖礦獎勵),挖礦獎勵每4年減半1次,預計2140年發行完畢,總量為2100萬次。
德國為首個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國家,微軟戴爾等知名企業也紛紛接受比特幣支付。
第3問:比特幣白皮書的誕生
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這一年中本聰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文中描述了一種全新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
比特幣系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它解決了在沒有中心機構的情況下總量恒定的數字資產的發行流通問題。
通過比特幣系統轉賬:信息公開透明,每一筆轉賬信息都被全網記錄。白皮書的問世標志著底層區塊鏈的誕生。
第4問:第一個比特幣誕生啦
2009.1.4 距離白皮書發布3個月后,中本聰在位于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創建了第一個區塊:比特幣的創世區塊(獲得了50比特幣獎勵)。
創世區塊上面刻了信息(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第5問:誰是中本聰?
中本聰:比特幣的開發者兼創始者
2008.11.1 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2009.3.1首次挖出比特幣。
誰能動用創世區塊里的比特幣誰便是中本聰本人。
第6問:密碼朋克是什么?
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最早發布于“密碼朋克”。
狹義來講:密碼朋克是一個加密的電子郵件系統。
? 密碼朋克有很多成員:比如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阿桑奇,BT下載的作者布拉姆·科恩,萬維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爵士,提出智能合約概念的尼克·薩博,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肖恩·帕克,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
在比特幣之前,密碼朋克的人討論過失敗的數字貨幣和支付系統多達數10個。
第7問:比特幣是怎么發行的?
比特幣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而是依靠一套去中心化的發行機制,逐步將比特幣發行出去。
新增比特幣的發行過程:比特幣系統相當于一個去中心化大賬本,每個區塊就是這個賬本中的一頁,系統自動生成比特幣作為獎勵礦工參與記賬,每10min全體礦工一起計算一道問題,最先算出答案的礦工獲得一頁記賬的權利,記賬完成后,他將自動獲得一定量的比特幣。
根據中本聰的設計,最開始每記一次獎勵50比特幣,每記21萬頁記賬的獎勵就會減少一半,2140年比特幣將無法細分,至此比特幣發行完畢總量2100萬。
第8問:披薩3億元
2010.5.22 早期比特幣愛好者美國程序員拉斯勒希望能用比特幣交換食物商品,英國志愿者與他達成交易(10000枚比特幣換2塊披薩)
第9問:中本聰的繼任者
加文*安德烈森是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成員之一,2011年加文接觸比特幣,隨后向中本聰提供代碼以優化比特幣。
中本聰之后詢問加文是否可以把他的郵箱放在比特幣的主頁上,加文同意故此中本聰退居幕后。
加文成了比特幣的領導者,組建了比特幣的核心開發團隊致力于修復比特幣代碼的安全漏洞,提升比特幣軟件的穩定性使其更易用。
2012年加文創建了非贏利性的比特幣基金會。
第10問:比特幣水龍頭
比特幣剛誕生的幾年非常便宜,2010年底為讓更多的人知道并嘗試使用比特幣,加文花50美元買入了10000枚比特幣,并創建了比特幣水龍頭的網站,向所有訪問網站的人免費發5枚比特幣。
第11-20問
第11問:比特幣為啥還沒挖完
比特幣系統靠調節難度系統,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
每10min全網礦工一起計算一道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如果全網算力不斷增長,比特幣將很快被挖完。
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大約每10min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兩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2017.9難度系統約為:480PH/S
第12問:比特幣如何實現總量恒定
比特幣是一種通縮型虛擬貨幣,總量是2100萬個。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時候,規定每個比特幣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后8位,1.11111111
每個區塊發行50個比特幣,每發行21萬枚區塊后,每個區塊的比特幣產量減半。
第13問:比特幣和Q幣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沒有主體。比特幣可以自證其信,比特幣發行和流通由全網礦工共同記賬,不需要中心機構。
Q幣是由騰訊公司發行的電子貨幣,類似于電子積分,其實不是貨幣。需要有中心化的發行機構,因為其使用騰訊公司的信用背書才能被認可和使用。
第14問:各國和區塊鏈資產
歐美國家積極監管:德國是最早將比特幣等數字資產認定為私有財產的國家,美國CFTC(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將比特幣定性為大宗商品(紐約州目前頒發了3張BitLicense)
日本積極支持,韓國積極監管(設置了5億韓元的嚴格入門門檻),中國嚴格監管(有規定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的兌換)
第15問:比特幣怎么轉賬
生活中我們有自己銀行賬戶,轉賬是在銀行之間進行的。
比特幣轉賬就是把比特幣從一個比特幣地址轉到另一個比特幣地址上的過程。
轉賬給別人流程:
1)選擇比特幣錢包或比特幣客戶端
2)輸入比特幣地址;輸入接收方地址;轉賬金額;手續費金額;
3)確認交易后交易信息會在比特幣網絡進行全網廣播
4)礦工每隔10min會將比特幣網絡中未被記賬的交易打包進一個區塊,這就完成了一次確認(此時比特幣已轉到對方賬戶)
注:通常需要經過6次確認,確保交易記錄不能被任何人篡改,轉賬才算真正完成。
第16問:比特幣轉賬手續費
比特幣轉賬手續費是給礦工的一筆費用用于激勵礦工競爭記賬,為比特幣提供足夠的算力而確保比特幣網絡的安全。
用戶在比特幣在發起比特幣轉賬時一般需要支付給記賬礦工一定的轉賬手續費,一般為0.001-0.0015個比特幣。
由于區塊容納交易記錄的容量有限,礦工會優先打包手續費高的交易。
第17問:區塊鏈轉賬居然按字節收費
銀行間轉賬一般是按轉賬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續費,比如跨行轉賬手續費為千分之五,跨國轉賬需支付手續費和電報費。
區塊鏈本身是全球化的,沒有跨國的概念,區塊鏈之間的轉賬手續費與金額無關,按字節收費。
若你需要在一筆交易中同時轉賬給多個比特幣地址,交易所占字節數越大,因此手續費都得多付。
第18問:比特幣地址是什么?
比特幣地址是一串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26位到34位字符串(看起來有點像亂碼)
通過區塊鏈可以查到每個比特幣地址的所有轉賬記錄,比特幣地址就是個人的比特幣賬戶,相當于銀行卡卡號。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比特幣地址給你轉賬。
如何獲得自己的專屬的比特幣地址?你可以下載一個比特幣錢包,或在交易平臺上注冊。(每個人比特幣地址都是獨一無二的)
第19問:比特幣節點是什么?
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信息系統,或者說是節點對節點。
每筆交易由發起方向周圍的節點進行廣播,節點收到之后再廣播給自己周圍的節點,最終擴散至全網。
每一個比特幣錢包都是一個節點,其中擁有完整區塊鏈賬本的節點叫做全節點,2017.10比特幣全網約有9300個全節點(負責比特幣交易廣播的全驗證,轉賬交易發生后由所有節點共同廣播至全網),挖礦的節點驗證該交易正確后會記錄至區塊鏈賬本。
美國德國法國擁有的比特幣全節點數最多,中國的全節點數量約占全球5%。
運行比特幣節點不提供獎勵,且不需要全節點也可以進行比特幣轉賬,故比特幣的全節點數只占節點數的一小部分
第20問:從發出交易到礦工打包需要幾步?
當你發起一筆比特幣轉賬后,你需要將交易廣播至全網。
挖礦節點接到這筆交易后,先將其放入本地內存池進行一些基本驗證(比如該筆交易花費的比特幣是否是未被花費的交易,若驗證成功則將其放入未確認交易池等待被打包,若驗證失敗則該交易被標記為無效交易不會被打包。
挖礦節點在比拼算力的同時還需要及時驗證每筆交易更新自己的未確認交易池,節點搶到記賬權之后將從未確認交易進行打包。但有時我們的交易不能被及時打包,原因是未確認交易池中的交易筆數太多,每個區塊能記錄的交易筆數有限,這時候就會造成區塊擁堵。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cx95/p/9194418.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区块链100问1-20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ntellij IDEA常用配置详解
- 下一篇: SpringBoot 2.0 编程方式配